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俄羅斯這次衝突之後,離北約入駐烏克蘭還有多遠?

第七軍情間


烏克蘭大選在即,黑海卻再起波瀾,國際輿論認為這裡面的巧合或許出自於波羅申科的競選技巧,波羅申科在烏克蘭的民調持續走低,源於烏克蘭糟糕的經濟環境和腐敗官僚體系持續得不到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走向冰點,波羅申科的內政外交似乎走入一條死衚衕了。

烏克蘭與俄羅斯軍事力量部署示意圖

烏克蘭如果無法平穩國內局勢,波羅申科如果無法保持優勢,作為軍事聯盟的北約就無法為烏克蘭和波羅申科做點什麼?況且俄羅斯海軍公佈了駛向克里米亞海域的烏克蘭的三艘軍艦藏有大量武器彈藥,這不符合《國際海洋公約》無害通過的規則。烏克蘭艦船被扣,波羅申科邀請西方介入,同時宣佈全國處於戰備狀態,全面戰備狀態持續30天意味著大選可能受到影響,作為烏克蘭軍隊最高統帥波羅申科可以藉此來提高自己威信和得票數。歐洲對此回應一如既往地的熱情,譴責俄羅斯蓄意挑釁,可是也出現了例外狀況,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了G20峰會可以按照計劃與普京會面溝通國際及地區重大事務而表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他感到這件事不太好,希望可以讓當事雙方協商解決,同時他相信歐洲夥伴已經做出控制事態的準備,歐洲並不害怕。默克爾也主動與普京通了電話,溝通了俄羅斯與烏克蘭在黑海的誤會。馬克龍疲於應付巴黎的遊行示威人群,法國人無法忍受《巴黎氣候公約》帶來的油價上漲負面效應。特雷梅莎與歐盟達成“脫歐”的關鍵性一步,雙方談好了高昂分手費。法國與英國對於準盟友烏克蘭的不幸表示關切,對於俄羅斯的批判卻降低了調門,因為特朗普準備對歐盟增加新一輪關稅了同時沒有赦免歐盟與伊朗人石油貿易。

烏克蘭與俄羅斯漫畫

烏克蘭人當初相信歐美的政治承諾而頻繁發動“顏色革命”,烏克蘭人期待經濟和政治上加入“歐盟”,軍事上加盟“北約”,可是民粹主義氾濫成災的歐洲陷入了嚴重內部分裂與對立階段,歐盟面臨分崩離析的局面,接納烏克蘭這樣一個沒有核心競爭力且經濟與政治上不達標的國家是一個嚴重負擔。北約的集體防衛原則也面臨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的挑戰,歐洲自二戰後把靈魂交給美國,美國負責他們的安全,以至於美國人把歐洲綁到自己冷戰的戰車與蘇聯對抗,冷戰結束後美國開始陷入週期性衰退,美國人又居心叵測要求歐洲盟友承擔更多保護費,這種背後背的夥伴關係被美國人搞成了歐洲成為美國人墊背的局面。特朗普上臺後,北約更加糟糕,美國隊長希望歐洲可以增加國防預算到1.5比例,這激起歐洲各國民眾的反感。北約內部如此,怎麼會自找麻煩去接受一個火藥桶烏克蘭呢?

烏克蘭總統與俄羅斯總統微表情

黑海的衝突是一個小事件,俄羅斯總統府發言人已經表態:烏克蘭被扣軍艦船員的命運將交由俄羅斯法院決定,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的調門伴隨著G20大國政治的交易會偃旗息鼓,畢竟大家都期待著全球利益的再平衡和新分配。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歐盟需要一條漫長的道路,這條道路的燈塔是自力更生來換取尊嚴。


唐俊龍55398571


烏克蘭經過和俄羅斯的這次軍事衝突後,加入北約的政治意願是越來越強了,但是烏克蘭這種越來越強的加入北約的渴望,也會讓北約感到越來越燙手了。

北約不是不想接納烏克蘭,北約是太希望烏克蘭的加入了,讓烏克蘭加入北約是美國的戰略方針。但是歐美也知道烏克蘭是俄羅斯的戰略核心利益,烏克蘭是否加入北約的事處理不好,會引發歐洲大戰,甚至世界大戰的。

歐美和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鬥爭會愈演愈烈的。烏克蘭未來會何去何從,或許歷史已經給出答案了,烏克蘭會加入北約,但是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日子,也就是烏克蘭國家分裂解體的那一天。烏克蘭分裂東西兩個國家,西烏克蘭加入北約,東烏克蘭迴歸俄羅斯,這就是美國和俄羅斯地緣政治競爭的結果, 也是烏克蘭國家面臨的最終結局。

烏克蘭國家分裂解體是不可避免的了,這不是烏克蘭人自己可以掌握的命運,這是美國和俄羅斯為了地緣政治的競爭,而造成的惡果。對美國和俄羅斯來說,烏克蘭只是兩個大國競爭的戰利品,而烏克蘭人民則成為了美國和俄羅斯地緣政治競爭相互妥協的犧牲品。


小橋流水204559566


北約不敢入駐烏克蘭的!這一點土耳其戰機事件已經得到了驗證。在敘利亞戰爭的時候,美國曾慫恿土耳其與俄羅斯爆發戰爭,這直接使得土耳其有足夠的底氣去擊落俄羅斯戰機。但是呢,在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以後,美國直接宣佈該事件與自己無關,並撤走了駐土耳其美軍及其裝備,包括當時土耳其唯一的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這使得當時的土耳其防空裸奔,在隨後的俄羅斯報復中完全沒有抵抗力,土耳其的f16戰機甚至被俄羅斯的四架蘇35直接越境驅趕。這是因為北約知道俄羅斯可能會真打,但是北約卻不敢跟俄羅斯真打。

其次,烏克蘭人不可能讓北約入駐的。烏克蘭作為二戰最大的受害地區,整個烏克蘭幾乎被德國軍隊踏平,第聶伯河西岸甚至被稱為絞肉機,蘇聯在那裡陣亡了1600多萬人,當時的德軍組成就是現在的北約國家-美國-英國。也就是說,北約與烏克蘭的仇恨並不低,也就是現在的烏克蘭總統腦袋被驢踢了,放著國恨家仇也就算了,竟然還去跟北約求援。假如現在烏克蘭放著北約軍隊進來,首先烏克蘭人民就不答應。


優己


越來越遠,北約儘管會到處挑事,但是在選擇盟友方面,以底子乾淨作為重要標準,因為說到底,北約是個抱團取暖的軍事集團,烏克蘭加入北約,只會讓北約變得危險。

據俄羅斯新聞社11月26日消息,俄羅斯開放克里米亞半島附近的刻赤海峽後不久,25日,3艘烏克蘭軍艦駛入俄羅斯海域,俄羅斯海軍隨後開火射擊,數名烏克蘭士兵受傷,俄羅斯關閉刻赤海峽,烏克蘭宣佈進入戰備狀態。



海軍交火之後,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俄羅斯陸軍開始向俄烏邊境集結,另一方面,北約同樣密切關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局勢,軍隊已經開始向烏克蘭方向調動。


局勢越是危險,俄羅斯的腦弦越是緊繃著,這種情況下,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俄羅斯肯定會二話不說攻打烏克蘭,以防止北約勢力逼近俄羅斯家門口。

如果你是北約國家的人,你會願意讓一個隨時可能爆發戰爭的國家加入北約嗎?

烏克蘭加入北約,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那就是俄羅斯肯定會進攻烏克蘭,根據北約的集體自衛權,北約國家必須全力支持烏克蘭抵抗侵略。



用北約的軍隊和金錢挽救烏克蘭,北約國家能夠得到什麼?北約國家想要的是安穩的環境,這一點烏克蘭給不了。


視野新觀


筆者認為,北約近期不會入駐烏克蘭。

冷戰時期,前蘇聯與美國為首的北約簽訂了一系列協議,以防雙方擦槍走火導致三戰。其中,北約也明確不東擴,以打消蘇聯的疑慮。後前蘇解體,俄羅斯衰弱,北約實際上己違背承諾,東擴了一大塊,再東擴就與俄羅斯接壤了。

北約實際上是為防衛歐洲遭俄羅斯入侵而產生的。西方內心深處認不認烏克蘭這個歐洲親戚都還是個問題。加入北約也是有條件的:一不能有領土爭議與戰爭,而烏克蘭現在有克里米亞爭議。二得全西式裝備,不能用俄製,而烏克蘭目前全蘇制。三是國防投入得佔GDP一定比例,而烏克蘭已面臨國家破產。。。

烏克蘭當前完全不滿足入北約條件。未來萬一滿足了呢?筆者仍然認為,北約仍不會接納。北約是歐洲集體安全防衛組織,是保衛歐洲的。接納烏克蘭,與俄羅斯接壤,隨時可能爆發與俄羅斯的戰爭。這不是能不能贏的問題,而是值不值得的問題。

筆者認為,北約不會接納烏克蘭,但條件形勢允許時,會同意與烏克蘭談判,給一些類似北約合作伙伴的地位,以打擊堤防俄羅斯,也安慰下烏克蘭,讓其心甘情願繼續當棋子。舉個例子就好理解了:會類似於土耳其入歐盟,不會拒絕你,但你永遠不知入口在哪裡。回頭一看,談幾十年了,又回到起點,後面申請的都全加入了,就土耳其還在門口徘徊。。。。





中外雜談


如果北約入駐烏克蘭,那將會對俄國產生強大的壓力,這意味著俄國西部邊界被北約全部封堵。

由於烏克蘭東部存在亂局,如果北約入駐烏克蘭,那俄國肯定會在烏東地區加大武力投入,如此一來,北約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1,假如北約入駐烏克蘭而不介入烏東地區,不但烏克蘭會對北約不滿,俄國也會在烏東地區,明目張膽的採取行動,並且不排除俄國直接吞併烏東地區。這將置北約於尷尬境地。

2,假入北約入駐烏克蘭,並且介入烏東地區,那北約將直面對與俄國的武力衝突,到時候北約將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北約是否有決心與俄國死磕。二是軍費是由歐盟出,還是由美國攤,萬一特朗普總統關鍵時候要挾歐盟,從背後捅上一刀又怎麼辦,要知道這位先生可是什麼事都幹得出來的。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北約會在是否入駐烏克蘭的問題上,非常謹慎,而且目前也不會有強烈的意願。

對於俄國來說,北約入駐烏克蘭總歸對俄國不利,俄國顯然不希望北約入駐烏克蘭。

烏克蘭之所以挑起刻赤海峽衝突:1,烏克蘭希望保持克里米亞問題的國際熱度。2,烏克蘭總統想利用俄烏衝突獲取政治利益,為個人連任創造一些有利條件。而烏克蘭目前並無與俄開戰的打算。

因此只要俄國作些讓步,配合一下烏克蘭總統的政治利益訴求,俄烏刻赤海峽衝突就不會被激化,北約也不用入駐烏克蘭。這樣就能皆大歡喜。刻赤海峽事件也能大事化小,完美收場。


鬼影147951010


烏克蘭加入北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基輔上下而求索”。加入北約和烏克蘭一直以來的夢想,烏克蘭就想加入北約對抗俄羅斯,可是,北約的門檻高啊,不是想加入就能加入的。烏克蘭想要加入北約目前面臨的問題太多,是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的。那麼我們看看烏克蘭面臨什麼樣的問題。


一,北約的條件限制,北約要求新加入的成員國,必須是一個獨立而且沒有領土爭議的國家,沒有與他國存在戰爭的國家。因為北約不會吸納一個戰爭狀態下的新成員,北約擁有共同防禦的職能,一旦吸納這樣的成員國,就意味著直接的戰爭。那麼烏克蘭呢?的確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是後面的條件烏克蘭根本無法滿足。克里米亞的爭端,和頓巴斯地區的交火,這些都限制了烏克蘭短期內加入北約的可能。

二,加入北約需要所有所有成員國同意才能通過。這也體現了北約成員國之間的平等與民主,而這恰恰就是烏克蘭最大的障礙。作為烏克蘭的鄰國匈牙利,是北約的成員國。然而匈牙利最近與烏克蘭因為外喀爾巴阡州問題,鬧的不可開交。烏克蘭擔心外喀爾巴阡州成為下一個克里米亞,於是修改了很多的民族政策。而這樣的動作,讓匈牙利很是不滿,畢竟該地區擁有15萬的匈牙利人。於是兩國交惡,關係急轉直下。那麼烏克蘭怎麼可能獲得匈牙利的同意加入北約呢?

三,美國因素,美國是北約的主導國家,在北約中是老大地位。但是美國對烏克蘭的態度,並不是希望烏克蘭一定要加入北約,而且想要利用烏克蘭加入北約,自保的心理,而利用烏克蘭。讓烏克蘭成為美國遏制俄羅斯的橋頭堡,和成為俄羅斯的絆腳石。當然烏克蘭也願意成為美國的馬前卒,為美國火中取栗。美國只要適當的給予烏克蘭一定的支持,烏克蘭就會跳出來,與俄羅斯對著幹。要不然也不會出現克里米亞的獨立,和頓巴斯地區的自治。

四,烏克蘭自身的因素,烏克蘭獨立之後就一直經歷著經歷動盪,讓民眾生活困苦。民眾嚮往美好生活,可是動盪的政治根本就給不了烏克蘭民眾的穩定生活。而目前烏克蘭的國家政治已經被一些寡頭們所壟斷,根本不為了烏克蘭著想,而且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在爭鬥。包括這次的刻赤海峽軍艦對峙事件,就完全是波羅申科為了大選而製造出來的危機。一個社會動盪,危機四伏的烏克蘭,北約會吸納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那麼烏克蘭想要加入北約根本就不符合北約的加入條件,但是美國為了讓烏克蘭能夠成為對抗俄羅斯的橋頭堡,於是就或多或少的給烏克蘭一些引誘。讓烏克蘭看到了很多的希望,而為了這樣的希望,繼續為美國賣力。只不過真的加入北約,烏克蘭再與俄羅斯挑釁,那麼北約就將面臨一些難以預測的風險,這一點上北約成員國都是心裡明白的。美國更不傻。更知道其厲害關係,那麼對烏克蘭還會是以加入北約為誘餌,繼續讓烏克蘭充當馬前卒!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問題是什麼?不是公眾看到的,不是呈現在觀眾面前那一面。事實是,二毛就是炮灰,而且,做了這麼多年的炮灰而沒有醒悟,這是什麼原因?是二毛家進賊了,是家賊難防嘛,從尤先科那會兒開始就比較明顯,尤先科就是其中一個代表。算一算二毛離開蘇聯二十七年了,二毛得到什麼,失去什麼??得到自由民主了嗎,得到繁榮發展了嗎,得到社會生產力進步了嗎,得到國際尊重了嗎?????至於說失去了什麼,不用說,失去的太多了,簡單的說就是失去了二毛自己都不知道。跟著美帝反動派的指揮棒,是跳不不出美麗的舞蹈,唱不出上帝的讚歌,唱不出發自內心的歡歌笑語;跟著美帝反動派的指揮棒,只能是魔鬼撒旦迷茫的夢囈。走向一條未知的不歸路,醒醒吧,二毛,談何容易。


向148245207


其實北約已經在烏克蘭有軍事存在,當然只是些擔任軍事培訓教官的少量軍事人員,但這已經是一種趨勢。


11.25發生的俄烏刻赤海峽事件,讓俄烏關係進一步惡化,雙方之間的爭奪也開始從克里米亞、烏東部延伸到了亞速海海域。

俄烏關係持續惡化的同時,烏克蘭和西方尤其是北約的關係卻越來越緊密,烏克蘭全面倒向西方。

烏克蘭為了加入北約,在2014年12月對兩項法律進行了修改,放棄了其一直堅持的不結盟地位。隨後2016年6月,烏克蘭補充修訂了法律,既規定加入北約是烏克蘭對外政策的核心目標,烏克蘭在2020前確保其武裝力量完全與北約軍隊兼容。烏克蘭的努力得到了局部的回報,今年5月份,北約正式給與烏克蘭“申請國”的身份,這意味著,烏克蘭距離加入北約,已經僅一步之遙了。

與此相伴的,是北約和烏克蘭的軍事聯繫越來越緊密。

2017年7月10日,烏克蘭展開了為期13天“海上微風-2017”軍演,該此軍演演習水域從敖德薩州、尼古拉耶夫州到黑海西北部水域,有16個國家、30多艘軍艦參加,主力是美國,美軍不僅有美國“休城”號和“卡尼”號導彈驅逐艦、P-8A“海神”反潛巡邏機參加,其海軍也負責了主要演習科目。


在往後2個月時間,既2017年9月11日,快速三叉戟—2017”多國軍演在烏克蘭西部利沃夫基地展開,共計15個國家2500名軍人參演,該軍演依然帶有濃烈的北約色彩。

最為出名的莫過於剛剛過去不久的“晴空2018”聯合軍演,該軍演持續11天,大約700名軍事人員參與,其中半數來自北約成員國,包括美國、英國、荷蘭、波蘭和羅馬尼亞。

在俄羅斯和北約軍事聯繫越來越緊密的時候,北約軍事力量進入烏克蘭也開始進入在了當事方和外界的討論之中。在北約內部,關於在烏克蘭部署軍事力量的討論最為激烈,反對的國家甚至都反對將烏克蘭納入北約框架,因為這意味著徹底激怒隔壁那隻北極熊。

在烏克蘭內部,雖然波羅申科堅定的走向了親西方的道路,也吆喝著北約出兵保護烏克蘭,但其也沒有具體落實和探討過在烏克蘭部署兵力的方案。


但這一切,隨著這次刻赤海峽事件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27日外媒報道,據烏克蘭外交圈消息人士透露,烏克蘭希望本國領土上能夠出現一個完全意義上的美國基地,並且其借鑑的是波蘭的模式。當前,蘭正在積極與美國就在其境內部署軍事基地進行談判。

該消息人士稱“我們與俄羅斯的邊境線要長得多,所以我們認為,烏克蘭境內也應該有一個美國軍事基地”。

顯然,隨著亞速海海域局勢的加劇,烏俄關係的再度惡化,對烏克蘭而言尋求美國在烏克蘭建立軍事基地是必須而且非常緊迫的。


但烏克蘭方面繞過北約直接和美國談判建立軍事基地的事,其實側面反應出了北約內部對部署軍事力量到烏克蘭的謹慎和分歧。

北約和歐盟高度重疊,從近幾年歐盟在烏克蘭危機中的處理模式看,其顯然是在試圖打壓俄羅斯,維護歐洲秩序的情況下,也在避免把自己和烏克蘭危機綁上同一輛戰車。原因就在於,歐盟、北約和俄羅斯之間已經有夠多的事情要處理了,而烏克蘭危機卻是涉及主權和領土的糾紛,是國家間問題中最為尖銳的,弄不好就得兵戎相見,就如這次刻赤海峽事件一樣,歐盟和北約過多的參與以及軍事部署只會激怒俄羅斯,導致局勢更加惡化。


中評軍事


北約早已派出軍官團隊,入駐烏軍軍營。

幫助烏克蘭訓練軍隊。

並提供了相應的軍事裝備。

美國也高調派出少部分軍隊進入烏克蘭。

沒有北約幕後的支持。

烏克蘭不會跳的這麼高。

當前面臨著北約是否大規模的派兵,助力烏克蘭的問題。

北約的主要目標是讓烏克蘭搔擾俄羅斯。

讓俄羅斯不太平,不好過,不消停。

迫使俄羅斯,將本已促襟見肘的財政資金,更多地耗費在與烏爭鬥中。

從而慢慢地拖死俄國,耗死俄國。

蘇聯被星球大戰的鬼話和阿富汗戰爭而拖垮。

現在北約故技重演。

讓烏克蘭做出頭鳥,與俄死槓。

北約做操縱後,躲在幕後。

從而達到,北約不參戰,而使俄羅斯瓦解的目的。

北約不想與俄羅斯同歸於盡。

北約想著自己無事,而俄羅斯消失。

故,北約的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凌遠長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