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壽命週期內只會關機一次,為什麼能夠長時間持續工作而不宕機?

韓澤秀


第一、從硬件上來說

  • 服務器硬件一般都是沉餘配置。

  • 電源:一般都是2個,其中一個壞了另一個頂上

  • 硬盤:組raid,壞了一個盤服務器會報警,並且大多數支持郵件通知,這時候運維只需要更換硬盤即可(可在不關機的情況下)

  • 內存:支持鏡像模式(參考內存raid),當使用鏡像模式後,兩組內存數據同步,當一組中某一條出現問題自動切換去另一組,此時運維也可以對內存進行熱插拔(並非所有服務器都支持該功能)

  • 供電:一般IDC機房都有UPS後備電供應,短時間內的供電故障也並不引起什麼大問題。

  • 然後CPU和主板是不支持沉餘性配置的,即使是雙路的情況下,其中一顆CPU掛了或主板掛了服務器也是馬上倒下。

  • 但是默認情況下,CPU掛的機會<=0.000001
  • 主板就不好說了,大多數大牌子的服務器主板做工都會相對好,但也有少數的主板做工比較渣。

第二、從系統上來說

在我8年的運維經驗裡,除了硬件引起的死機,Linux基本99%可以用到機器設計壽命到了也不需要重啟。但是window server操作系統則99%需要重啟。


*這裡需要說明,我之前運維的linux只有Centos 6.2和RHEL 5.4這兩種,當時的RHEL 5.4是為了Oracle而購買的,具體原因也不清楚,反正我來的時候前任交接是這樣和我說的。

window server我只運維過2000(沒錯,你沒看錯是win 2000)和2008 R2這兩個系統。

這兩個系統基本一週都需要重啟不少於3次。



我並不是黑window,我日常工作用的都是window系統,只是window系統一般有故障重啟下就好了,linux則死也不要重啟,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重啟後會否出現panic,三燈狂閃,這是我最害怕的事情。

賣女孩的小男孩27


是電腦就可以長時間工作而不宕機。

其實關電腦這件事情挺LOW的。W君用的計算機基本上都是隨時處於待機狀態。從1992年就開始有能源之星的標準了。

由於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標準,那麼目前大多數計算機都支持能源之星的節能策略。即在一段時間不使用計算機即進入睡眠狀態。

計算機在睡眠狀態中會保持一個極低的耗電量,僅僅維持計算機內存內的數據和一些必要性的中斷檢測,當計算機在觸動鍵盤或鼠標的時候計算機立即進入全速工作狀態。

而進一步的計算機還可以進行休眠,即將內存數據轉儲在硬盤上整體進行關閉、等到再次開機的時候即就從硬盤迴復內存數據還原到休眠前的狀態。休眠的過程中耗電量和關機的耗電量是一樣的幾乎=0。

所以說,“關機”對於一般用戶實際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普遍意義上的計算機“關機”其實是服務於計算機的長期封存、更換部件、等需要將電源線拔出插座的場景下。

而服務器對於一般的用戶來說很扛造是一個假相。服務器並不比家用的計算機更耐用。

大部分情況下服務器工作在一個恆溫恆溼除塵的機架上,並且機架的電源系統經過了穩壓過濾。這樣服務器基本恆定在一個最適合計算機系統工作狀態的環境中。

環境穩定的狀態下計算機出故障的可能性就降低到極低了。

而家用計算機很難做到數據中心機房的標準,各種環境影響會在長期過程中對家用計算機形成傷害。

但W君也僅僅說是一個長期才會產生的影響。很多人的計算機買來之後幾個月就會出故障是因為——折騰。

不折騰是服務器系統的又一個優點,當一個服務器部署完畢後幾乎就不會再對服務器進行各種的軟硬件添加和修改。維護人員僅僅對維護用的有限幾個參數進行調節。而家用計算機今天裝一個某某全家桶、明天裝一個某某管家、後天再下載幾個破解軟件無疑就給計算機的軟件運行帶來風險。動不動就會出現某某內存不可讀等等的錯誤,其實就是用戶自己在作死。

說個小秘密:服務器的操作系統功能還沒個人用的操作系統功能多呢。服務器操作系統是個人用系統功能的一個子集,例如現在的windows 10專業版已經涵蓋了服務器windows 2016的大部分功能。而服務器版本的內容則是在一個windows功能全集上摘取了必要的穩定的功能子集附帶了一些自己所特有需要的功能,說實話並沒有個人用的功能多。這也說明了服務器在求簡單——越簡單的東西越耐用。

其次不得不說的一點,哪怕是再差的服務器用料也會比大部分消費級的個人電腦強。在服務器市場上價格基本上不是一個太大的決定因數,而針對於消費級個人電腦來說各種降低成本的方法就造就了很多個人電腦的低品質。例如某洲筆記本為了讓成本降低用可以致癌的塑料製作筆記本外殼、例如某想電腦當時在推出國內第一臺萬元基本的奔騰II的時候竟然給配486的標配顯示卡、例如某某霸的顯卡上所有電容器都是山寨貨等等的因數導致了硬件本身就不合格。所以如果不買大廠的計算機甚至自己用雜牌配件組裝一臺計算機,即便放在服務器環境下也會跑不起幾天的。

最後再重申一下——所有電腦都可以長期使用不宕機


軍武數據庫


最重要的就是冗餘電源,還有RAID5以上級別的磁盤陣列。有的還在RAID5基礎上加了熱備硬盤。



雨荷數據


首先我們先說說服務器為什麼可以長期工作原因:(1)服務器雖然也是電腦,但是服務器屬於特殊而且高端的機器,因為其特殊性,所以有些部件設計的與普通家用電腦更特別的地方,針對服務器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穩定性,所以服務器的處理器內置多種糾錯機制,再加上服務器的內存使用的都是帶ecc校驗模塊的內存,其作用就是用來處理服務器大型數據處裡時出現的數據錯誤,而且在數據干擾出錯風險要比非ecc內存降低很多,服務器使用的是純銅散熱器,最主要其機箱都配置4到6個高轉速散熱風扇,而且內置顯卡基本處於不工作狀態。還有一點就是其主板都是6層以上pcb,硬盤設置使用壽命是普通硬盤的2到三倍。



這些都是為服務器長期運行提供了保障。


(2)專用操作系統例如windows server以及unix linux這類操作系統可以不需要在接顯示器下,關閉圖形界面的服務器程序,專用操作系統提供了更安全更穩定的保證

(3)服務器可以在不關機的狀態,更換電源,一般服務器都是配置2塊熱插拔電源


。第二,服務器硬盤也可以在工作狀態更換,即便那塊硬盤出現故障,也是可以隨時更換。第三,服務器內存一般都是在8條或者12條,如果那一根內存出現錯誤,或者損壞,服務器一樣可以正常工作。

(4)服務器可以長期運行,不關機還有一個最主要的方面是在於服務器的工作環境,一般服務器都會放至於無塵,恆溫,的環境,這些在外因素也是服務器可以長期不關機的必要因素。所以一臺服務器在購買以後開始工作,基本是直到服務器達不到企業所求狀態才會升級或者更換。


俠客IT


以前我維護的一個區級機房幾臺空調一個月幾十萬的電費,常年在20℃恆溫恆溼還有除塵裝置,ups拖幾十個大電池,電好像也有要求忘了,環境要求很苛刻,排除黑客攻擊的因素,一般情況下沒有看到硬重啟,至於遠程重啟也比較少見。有一個老古董的服務器運行了十來年,至於有沒有壽命週期我不知道,只知道幾家維安公司定期巡檢,會對機器檢查進行評估,大部分時候是客 戶要求換機器。至於壽命週期我還真不知道。


三號剃刀


服務器生命週期內很難說只會關機一次的哦。碰到問題了,如維修維護搬遷等,那也只能關機重啟不是?

服務器長時間工作會不會宕機,那要看是什麼樣的機器。

1.有些低端服務器實際上和一般的PC機/工作站類似,是沒有所謂的冗餘設計。這種服務器會和PC一樣有死機的風險。實際上,一般的PC機也是可以改裝成服務器使用的,過去就有很多人把PC改成家用或小網站的服務器,以降低成本。

2.一般的中高端服務器,一般都有冗餘設計,比如電源、內存和硬盤等,冗餘設計的目的就是當其中一個有故障發生時,服務器還能正常工作。但這不包括如零部件發生短路或系統過載這些情況,比如某條閃存短路,那麼還是可以造成服務器宕機的。

3.絕大部分的服務器都有自我診斷設計,當服務器零部件運行在設計指標極限時,會發出警告信號,提醒維護人員前往查看或診斷維護,避免不必要的宕機等事件發生。

4.當某臺服務器宕機時,一般來說不影響外部訪問,因為有備份服務器/或機房的存在。

服務器能長時間工作,當然也是和其高可靠性設計指標有關係,而機房的適宜環境溫度,更進一步提高了其運行壽命。


吳40429351


首先服務器在設計時就考慮了長期穩定運行,幾乎所有的硬件都可以帶電熱插拔更換,家用電腦暫時無法做到,其次服務器系統雖然跟家用系統核心一樣,但為了保證長期運行,具有更好的容錯管理機制,同時,服務器系統為了保證系統的穩定運行,一般不需要的組件默認是不運行的,這樣降低了組件出錯的概率,提升了系統的穩定性,要知道是程序就會有bug的。再有服務器一般運行程序很單一,一般生命週期內就只跑固定的程序,減少了程序間的互相干擾,多方因素綜合,造就了服務器系統可以長期穩定運行。


空楓


服務器的不當機是靠硬件的冗餘技術來保證的,沒有什麼稀奇的地方。比如服務器是雙電源,硬盤是RAID,住在機房裡,一個電源壞了拔出來換,一塊硬盤壞了拔出來換。


河豚叔


你想多了,99.99999是指服務的,而不是單臺服務器。


偶爾來逛逛隨便來瞧瞧


簡潔回答三點

1 模塊化

2 熱插拔

3 熱備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