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原來也有督戰隊,賀龍給督戰隊下令:誰擅自撤退就執行紀律!

紅軍原來也有督戰隊,賀龍給督戰隊下令:誰擅自撤退就執行紀律!

(電視連續劇《雄關漫道》)

中央紅軍原計劃與紅二、六軍團會師,並在湘西創立根據地,但隨即又改變了這一計劃,決定轉往貴州遵義地區。為了策應中央紅軍的行動,紅二、六軍團佔領桃源,包圍常德,直接威脅湘軍側背,使得與中央紅軍作戰的大批敵軍被迫回撤。

在掩護中央紅軍長征的同時,賀龍等人創立了湘鄂川黔根據地。這時在長江以南,湘鄂川黔根據地已成為僅存的規模較大的革命根據地,他們抓緊時間對部隊進行擴充和技戰術訓練,截止1935年1月,紅二、六軍團已擴大到一萬一千多人,加上地方武裝,共有一萬六千人。

1935年2月,蔣介石除繼續集中兵力對中央紅軍進行圍追堵截外,另從湘鄂兩省調集十萬正規軍,組成六個縱隊,對湘鄂川黔根據地發動“圍剿”。紅二、六軍團打了兩個多月都未能打破敵人的“圍剿”,根據地日趨縮小,部隊也減員至九千多人。

經中央同意,賀龍等人決定率兩軍團主力跳出敵人的包圍圈,向江北轉移。撤退前,賀龍說:“蔣介石下了大本錢,要抄我們的家,要消滅我們紅軍。抄家麼,可以嘛,消滅我們,辦不到!”

紅軍原來也有督戰隊,賀龍給督戰隊下令:誰擅自撤退就執行紀律!

(電視連續劇《雄關漫道》)

1935年4月12日,紅二、六軍團撤離根據地中心地區的當天,就在桑植縣陳家河附近與敵人遭遇,抓到俘虜後一問,前方的大路已被其控制。紅軍前進的大路,只此一條,堵住就過不去,這令賀龍十分惱火,他命令部隊停下,立即和其他領導人對敵情進行研究。

原來紅軍撤出蘇區的行動已被敵人偵察到了。鄂軍縱隊司令兼第五十八師師長陳耀漢原本用兵慎重,但他見紅軍撤離根據地,便以為紅軍垮了,想撿個便宜立上一功,因此忙不迭地派出一個旅深入陳家河,他自己也和另外一個旅在相距三十公里的桃子溪進行策應。

第五十八師的裝備比紅軍好,但紅二、六軍團尚有九千人十一個團,兵力比堵在陳家河的這個旅要大得多,賀龍認為有把握吃掉它。同時敵人為北方部隊,過去多在平原活動,不善於山地作戰,而賀龍身為桑植人,對陳家河一帶的地形可以說是瞭如指掌。“我看哪,一定要給敵一點厲害看看,免得他們成天到處發瘋!”

紅軍原來也有督戰隊,賀龍給督戰隊下令:誰擅自撤退就執行紀律!

(電視連續劇《雄關漫道》)

賀龍下決心一定要打這一仗,他說:“要走,也要打了這一仗再走。我看,不勝,就走;小勝,再看看;大勝嘛,殺它個回馬槍,老子不走嘍!”

戰前部隊組織了一個攔阻隊也就是督戰隊,賀龍給攔阻隊的權力很大,傳下的命令是:打仗時不管什麼人一律不準後退,誰擅自退下來就執行戰場紀律。

實際根本用不上攔阻隊。賀龍抓的戰機很好,敵人剛剛到陳家河,立足未穩,碉堡工事也未來得及修,戰鬥一打響,部隊就猛衝到陳家河街上,到黃昏時便將敵人一個旅全部消滅掉了。

隔了一天,紅軍冒著大雨插到桃子溪,將第五十八師師部和另外一個旅也消滅掉了。

三天內連打兩個勝仗,消滅敵人一個整師,紅軍士氣大振。賀龍等人便決定不過長江,回師根據地。見鄂軍縱隊消失於戰場,其它方向的敵人都害怕了,開始陸續後撤,紅軍乘勝反擊,重又保住了蘇區。

紅軍原來也有督戰隊,賀龍給督戰隊下令:誰擅自撤退就執行紀律!

(電視連續劇《雄關漫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