二戰時,為何有人說日軍不敢跟美國人拼刺刀?

小小嫻


二戰期間日軍為何不敢與美軍拼刺刀,這個問題本身並不完全正確。凡事不可一概而論,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許多日本人是敢於與美軍拼刺刀的。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身高優勢,就人種而已,東亞人智商最高,戰鬥時團結,能夠堅持戰鬥到一兵一卒,二戰時日本國內對於戰爭的狂熱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但是亞洲人的體能整體上比不上歐美人的體能。

日本人身材矮小,二戰時期日本軍人的平均身高只有一米五幾,美軍身材高大魁梧,近距離格鬥日本人肯定會吃虧的。正是因為如此,日本步兵武器的標配的三八式步槍作為最長的步槍之一,除了精度的因素,本身就設計刺刀屬於冷兵器,是近距離格鬥的武器,就是為了彌補身高的劣勢。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日軍甚至是崇尚近戰的。

日軍平時的訓練都加入了刺殺訓練,目的就是為近距離格鬥做準備。 美軍步兵的武器主要是半自動步槍,射擊精度和槍身長度趕不上日本的三八式步槍,但射速快一些,近距離格鬥美軍有身高優勢。但美軍不提倡近距離格鬥,美軍更尊重生命,強調生命第一,在明知無法戰勝敵人的情況下,為了保存生命,可以投降。日軍在戰爭失敗的情況下,強調忠君愛國,為國盡忠。投降可恥的話觀念深入人心,所以在太平洋島嶼爭奪戰末期,出現大量日軍小分隊不顧美軍的兇猛火力,剖腹自殺,手握步槍萬歲衝鋒,明明就是去送死,很瘋狂的武士道精神;死都不怕了,怎麼會不敢拚刺刀?所以日軍是敢於與美軍拼刺刀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刺刀在作戰中並沒有發揮太大的用場,美軍的火力基本上遠遠在日軍之上,美軍彈藥供應充足,半自動步槍射擊速度快,美軍強調生命,孤島日軍缺乏彈藥搞自殺衝鋒,沒靠近美軍的時候就掛了,美軍基本上沒有給日軍拼刺刀的機會,不是日軍不敢拼刺刀。










人類歷史故事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二戰中,經常是瘋狂的日本兵在衝鋒中還來不及展示自己高超的拼刺刀本事呢就被美軍的火力優勢打成馬蜂窩了。

二戰時,各國都注重刺刀在戰場上的重要作用,畢竟速射時代還處於過渡時期,因此拼刺訓練仍是各國軍事訓練的必修科目,只是東西方的戰場價值觀不同,所以導致武器的戰場運用觀也不同。

東方的日軍從小就接受日本軍國主義扭曲意識形態的薰陶和殘酷無情的軍事訓練,意識形態上日軍把生命看的很淡薄,認為為了天皇而戰不惜生命是一種無上的光榮;軍事訓練上,由於日本資源的匱乏所以日軍特別注重單兵軍事素養的訓練,不但訓練單兵的精確射擊而且還尤其重視拼刺的訓練,使得日軍遠距射擊精準,近距拼刺格鬥拿手,特別是拼刺技術在戰場上被日軍發揮的淋漓盡致,往往予以對手很大的傷亡。

西方的美軍雖說也非常重視拼刺訓練,而且美軍的拼刺格鬥水平並不在日軍之下,因為拼刺是美軍的必修課,但是美軍崇尚寶貴的生命,並不提倡無謂的拼死犧牲。在美國人看來,能開槍又何苦去拼刺刀呢,就算子彈打光了投降也並不恥辱,因為西方人更尊重人只有一次的生命,這就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所以,二戰期間,每當日軍上演刺刀衝鋒時,往往都會因美軍強大的火力優勢而灰飛煙滅,以至於二戰中後期日軍不敢和美軍拼刺刀,因為他們不想和前輩一樣死在端著刺刀衝鋒送命的路上。


鏟史倌


從回憶錄到照片到油畫到遊戲,主要反映日本人自殺豬突拼刺的大多都是在太平洋戰場~ 誰特麼說不敢和美國人拼刺的?

沒制空權,沒海權,自動火力也不足,只有拼刺還算差距不那麼大。雖然結果也就那麼回事兒,屍體腐爛時候燻壞了美軍


瘋狗的輕武


不是不敢,而是美軍崇尚的火力至上,從來都不喜歡進行近身搏殺,對於美軍來講能有炮彈解決的事情,堅決不用子彈,能有子彈解決的事情從來都不用冷兵器。因此,不是日本人不敢和美軍進行拼刺刀而是美軍從來都沒有給其拼刺刀的機會。這是由於其雙方的國力、民族文化等因素決定。

美國不用多說,從一站、到二戰一直扮演著軍火販子與救世主的角色,其國家的從軍事實力、工業水平、經濟實力等等都是非常優秀的與深厚的。而美軍的軍事裝備自然也是非常先進與奢華的。在其所有參與的戰爭中,從來都是靠著其強大的軍事實力碾壓對手,不管是各種記錄片還是影視作品,展現出來的都是其先進的科技與一幫紀律嚴明又業餘生活豐富的大兵形象。靠著先進的科技實力,與完善的後勤系統。使其打遍全球。對於人命的愛惜。由於其有著其雄厚的軍事實力與工業實力,使得美國大兵的裝備都是最好的。在戰爭中人命如草芥般的廉價,而美軍卻展現出了對於人命的珍惜與愛護。在歷次大戰與各種軍事衝突中,美軍都是其人員損失最少的那個,有時其可能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火力點,美軍都可以呼叫空中支援。

還有就是其民族文化,在火器時代戰勝了那個騎士文明後。那種靠著蠻力取勝的年代也隨之消失。因此,在戰爭中美軍都是靠著成噸的炮彈去碾壓對手。對於那種冷兵器單挑是非常不屑與不允許的。

作為對手的日本,大家應該已經非常的熟悉,不管從軍事實力、經濟水平、科技等等沒有一點優於美軍。而結果也是顯而易見了。

不是不敢與美軍拼刺刀,而是美軍從來都沒有給其有拼刺刀的機會。


惜花公子


美國軍隊有絕對火力優勢

在我國抗戰時期日本裝備可以說在我國非常先進,但是對比同時期美軍的裝備那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日本裝備簡直就是垃圾。

由於美國有巨大的裝備優勢,所以美軍在二戰時期一般先進行火力壓制,美軍跟你玩刺刀?不好意思先把我的大炮 飛機拉出來炸個幾十遍,你如果能倖存下了的話,美國大兵發現你的方位了馬上呼叫,方位XXX呼叫火力支援。

然後你就被幹死了,玩刺刀?不可能的不會給你近身的機會,能用火炮的絕對不用人去攻堅。

所以打硫磺島美國炸了幾天幾夜,不是日本不敢是根本沒機會玩刺刀。



李曉偉


1.小鬼子兵普遍身材與美軍不能比,比較弱小,個矮,且美軍並非同中國士兵那樣,戰前普遍缺乏訓練,多為抓的壯丁,身份為農民多數。如發生白韌戰身材矮小的鬼子兵勝算不大。2.美軍單兵二戰基本配以自動及半自動步槍,且各種類部隊配合作戰性強。武器一般不會發生斷糧情況。日本鬼子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基本裝備和後勤保障處於劣勢,就算想白韌戰也沒什麼機會。大火力覆蓋。另:為什麼日本鬼子前期打中國軍隊那麼厲害,是有原因的。當時的國民黨部隊,前期武器裝備使用多個國家的,有蘇聯的、英國的、德國的,後期還有更換全美式的。作戰中裝備的保養和補給跟不上。太過凌亂。還有就是兵源,早期多為軍閥部隊,軍閥兵源多為抓來的壯丁,或者叫當兵吃糧的窮人,戰術訓練落後,裝備落後。沒幾隻部隊擁有良好的訓練和補給。


斌敘


日軍不敢跟美國軍人拼刺刀,由以下幾點決定的:

第一,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太平洋戰爭爆發。當時美軍每個步兵都配備了半自動步槍,火炮齊全,火力勇猛。但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後勤保障出問題,兵力奇缺,所以日軍還沒有與美軍拼刺刀的時候,就被美軍遠距離射擊所打倒!

第二,二戰時期,不論日軍還是美軍,在訓練士兵的時候,都把拼刺刀當做必須的軍事技能。但是評論身高只有160的日軍,不能和人高馬大身高在170以上的美軍相提並論。如果拼刺刀,那是日本指揮官瞎指揮。所以日本軍人也不願意繼續在美郡面前做無謂犧牲!所以也膽怯美軍身高的拼刺刀優勢!

第三,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軍採取的是海戰加跳島戰術,拼刺刀的場面雖有發生,但是不多。日本軍人拼刺刀的確出色!


第四,美軍對日本本土的戰爭,基本就是東京大轟炸和廣島長崎兩顆原子彈投下,隨後就是日本政府的終戰宣言投降,也沒有發生陸地大規模的戰爭,因而拼刺刀現象很少。


錦繡中華一捧土


同樣條件下,1.5米身高的比1.7身高的手臂長度短,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鬼子知道。比體力或耐久性,美國人身體素質也強於日本人。所以不算其他因素,就單純比拼刺刀,日軍比不過美軍。雖然美軍以火力猛聞名,戰爭期間也有硬碰硬拼刺刀的戰例,同樣的不怕死。


亢龍有悔44


正相反,日軍在遠距離的對決中很難從美國人身上討到便宜,所以他們把注意力轉到了近戰上,很希望通過刺刀見紅式的拼殺,為美軍制造更多的傷亡。

老王向來不建議人們把日軍看成二戰的傻瓜,仇恨歸仇恨,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二戰日軍是一支有勇氣、有謀略、精神頑強,在艱苦環境中極為堅韌的軍隊。如果不是落後的戰術理論拖累,又被牽扯進一場資源不對等的戰爭中,日軍的表現斷不會如此。

可以侮辱鬼子的智商,可以嘲笑日本人的身高,但絕對不要懷疑日本鬼子拼刺刀的精神和能力,因為我們在三八線的那場戰爭中做了與他們一樣的事。

日軍的步兵堪稱二戰精銳,受軍國主義教育影響,他們從小就接受了各種嚴格的軍事訓練,敢打敢衝敢自殺,忍飢挨餓神經堅韌,單兵作戰能力極強,尤其在射擊與拼刺上造詣很深,連太平洋戰場的美軍都承認——日軍幾乎隨便拉個人出來,都具備狙擊手的能力。

在抗日戰場上,中國軍人槍械性能差,彈藥不充足,訓練也不足,身體條件更是不如營養滋潤的日軍,還缺乏重武器,所以經常被日軍故意拉開距離射殺。他們的步兵戰術指導中,還專門有“避免近戰,遠距離射殺後再行突襲”的戰術方案。

但到了太平洋戰場,日軍精準的射擊能力卻不靈了,他們的班組武器火力孱弱,大多以栓動式的三八大蓋為主,僅有的一式、二式、百式衝鋒槍數量極為稀少,根本不具備與美軍對射的能力。

美軍的火力冠絕二戰,班組中衝鋒槍、半自動步槍、半自動卡賓槍、輕機槍俱全,M1919A4重機槍僅兩個人就能提著走,勃朗寧水冷式機槍也可以通過肩帶單人轉移。

而且美國人是出了名的子彈不要錢,日軍往往打一槍,美軍能打出上百槍,有時候還要噴火器伺候,日軍唯有拉開更遠的距離射擊。但太平洋地區茂密的叢林很遮擋視線,射擊效率普遍不高,離太遠會遭到美軍攻擊機和火炮的轟殺。

在日本倖存士兵的回憶裡,美軍能把他們認為有風吹草動的地方來回炸上好幾遍,那也算是一種偵察。

面對這種幾乎無解的情況,日本人只有三個對策:

1.在要害地點分散埋伏“特射手”,通過狙擊的方式阻滯或殺傷美軍。

2.通過有組織的隱蔽和戰術方針,製造機會與美軍近戰,用混在一起的白刃戰解決美軍,使美軍的火力優勢不能發揮。

3.製造堅固複雜的陣地,依託堅固的工事讓美國人來攻,消耗他們的鮮血。

所以,二戰絕沒有什麼日本人不敢與美國人拼刺刀的現象。日本人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多是一些積年的老兵,他們總結經驗教訓快的很。有很多部隊還在中國待過,像地道戰、地雷戰、青紗帳、夜戰他們都瞭然於胸,反過來這些戰術又被用到美國人身上去了。

對日本人來說,太平洋熱帶地區的叢林實在是太適合近戰了。刺刀不是萬試萬靈,但近距離的搏殺是日軍強項、美軍短板;一支部隊過於依賴武器的火力,面對凶神惡煞的冷兵器時就會驚慌失措。衝鋒槍、機關槍這些火力還有飛機大炮也不可能向自己人隨便開火。


太平洋地區的許多戰鬥打到最後,日軍往往被封鎖海面和補給孤軍奮戰,美軍很多時候的做法並不是完全肅清島上殘兵,他們沒那個功夫,多半是把日軍壓制封鎖起來就行了。所以大量的日軍士兵在彈盡糧絕後活活餓死,有許多人忍耐不住,便發瘋似的找美軍拼刺刀,結果徒然落得個亂槍打死的結局。

所以說,日軍哪裡有不敢拼刺刀?他們太願意與美軍拼刺刀了,只是美國人死也不給他們這個機會。


王司徒老百科


我是這樣想的,日本鬼子跟中國人拼刺刀都拼不過,肯定不敢再跟美國人拼了。那時候中國沒那麼強,而美國是最強的國家,有先進的裝備,日本鬼子不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