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時期的青花為什麼有點“鐵鏽斑駁”?

Heavn123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

胎泥原因

清 纏枝花卉紋尊

在燒造出元青花之前,景德鎮主要以燒造小件影青釉瓷器為主,多為實用器。而隨著青花瓷器的燒造成功,大件器物數量開始增多。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燒造影青釉瓷器的胎泥在硬度上無法支撐燒造青花瓷所需的硬度,於是開發並使用了新的泥料配方,稱為“二元配方”。兩種瓷土的結合,再加上胎體厚度增加,便可燒造出相對大的器物。

“至正型”龍紋瓶局部

青料是含鈷、鐵、錳、銅等礦物元素的集合體,在磨製煅燒調和後,直接繪畫在瓷胎之上,罩上透明釉後進行燒製,才會呈現出我們能夠看到的藍色。在青花瓷胎入窯燒製時,在高溫的烘烤下,瓷胎將會排除多餘的水分重新結合,而釉面將處於一種熔融的狀態流動開來,此時繪畫在瓷胎表面的青料會沿著胎體間的細小空隙往胎骨內滲透,等到出窯後,尤其是大件青花器物,就會看到有深入胎骨的無規則的大小不同的斑點或斑塊,用手撫摸有坑窪之感,這就是所謂“咬胎”的現象。

元 青花花卉紋大罐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而清代青花器物,即使是康、雍、乾時期仿明代永宣時期的器物,也不會出現“咬胎”的現象。這是因為煉泥技術的提高,使得繪畫時鈷料內的元素不易滲入胎體,反而會有未能磨細的礦物渣點進入釉內形成斑點,從“咬胎”成為“咬釉”,景德鎮的繪畫藝人們稱這種現象為“料刺”。

鈷料加工與繪畫技術原因

元代及明永宣時期的青花器物,在紋飾中會出現黑褐色且凹凸不平的斑點,為業內公認“蘇料”的特點。但對比觀察此種特點會發現,它多出現在大件器物的主要紋飾圖案中,如纏枝花卉的花朵、魚龍紋飾的鱗片等,而在輔助紋飾中卻極少出現。形成這一特點,其根本原因是繪畫的技法問題。

明宣德 青花纏枝花卉杯 故宮博物館藏

繪製輔助性紋飾時,畫師走筆速度快,一氣呵成,不會反覆用筆,相比主體紋飾,同一範圍內青料使用更少,塗抹更薄,因此並不會產生“蘇料”斑點的現象。而在繪製大件器物的主體紋樣時,為突出主題圖案,畫師下筆的力度加大,走筆速度放慢,因此形成的線條加寬,並且還會用筆反覆勾勒線條;若為了突出花朵、龍鱗等紋飾時,還會用一種特殊的技法,當地稱為“塌水”,此種技法是用繪畫的鈷料在某一部位多次進行塗抹,以突出相應位置的立體感。也是因此,造成了此處鈷料的厚度超過輔助紋飾幾倍的現象。

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執壺

再加之當時鈷料的加工研磨不夠精細,就會在反覆塗抹後的表面出現很多細小的青料顆粒。在之後的燒造中,由於主體紋飾和輔助紋飾的燒造時間和溫度是一致的,輔助紋飾及用料較薄的小件器物,鈷料就會被充分的氧化還原而發出鈷料的本色,而通過塌水方法繪製的主要紋飾,鈷料常得不到充分的還原且有青料顆粒存在,從而無法充分發色,又加之胎泥鬆軟間隙大,鈷料會順著縫隙進入胎體,這樣就出現了凹凸不平、深入胎骨黑褐色的斑點,形成所謂明永宣時期“蘇料”的特點,這也是“咬胎”現象形成的原因。

元 青花纏枝牡丹瑞獸紋雙耳罐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通過以上的分析,出現永宣時期特殊現象的原因,完全是胎泥粗松、鈷料研磨不細、繪畫技法的特點、窯溫偏低四種因素疊加而成的,是青花瓷器在景德鎮初創時期的必然結果,與鈷料的來源沒有任何關係。

明永樂 青花葡萄紋花口大盤 天津博物館藏

小件器物及部分大件器物在繪畫技法上使用得當、燒造瓷器時的窯溫適當、在高溫下鈷料能夠充分還原,就不會存在雜色斑點,釉面表現也會相對較好,釉面光潤,鬃眼不易被發現。而在燒造青花瓷器的初期,生產技術還不成熟,大多數釉色青灰,青花髮色偏黑且有斑點,是因多種原因造成的,這與鈷料的加工精細程度有關,而與鈷料產地無關。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8年9月刊《瓷器鑑定那些事—青花鈷料》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想了解更多收藏信息,歡迎下載【收藏家APP】,關注【收藏家】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收藏家雜誌


這個記住就是了有鐵鏽斑駁的是好東西就是了,大概率是元明時期的東西!

因為主要是當時的青花料用了進口的含鐵高的蘇麻離青料,這個料大約到了明中期就沒有了,或者很少了。

這個鐵鏽斑駁是鑑別元明時期青花的一個重要的依據。


大牛市大牛股


由於鈷料的原因,高鐵低錳,使釉色裡很多的鐵鏽斑呈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