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王陽明故居其實是葉氏的老宅?

葉孝均


王陽明故居位於餘姚城區龍泉山北麓、陽明西路以北的武勝門西側。即餘姚壽山堂。明朝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著名思想家王陽明就誕生於故居內的瑞雲樓,並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

故居規模宏大,格局完整。走進王陽明故居,首先是一座銅像立於廣場中間,銅像前方聳立著一塊刻著“新建伯”的牌坊。雕像後面便是陽明先生少年時期的故居了。


房屋結構是三進式的。這種房屋設計給人一種重巖迭嶂,等級森嚴的感覺。走到大廳可以看到廳前高掛“真三不朽”四個大字,這就是王家做人的準則:立德、立言、立仁。房內的牌匾及王陽明先生的肖像,廂房內有很多間房屋,分別是王陽明父親的龍山公書房、家塾、畫室、王陽明祖父的畫室等。西廂房有王陽明的書房、王陽明妹妹的繡房、主人家專用的膳房、廚房等。


而這個是古代的防火隔牆,上面的標記是一戶姓葉的人家。明明是王陽明故居,怎麼標記為葉呢?

這是因為在清朝,這裡是葉氏的老宅。現存王陽明故居並非明代故居,乃是後世壽山堂基礎上,由橋樑專家葉樊(字季衛)進行重修。

餘姚有個名人叫葉樊,他於清朝年代在這裡建了一個大宅,叫做壽山堂。這位葉樊的功績是為餘姚建了許多的橋樑,現存的通濟橋,最良橋,皇山橋等都是他修建的石拱橋。餘姚火車站前至今還有一座紀念他的季衛橋。


王明陽真實的故居在瑞雲樓,而葉樊重修的這壽山堂就在瑞雲樓的舊址上。因為明代久遠,資料不可考,所以就在壽山堂清朝的建築基礎上修建了明代的故居。所有的建築結構,還保存著壽山堂的原貌。


許多謙


王陽明是王守仁先生的別名,當然,陽明這個別名要比本命來的有名。這位明朝的第一牛人曾被無數名人膜拜,他的思想更是影響了東亞的政治格局和歷史走向。而他本人更是被稱為中國最後一位聖人,少有的完人。如此人物的出生地不能不去看一看。

要說王陽明就不能不提這個出生地。這裡的確是塊風水寶地。這裡不僅出了一位聖人,還有一位狀元(王守仁的父親),可謂是人傑地靈。相傳,王守仁出生時天降祥瑞,有彩雲圍繞,所以這裡被稱為是瑞雲樓。

這裡據說是根據王陽明故居原有的格局的仿古建築。粗略看了一下,什麼私塾啊,王陽明親人的居室啊,書房等都被一一標誌出來。

但是我看著看著有些奇怪了,這裡的風格不像是明朝的房子啊,反倒是像清朝的風格。

難道是穿越了?一時間,我的時空觀念有些錯亂了。後面看到這個,我更是發愣了!

這個是古代的防火隔牆,上面的標記是一戶姓葉的人家。明明是王陽明故居,怎麼是一戶姓葉的人家呢?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我尋問了一些附近的老人家才知道,這裡以前的確是葉氏的老宅。

餘姚有個名人叫葉樊,他於清朝年代在這裡建了一個大宅,叫做壽山堂。這位葉樊的功績是為餘姚建了許多的橋樑,現存的通濟橋(鼓樓前的那座),最良橋,皇山橋等都是他修建的石拱橋。餘姚火車站前至今還有一座紀念他的季衛橋(葉樊,字季衛)。

這壽山堂就在瑞雲樓的舊址上。因為明代久遠,資料不可考,所以就在壽山堂清朝的建築基礎上修建了明代的故居。所有的建築結構,還保存著壽山堂的原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