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關稅市場催生代付業務 跨境供應鏈金融入局產業

最近都在講供應鏈金融,海綿爸爸也在此給大家講講關稅代付企業如何和供應鏈金融相結合。

在我國在進出口貿易高速增長的同時,關稅徵收額也隨著水漲船高。有數據表明,2017年中國貿易進出口總值高達27.79萬億元,相比2016年增長14.2%。其中,進口總額12.46萬億元,增長18.7%。2017年海關關稅徵收總額為1.89萬億元,增長率達23.3%。許多商業保理公司也嗅到了商機,紛紛從關稅代付等業務切入供應鏈金融產業,想在其中分一杯羹。

萬億關稅市場催生代付業務 跨境供應鏈金融入局產業

從國家層面上來說,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全面部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有關工作,推動我國供應鏈發展水平全面提升。《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這意味著供應鏈金融的創新與發展已上升到國家層面,行業發展迎來春天。

而在這篇被供應鏈行業人刷屏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要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鼓勵商業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等建立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為供應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

萬億關稅市場催生代付業務 跨境供應鏈金融入局產業

在應用方面,某代付機構,上線自己的關稅代付智能平臺,業務流程僅需30分鐘,同時提供關稅快捷融資服務,致力降低進口企業關稅成本,實現產業+金融的聚合。

廣東南方金融創新研究院秘書長徐北還對產融聚關稅代付業務進行了業務結構分析,進一步論證市場需求與業務模式的關聯性及匹配度。

萬億關稅市場催生代付業務 跨境供應鏈金融入局產業

對此,中泰證券分析師戴志鋒表示,跨境支付服務於中國人和中國企業,需求上升趨勢明確。當前,新的支付場景正不斷探索,主要圍繞 B 端需求提供綜合性的支付服務。交易規模靠前的支付公司必將進行業務擴容,向支付鏈條上下游拓展,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從而進一步積累數據,提供增值服務,拓寬收入來源。

此外,供應鏈金融正成為中國跨境支付公司未來一個重要的盈利模式。“跨境支付公司有開展供應鏈金融的數據基礎。根據商家的具體情況和需求提供定製化的金融服務。商家可在線申請貸款,放款和還款便捷。” 戴志鋒如是說。

更多物流知識,請全平臺搜索關注“海綿爸爸說”,我是一本有溫度的物流知識百科全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