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峴人物(68)蘇本眉

蘇本眉,字劍浦,沾化(今屬山東濟南)人,順治十七年(1660年)任撫州府同知。

擬峴臺詩[1]

登陴遠望大江來[2],風景依稀古峴臺。

城下櫓聲新雨漲,沙頭樹色曉煙開。

誰知晉代臨川地,亦愛襄陽叔子才[3]

落日蒼茫空墮淚[4],南豐遺碣任蒿萊[5]

【註釋】

[1]選自《康熙臨川縣誌》卷四。

[2]陴(pī):城上的矮牆。大江,指汝水,又稱旴江,撫河一支,發源於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血木嶺,流經廣昌、南豐、南城、金溪、臨川,與臨水匯合而成撫河。

[3]叔子,即羊祜。羊祜,字叔子。

[4]此句化用“墮淚碑”的典故。墮淚碑在湖北省襄陽市,為紀念曹魏末年西晉初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羊祜的碑石,原名為晉徵南大將軍羊公祜之碑,簡稱羊公碑。在羊祜死後,每逢時節,周圍的百姓都會祭拜他,睹碑生情,莫不流淚,羊祜的繼任者、西晉名臣杜預因此把它稱作墮淚碑。

[5]南豐,指曾鞏。曾鞏,號南豐先生。遺碣,前代留傳下來的碑碣。南豐,指曾鞏。曾鞏,號南豐先生。南豐遺碣,這裡指曾鞏《擬峴臺記》的碑刻。蒿萊:野草野菜。這句的意思是說任憑擬峴臺長滿了野草野菜。

【淺析】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詩歌主要是寫雨後水漲之景。首聯點明江與臺的關係。頷聯寫雨後水漲之後的情景。後兩聯抒情,既抒發對羊祜的仰慕,也抒發對擬峴臺荒涼殘破的傷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