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烏克蘭兩國會不會發生一場全面戰爭?北約會不會直接參戰?

愚人拙記


近期隨著俄羅斯和烏克蘭在刻赤海峽爆發衝突後,戰爭氣息異常濃烈;有部分觀點認為這或許會成為俄烏全面開戰的導火索,甚至還有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但如果冷靜分析就會發現:俄烏在現階段全面開戰的可能性並不高。

毫無疑問,刻赤海峽衝突對於已經瀕臨破碎的俄烏關係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或許未來不可預期,但僅就一心想要鑽進歐洲被窩的波羅申科當政而言,想要修復兩國關係恐怕難於上青天。

在俄羅斯看來,一直與自己反向而行的烏克蘭最大的問題就出在以波羅申科為核心的當權政府身上,如果波羅申科下臺,俄烏關係很可能會出現讓莫斯科相對滿意的轉折點。因此儘量保持克制,期待換屆後重啟談判或許是俄羅斯認為的最佳選項。

但波羅申科並不想就此下臺,可現實卻是他在烏克蘭國內的支持率並不理想,甚至都有可能進入不了大選的第二輪。所以從時間節點上看,烏克蘭主動挑釁俄羅斯或許就是波羅申科“續命”的冒險舉動。

當然,如今和北約、美國等西方勢力如膠似漆的烏克蘭,其策劃的這場挑釁肯定得到了前者的支持!意圖何在?就是慫恿烏克蘭出頭試探俄羅斯的底線:默不作聲就可更進一步,反應激烈則需靜觀其變。

當前的俄羅斯固然在很多方面發展滯緩,但無論是美國還是北約都對其忌憚有加;尤其是親眼見證了俄羅斯在刻赤海峽衝突中強硬的表現後,更加讓美國和北約不敢貿然輕舉妄動。

俄羅斯也始終堅信“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必要的時候如果選擇妥協,勢必會給對手蹬鼻子上臉的機會。但如果烏克蘭長期選擇同西方媾和、與莫斯科對立,也不敢保證失去耐心的俄羅斯會武力相向;屆時,北約的立場或許就是“明面上呼籲停戰、暗中小動作不斷”。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先講一個事實,那就是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普京的一個電話,俄羅斯出兵教訓了不聽話的格魯吉亞,當時格魯吉亞也把希望瞄向了美國,瞄向了北約,但是結果美國和北約裝著沒看見。

如果現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爆發戰爭,俄羅斯出兵教訓烏克蘭結果會是格魯吉亞的一個翻版,如果北約要出手,要幫助烏克蘭不惜與俄羅斯開戰,那麼早在2014年時候克里米亞事件就已經出手了,不會等到現在!克里米亞事件明顯北約認慫默認了,事實證明烏克蘭只是一顆棋子,還沒有能讓北約出兵的地位!

而且美俄都明白,大家家裡都是有真傢伙的,誰也不敢玩命,而俄羅斯常規軍事力量在北約面前沒有任何優勢,很容易狗急跳牆,北約可不敢將核戰爭風險賭博在烏克蘭身上,一旦俄羅斯玩命怎麼辦?


狼煙火燎


烏克蘭和俄羅斯不會發生全面戰爭,北約更不會也不敢直接參戰。

北約和俄羅斯直接發生軍事衝突,是北約和俄羅斯都承受不起的,而且北約也不會為了烏克蘭和俄羅斯進行戰爭的。烏克蘭是俄羅斯的利益核心,俄羅斯可以為了烏克蘭的利益不惜一戰,而烏克蘭不是北約的核心利益,烏克蘭只是北約和俄羅斯戰略緩衝區,是北約的邊緣利益 ,北約不值得為了烏克蘭與俄羅斯開戰。歐洲大陸和俄羅斯都沒有做好直面戰爭的心裡準備,畢竟整個歐洲大陸難得有幾十年的和平修養時間。

俄羅斯也不想擴大與烏克蘭的軍事衝突 ,擴大和烏克蘭的軍事衝突,就增加了北約軍事幹預的可能性,增加歐洲全面戰爭和世界大戰的巨大風險,這是正處於發展時期的俄羅斯,經濟上難以承受的全面戰爭。這也是普京給默克爾打電話的原因,讓歐洲約束波羅申科的衝動行為,俄羅斯和歐洲不想因為烏克蘭發生軍事衝突 ,歐洲和俄羅斯正在合力管控這場軍事衝突。

烏克蘭是寄希望與北約的軍事幹預,歐美干預的越深,烏克蘭的壓力越小,波羅申科的反俄調子越高,就越能得到歐美老闆的歡心,就能加速實現烏克蘭融入歐洲的迫切願望。


小橋流水204559566


俄、烏已瀕臨戰爭危機邊緣,但年內不會導致兩國交戰。時下,烏克蘭國內矛盾重重,危機四伏,總統大選明年三月舉行,波羅申科一己之私,不惜發佈為期三個月戰爭戒備,轉移焦點,籍此抬升自己的選情。

儘管烏克蘭挾洋自重,幻想一旦雙方交戰,北約,美國西方列強會奮不顧身的全身投入,但是,俄羅斯這頭北極熊的渾身肌肉和天生的獸性,使北約及西方列強望而卻步,不敢群而攻之,貿然下嘴。

國與國的關係是建立在利益最大化基礎上的,只有永遠的利益,木有永遠的朋友。儘管北約及西方列強對老毛子虎視眈眈,恨不能瞬間噬之,但基於利益的考量,給予烏克蘭的,只有口惠而實不至的聲援,輕易不會傻乎乎的拿出真金白銀、跟老毛子大動干戈。如果俄烏一旦開戰,北約盟國加入,第三次世界大戰勢必波及全球,人道災難,任何一方都是無力承重的。

沒有北約及西方列強的縱俑與拔刀相助,烏克蘭沒有與老毛子較量的膽量與資本,加之老毛子的某種程度的剋制,所以,俄烏危機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志竟成——99


俄烏髮生全面戰爭?烏克蘭沒有這樣的實力。大概烏克蘭是這麼想的,希望北約出兵和俄國人打起來,並試圖重新奪回克里米亞。

北約的存在就是為了遏制住俄國人對歐洲,特別是西歐的所謂攻擊行為。但是,北約的軍事實力在總體強於俄羅斯的情況下卻沒有膽量對俄國人進行事實上的軍事進攻, 最多也就是在東歐國家部署一定的軍力。北約,俄羅斯都認識到克里米亞半島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它是俄羅斯南部的唯一出海口,也是西南部俄國戰略縱深的軟肋。也就是說誰擁有克里米亞誰就擁有黑海抵達地中海的戰略通道,所以俄國人為了保住克里米亞是會不惜同任何對手作戰到底的。而反觀北約根本沒有能力與俄國人直接交鋒,因為在二戰中,整個歐洲是領教過蘇聯的進攻力量的。而北約中的老大美國也已大不如前了,如果發生戰爭衝突,美國可以置身事外,而歐洲則不能,這也就是為什麼北約成員國叫的兇,實際真正的軍事行動少的原因。

如果要在克里米亞發生衝突北約只可能從保加利亞或者羅馬尼亞或者土耳其出動軍事力量。土耳其從目前來看不可能成為北約進攻俄羅斯的先鋒。而其他兩國即使是北約成員國,也不願意成為進攻俄國馬前卒,因為一旦成為進攻俄羅斯的前沿基地,必遭俄國人無情的打擊,這樣的情況是這兩個國家無法承受的。

換句話說,俄烏爆發全面衝突完全要看北約,特別是美國究竟有多大的決心和能力,而這樣的決心和能力最終能不能戰勝俄國人為捍衛克里米亞所能承擔的代價。


emwm2009


兩國短時間內不會發生高強度軍事對抗,烏克蘭對俄是不可獲缺對抗北約東括戰略屏障!烏的能源來源主要靠俄,俄輸歐州燃氣管道過境烏克蘭,這也是兩國無法切割經濟互補紐帶,若烏執政當局意識形態上一意倒西方?俄會啟動烏東親俄兩個地方自治州獨立公投成為俄附庸,烏克蘭無法承受俄的蠶食擠壓!故雞蛋與石頭不可硬碰。北約這條混種蛇不敢深層次介入對抗俄,當俄反咬它時知道其結果!無非是進行不破臉戰略擠壓...


國錦控股


我想不會雖然兩國現在劍拔弩張,但是烏克蘭與俄羅斯兩國不會爆發全面戰爭。因為兩國的實力不是對等的一個重量級選手,另外一個是輕裝上陣的新手。北約會不會直接出兵參戰了?我想不會因為俄羅斯有強大的核武器庫,這些都是震懾北約直接參戰的重要武器,北約只會提供一些軍事顧問,或者以志願兵的名義提供一些人員的指導,物資供應經濟上幫助一下烏克蘭不會直接出兵與俄羅斯硬碰硬,如果北約敢那麼做那麼世界大戰,將會再一次爆發。考慮到雙方爆發衝突升級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爆發大規模全面戰爭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弱小的一方烏克蘭心裡很明白很清楚,假如背後沒有北約集團支持烏克蘭無論如何都無法與俄羅斯的軍事對抗,烏克蘭可以說是以卵擊石自討沒趣。如果烏克蘭聰明的話,只會嚷嚷叫上幾陣多向北約國家要點錢,要點糧,俗話說得好,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烏克蘭就很明白自己現在沒奶吃,要學會叫才會得到更多的軍事裝備的援助,只要烏克蘭繼續保持與俄羅斯小規模的摩擦已軍事衝突就會要來更多的軍事物資的援助,北約國家才會越來越重視烏克蘭發出的聲音,不至於讓自己陷入邊緣無人援助,達到自己想要的要求。烏克蘭的做法,何樂而不為之呢?只要繼續與俄羅斯保持小規模的軍事衝突就能得到大量援助,為什麼不去做呢!所以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衝突將長期持續下去,但是爆發全面大規模的戰爭可能性很小,因為雙方很明白很清楚各自的實力,都會把雙方的衝突控制在地區裡面,可控範圍之內。


鐵木真165163663


局部衝突有可能,全面戰爭不至於。

兩家都是難兄難弟。

一個傻弟弟,父親走後繼承了大多數遺產卻不思進取,被奸人所害,自己拔掉自己的牙。

一個莽哥哥,有一腔熱血,想把父親的家底子要過來,重回昔日榮光,可是沒錢卻有骨氣,可偏偏這個弟弟只認錢。


初階軍迷


俄羅斯其實早就想教訓一下烏克蘭,只要波羅申科敢點火,普京積壓已久的火非燒燒他,讓他知道惹是生非可比做奶糖不一樣,當經理和總統不是一回事。這次一旦開戰直搗龍府,生擒波羅申科。這也是俄羅斯一貫工作作風。屆時歐洲美國才叫騎虎難下。打,那是要死人的,還在俄羅斯家門口打,天時地利人和都沒有。從此,歐洲格局恐怕是二戰後的大變革!G20之日就是開戰之日,拭目以待吧!


南方人22730


德國表態最為關鍵,目前一條輸氣管道是不能搞砸的,否則冬天就過不了。這次事件的起由或許還構不成大翻臉吧。加上現在歐美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公開,升級,歐洲應該也不會在此事快速跟進,否則就更著了美國的套,德國好幾次想清點儲存在美國的黃金,美國都拒絕了,更不會聽命美國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