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練硬筆?

李勇材


學習硬筆書法的方法正確與否,一是決定能否提高書寫水平的關鍵。方法正確,可獲得

事半功倍之效。

一,講究法度

講究法度,就是講究寫字的方法和規律。很多人寫字姿勢不端正、執筆姿勢不正確,有這些毛病人,他們自己可能並不知道。學習硬筆書法的第一關,就是要努力改正錯誤的書寫習慣,按照書法的法度,逐步培養起新的好習慣。


二,臨摹字帖

因為初學書法,對漢字的基本筆形、字形和結構方法瞭解不多,“心中無數”,所以需要以字帖為規範。初學時為了使於把握字的結構和字的大小,應該在畫有格子的紙上練習,在臨過程中遂步掌握漢字的書寫技巧。


三,循序漸進

因為漢字筆畫、偏旁、結構各要素之間的關係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只有將筆畫與具體字的結構結合起來練習,才能逐步寫出合格的筆畫。所以,在練習時要紮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

四,講求方法

要善於將字按結構或偏旁部首分類,一段時間重點臨習一類字,分類突破。不要拿到字帖後,從頭臨到尾,臨後面忘前面,效率低下。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我一直自己瞎寫,可能沒咋臨過帖,寫字少功力。


樂天112280791



其實練習硬筆書法關健是愛好,並持之以恆,多多學習名家的字體、多去臨摹好的字帖,有空便寫寫練練,日久了必有進步。能寫上一手漂亮的字對自已心裡上是一種享受。


藍天白雲crc


1、最好和毛筆書法一起練

2、選對帖

3、多練





深度評談


多看,看名家書貼,當然是毛筆字帖了;多臨,從出貼中吸取營養才能提高,勤練,堅持不懈,循序漸進,熟能生巧。




多寫,多臨,多請教!




門三草方


題主貼的字很好,很飄逸。我說我只是過來打醬油的,可以嗎?



手寫文摘


以下是我的一個練字群裡一位網友練了一年多的效果對比:

是不是進步喜人呢?以下是她的經驗之談:

練字約一年出頭,開始連臨摹都分不清。都是一步步查,一次次問。從頭至尾大概練字一年出頭,臨的字也有五百多頁。現在依然沒有徹底改變日常書寫,但是我不急,笨鳥自然飛的慢。寫一些我的體會,希望能給初學者帶來幫助。

簡單點說,練字一般兩個目的:一,實用性,只為了改變日常書寫。二,熱愛,願意通過很久的時間練習從而讓自己的字有一定的欣賞性。達到一定的書法程度。

不論你是哪個目的,請先問自己,能不能堅持?一年以上的堅持是起碼,一個月兩個月熱度的我勸你趁早別耽誤時間了,沒什麼用,練字沒有速成。

如果你是第一個目的,也有兩個選擇,要麼進行一段時間楷書練習鞏固基礎,然後再臨行書行楷(我選的就是這個,打楷書的基礎我就用了6個月,因為我實在是太差。可以參考我初始的字)。第二個選擇就是直接臨行書或者行楷。這樣練字省時間是肯定的,臨貼方法網上很多,自己多嘗試才知道你適合哪種,不外乎認真和堅持。

如果你是第二個目的,不論你是喜歡什麼字體,必須直接從楷書開始臨摹。這個時間自己掌握。有的人就喜歡楷書,那麼美的字寫一輩子又如何呢?若你喜愛行書,不知道什麼時間能從楷書轉換到行書字帖。有一個方法就是…順其自然…田老師說,當你的楷書水平可以練行書的時候,你自然而然會知道,一定知道。

關於練字方法,如果你真的迷茫,也和我情況差不多,(字一直像小學生,願意用兩三年的時間徹底改變日常書寫)可以參考我的方法。買一套基礎字帖,每日最少臨摹一頁不要間斷。臨多摹少,比例八二開,甚至可以只臨不摹,開始每天只練習3到5個字,從筆畫開始練習。第二天簡單複習後再練習3到5個字。每個月都用兩三天徹底複習你練過的字。三四個月嘗試臨字帖中的古詩詞。大概三個月至半年,就可以考慮練習行書或行楷。到行書時,也是必須從筆畫開始的。都不能求急的。

關於選貼,多查,多問,找到自己喜歡的也合適的再下筆,實在不知道選什麼字,可多看練字貼吧,也可多加一些硬筆qq群。我私認為儘量不要換字臨,我臨的是田英章楷書,田英章行書,最後這兩個月我換成了錢沛雲行書。覺得很適合我。

如果你想一起交流,共同進步,歡迎私信我。



夢露居士


硬筆軟筆其實是一樣的。書法絕不等同於寫字,如不得法取要,即便日夜伏案、筆墨一生也徒作枉然。個人認為,硬筆習書,關鍵四要。



一要借古法。書譜可以不讀,名家傳本和法帖,一定要看,而且是盡多的看。見多識廣,聆音察理,不是對著龐中華顧仲安司馬彥哪個人的字帖低頭寫練,就是練習書法了,那是在寫規範字。不借古法,就不會有一個較高的起點。



二要參形意。光看不行,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這個字王羲之為什麼這麼寫?趙孟頫和文徵明的行書最大的區別是什麼?一定要形成自已的見解主張,否則看太多法貼屁用沒有,丟了帖子就不會寫字。



三要悟靜虛。心氣的修煉是很重要的,浮躁、散慢、慵懶、思想不集中,肯定寫不好字。沉著、恬淡、悠哉、專注是成書的上境。



四要隨性情。跳脫事外,不拘古人,筆隨情遷,這樣的狀態,才能寫出有底蘊、有內涵、有情調、有風格的書法作品。

抱庸齋主,問候書友。


抱庸齋主


多臨摹多寫,多與前輩溝通交流,多看高人的作品,多閱讀古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