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光速飞行”是否存在?细数一下现在已知的“理论”

“超光速飞行”是否存在?就算有,现在也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

天马行空的想象赋予了我们创新的能力,科幻文化就是其中一种,但它不仅仅建立在想象力之上。

科幻是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

所以接下来我就以科学的角度,通俗的话语来讲述一下,现在“已知”的常见“超光速飞行”技术。

“超光速飞行”是否存在?细数一下现在已知的“理论”

超光速飞行理论一:曲速(曲率)飞行

《星际迷航》或者《三体》我想大家就算没看过也听说过。

狭义相对论认为,任何物质速度如要超过光速,则其质量会无穷大,需要的能量也无穷大。狭义相对论中否定了超光速的可能性,但在广义相对论里,空间的运动速度并不受光速限制。

所以星际迷航中的曲速,与三体中的曲率,它们的飞行原理都相近,都是拉伸飞行器后方的空间,压缩飞行器前方的空间。但是三体的曲率还是趋于狭义相对论,只能无限接近光速。而曲速就直接放飞自我,速度可以趋于无限!

它与曲率的区别就在于曲速泡,也可以叫时空泡。当然这不是一个真的泡,只是把飞船与外部的空间隔离,而形成的一个单独的弯曲空间。

既然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的相对运动并不受光速的限制,那么这个单独的空间就没有速度限制。

“超光速飞行”是否存在?细数一下现在已知的“理论”

超光速飞行理论二:空间跳跃技术(太空桥)

太空桥我想看过《变形金刚》的应该都知道,其中的原理就是空间跳跃技术。空间折叠和人工虫洞是空间跳跃技术的核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塞伯坦星球位于上图中举例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比邻星位置,距离地球约4.5光年,用曲速理论上最强的9.9999级别也需要13分钟。

但把地球到塞伯坦的空间想象成一张纸,把这张纸反复折叠,最终纸会变得非常薄。

而这个时候通过技术在这个薄片上面穿个洞,也就是制造了一个人工虫洞,那么从地球上通过这个虫洞就可以很快达到塞伯坦。

排除折叠准备的时间,通过这个理论完全可以一下子就达到目的地。(其实如果看过阿童木的,应该知道里面也涉及到过,而且这部作品很老,所以说明这个科学设想其实早有了)

“超光速飞行”是否存在?细数一下现在已知的“理论”

超光速飞行理论三:超空间驱动技术

《星球大战》中的超空间发动机的理论,是基于某个宇宙构造理论(海姆-德吕舍尔空间理论)。

该理论觉得,如果使用这个技术创造一个足够强大的能量场(磁场或重力场),那么包含在其中的飞船或者其他物体就将进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多维空间”(有说是介于三维和四维的亚空间,也有说是比四维更高的维度)。

而在这个空间中,光速会比我们平常待的快许多倍(星战里飞船在超空间里的速度通常是光速的120万倍)。

所以我们就算以现在人类最快的太空探测器“朱诺号”的速度(73.7km/s)来看,那么在超空间里的航行速度换算到正常空间,就是295倍光速。

按照曲速等级,就是曲速6~7之间的速度。想象一下,一但人类现在掌握这种技术,那么前往最近的其他恒星,也只需要5天,星际时代一下子就开启了。

“超光速飞行”是否存在?细数一下现在已知的“理论”

以上三个是在科幻中比较常见的理论,如果还有其它比较站得住脚的理论,欢迎在评论中补充。

星际旅行是人类最大的梦想,我想在未来的某一天肯定会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