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小小“導演”自導自演一起“綁架案”

中國山東網濰坊11月30日訊(記者 韓蓓蓓 通訊員 孫波) 綁票、贖金等這些詞語讓我們首先想到的電視裡看到綁架案,很難跟現實生活聯繫在一起,然而,這名生活在平靜生活中的未成年孩子,由於正值處於叛逆期,為引起父母的重視,竟自導自演了一起讓人匪夷所思的“綁架案”。

收到綁票信息 報警尋求幫助

11月20日10時50分,濰坊經濟公安分局北城派出所接110指令:經濟開發區一居民報警稱其孩子找不到了且孩子的手機發信息給報警人稱自己被綁架了。接警後,北城派出所值班民警立即彙報所領導並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經詳細詢問了解,報警人孩子不到14歲,還是一名中學生,據老師反映孩子已有兩天未到學校上課,所以緊急聯繫了孩子父母。當天孩子母親手機上接到了幾條短信為“你兒子被綁架了,準備50萬,不然綁票”的信息,孩子父母尋子心切第一時間報了警。

賓館找到孩子 “綁架”原是鬧劇

得知詳細情況後,北城派出所高度重視,根據已有的少量信息,第一時間聯繫刑警大隊進行綜合分析研判並取得技術支持,在取得刑警大隊警力支援後,北城派出所負責人親自帶隊,帶領全部警力兵分兩路對相關區域進行地毯式排查,在大量查看周邊監控及走訪大量群眾後,於當日13時50分,民警們在轄區一家旅館房間內找到了孩子,並第一時間通知孩子父母認領,確認這就是要找的孩子,孩子也承認了所謂的“綁架”是自己搞出來的鬧劇。

鬧劇事出有因 家長溝通缺失

經過說服教育,一直沉默的孩子終於道出緣由。原來,孩子的父母忙於工作早出晚歸,無暇照顧孩子,只好把孩子寄宿在學校,一週不能回家的孩子想念父母,本想在週末放假回家好好跟父母團聚一下,無奈父母週末忙於工作還是不能陪伴,週末只好一個人在家,因缺少必要的溝通,久而久之,孩子逐漸形成一種被父母忽視的空虛感,加之正直處於叛逆期,為打發時間,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虛擬的手機遊戲上,為博得父母的關注,經常向其父母以各種理由要錢,用來充值遊戲幣以及給網絡主播刷禮物。孩子承認,“導演”此次“綁架案”的初衷是為了驗證一下父母是不是還重視自己。

經過這次荒唐的“綁架案”以後,孩子父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表示今後一定加強與孩子溝通交流,多抽些間陪陪孩子。

多方共同努力 關注孩子成長

這次“綁架案”雖說是一場鬧劇,可它的背後是當前部分未成年人生活現狀的一個真實反映,不禁讓人陷入沉思。

在此,濰坊經濟警方呼籲全社會多給未成年人一些關注,給他們一個溫暖健康的成長環境。首先,父母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是第一位的,多跟孩子溝通交流,多抽時間陪陪孩子,多瞭解一下孩子的訴求,多注意孩子的言行舉止,發現問題及時跟孩子溝通,第一時間解決。其次,學校作為孩子的直接教育根據地,老師作為孩子的直接教育者,要經常與孩子交流談心,掌握他們的心理動態;同時做好點名工作,第一時間掌握孩子的在校情況。

此外,對孩子此次入住的賓館,因沒有按規定登記住宿旅客信息對孩子進行住宿登記,北城派出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之規定,決定給予該賓館罰款伍佰元的行政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