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敗了
將這個問題換個提法,我覺得就很有可能。
提問:會不會有一天,城市裡的大多數人都買得起房,有房可住。
我的回答:會!
但不一定出現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不同年代人的住房結構
70年代,我國城鎮居民的住房條件,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老破小”(農村人口居住條件會好很多)。幾代人擠在幾十平米甚至十幾平米的房子裡,這一點在電視作品《貧嘴張大民》中體現的淋漓盡致。那個年代,小兩口新婚之夜,都會出錢買電影票請全家人去看電影,此時兩人才有時間和空間完成洞房。
後來下鄉青年返城遇到的兩大問題分別是:住房問題和工作問題。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單位上班的城鎮居民一心期盼的就是單位可以分房,自己可以排到。這就是那個年代的住房結構。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中國進行了一次房改,單位可以利用自有土地集資建房,這有效解決了當時城鎮戶口居民的住房問題。如今很多80後90後的童年都是在這樣的單位集資建房中度過的。
經過了30多年的經濟發展和房地產市場環境優化,當80後走向工作崗位時,商品房市場已經發展較為成熟,形成了開發商預售+銀行按揭貸款,這樣的購房模式。另一方面,國家也加大了公積金的扶持力度,不僅可以用於購房,還可以用於裝修等。
同時,為了滿足不同收入人群的住房要求,經適房、廉租房、限價房、共有產權住房等多種形式的房屋出現。
雖然目前在建安量上還無法滿足中低收入人群的人口總量,但這只是時間問題。
大家要清楚一個概念:我們日常會跟同事或同學相對比,城市也會與城市相對比,同樣的,國家也會與國家相對比。國家之間對比的是什麼,除了GDP之外,就是國民幸福指數和社會福利。
因為哪個國家的社會福利更高,就會有更多的高精尖人才願意移民到這個國家,而國家與國家說到的競爭,就是人口和人才的競爭。
所以只要國家經濟不斷增長,未來我國肯定會在住房結構上不斷加碼和調整,讓更多的人住得起房和買得起房。
就比如:2018年我國減免了所有抗癌藥的進口關稅一樣。為什麼減免?說到根本還是中國有錢了,可以犧牲掉這部分的利益,而反饋給那些特殊群體。
而未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特殊群體將轉變為部分群體,接著轉變為大部分群體。
國家反哺到房地產方面,將在經適房、保障房、廉租房、限價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上體現,不會體現在商品房之上。
因為商品房是市場行為,買賣雙方自由選擇,開發商不是國家,沒有義務讓利於民,開發商的目的只有一個:盈利。
所以未來商品房市場會加速洗牌,中小開發商會自然而然推出市場,留下擁有高精尖技術和資金實力的企業打造更為精品的樓盤,而那時的精品樓盤就如奢侈品一般稀缺和高昂,甚至不排除國家徵收這部分購買人群的稅,而徵得的稅再反哺於經適房和保障房建設中來。
這樣的一個住房環境才是良好健康的住房環境。什麼環境?高收入人群繳納稅費享有精品樓盤的住房環境,國家經濟發展迅速,投入資金+利用稅費建造更多經適房和保障房,滿足中低消費人群住房要求。
這就是未來的住房環境(前提經濟一直增長),但是需要多久可以實現,我個人無法準確預測。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西一安鮮
房地產本就是稀缺資源 房子只會越來越少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習慣和老人同住 所以對住房的需求也是越發增大了 房子的需求也會越來越緊張 但這也只分區域 並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這樣 還有一點就是 房地產屬於國內第二大產業 降價 可能會有希望吧 但是就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藏丶劍
我想農村的會越來越沒有人了,都去城市裡了
山野小村姑630
現在人口調配在下一代會更加增值!稅務也要上漲了!
荒廢的歷史
往上走 總要碰到天花板 存量市場太大了
36行行長
城裡有房子!我也要回農村的!環境又好。開車也就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