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的日本100歲社會:一邊高薪請外國勞動力,一邊在東京“趕人”

纠结的日本100岁社会:一边高薪请外国劳动力,一边在东京“赶人”

日本人口老齡化嚴重,東京街頭隨處可見老年工作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美國著名作家阿爾伯特·布魯克斯在他的科幻小說《2030,拯救美國》當中,生動地刻畫了一名博士發現攻克癌症的方法,卻使得老齡人口暴增,養老體系緊接著崩塌的社會。類似的場景,如今真真實實地在我們的鄰居日本上演。

隨著老齡化問題愈發嚴重、勞動力極度短缺、首都東京越來越擁擠,糾結的日本人正在一邊考慮高薪聘請外籍勞動力去日本工作,一邊卻在考慮給錢讓市民搬出東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警告稱:"出生率的下降和日本社會的老齡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鑑於問題的嚴重性,他表示政府必須推動"有影響力的政策",立即解決問題。

纠结的日本100岁社会:一边高薪请外国劳动力,一边在东京“赶人”

據日經新聞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北京時間11月29日發佈了一份日本經濟局勢的分析報告,報告估算,"隨著人口減少,日本今後40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可能減少25%以上"。報告同時指出,如果徹底實施提高生產率的結構改革,可以遏制經濟規模縮小。關於日本預定2019年秋季提高消費稅率,IMF敦促日本加緊實施刺激需求等寬鬆對策。

超一半日本嬰兒有望活到100歲

著名雜誌《經濟學人》近日刊文稱,當下日本社會中有超過一半的嬰兒有望活到100歲。這一預測嚇壞了許多的悲觀主義者——他們擔心隨著日本的老齡化和人口的減少,醫療費用將飆升,養老金制度將崩潰,村莊將空無一人,年輕人將太少而無法照顧老人。

纠结的日本100岁社会:一边高薪请外国劳动力,一边在东京“赶人”

到2050年,日本每個老人所需的護工人數將上升75%(圖片來源:IMF)

目前,日本人的平均預期壽命為84歲,全球最高。有超過28%的日本人口年齡在65歲以上,相比之下,德國為21%,美國為15%,印度為6%。當前日本有69785名百歲老人,與20年前比增加了7倍。這對日本來說並非好事——日本已經負擔不起如此沉重的福利負擔了,日本公共債務已經佔到GDP的250%。

如果日本人要活到100歲,他們將不得不在70歲以後退休。目前,每年有近7萬移民湧入日本,這聽起來雖多,但日本人口正以每年近40萬的速度減少,這意味著平均每一名求職者將面臨1.6個空缺職位。《經濟學人》報道中預計日本的勞動力將從去年的6700萬人減少到2030年的5800萬人。為了提高生產率,日本各大公司也正急切地投資機器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誓言將改革公共養老金體系,以鼓勵人們更晚退休。

安倍晉三還表示,他希望日本成為讓超長生命變得充實,而且社會又負擔得起的典範,他還提到要"設計百歲壽命社會"。但要實現這一點,安倍在他最後三年的任期內,將不得不採用遠比他目前設想大膽得多的改革方案。

纠结的日本100岁社会:一边高薪请外国劳动力,一边在东京“赶人”

日本65歲以上的人在勞動力中的比例是七國集團(G7)中最高的(圖片來源:《經濟學人》)

安倍實現他目標的方法有三個:說服現有勞動力延長工作時間,鼓勵更多的女性加入勞動力,讓更多的外籍勞動力入境。

日本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65歲以上的人在整個勞動力中的比例是七國集團(G7)中最高的;女性在勞動力中的比例已經超過美國;日本國會也已通過法案,將大幅放寬外籍勞工准入。

首次允許外籍藍領工人到日本工作

據《衛報》和《日經亞洲評論》等媒體報道,近日,日本通過了一項新法案,這可能會為數十萬外籍勞動力的湧入鋪平道路。儘管反對派試圖阻止這項具有爭議的立法,但在執政聯盟的推動下,法案最終獲得了通過。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在這之前,日本的簽證只發放給高技能的外國人,例如教授和醫生等。但為了應對日本長期的勞動力短缺問題,新的立法將首次允許海外的藍領工人獲得簽證,其中重點是護理、酒店和建築等行業。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為了解決人口迅速老齡化和出生率下降造成的勞動力短缺問題,日本政府計劃在12月10日國會休會前,制定並頒佈移民法修訂案,預計明年四月正式實施。該法案可能在五年內將在日本的外籍工人人數增加到超過34.5萬人。

纠结的日本100岁社会:一边高薪请外国劳动力,一边在东京“赶人”

《日經亞洲評論》報道稱,這項新的法案反映出日本限制性的移民法立場正在發生重大轉變,同時,日本企業將必須和獲得新簽證的外籍勞工簽訂合同,保障後者獲得和日本同行相同或更高的薪水。

不過,這項立法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反對派提出了一系列對該法案將如何實施的擔憂,其中包括如何限制新移民人數,以及令人滿意的工作條件等等。保守派擔心外國人的湧入將擾亂日本社會秩序,並增加就業競爭。日本國內很多民眾也擔心此舉將增加非法外國居民數量,衍生社會問題,威脅日本國家安全。

《衛報》報道中稱,日本新的簽證制度將產生兩種新的簽證類別,一種為有效期五年,簽發給面向勞動力短缺的14個行業且具有一定日語能力的外籍工人;另一種為可續簽簽證,簽發給具有更高技能的外籍勞工。只有獲得第二種簽證的外國人,才能攜帶家人居住在日本。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在日本,從酒店、農場到建築工地,勞動力短缺已成為一個長期的社會問題。隨著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腳步臨近,建築和服務業的需求飆升,這個問題近年來顯得愈發嚴重。

日本政府送18萬補貼請人搬離東京

這邊政府在下血本請外籍勞動力去日本工作,另一邊政府又在花錢讓人們搬離東京,到別處安家落戶。

雖然日本的低出生率已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但如果你生活在東京,絕對感受不到這一點。隨著東京人口的持續增長,東京市中心的居民感覺到處都擠滿了人,而且情況變得越來越糟。

像世界上所有大城市一樣,東京的常住人口中包含不少外來人口。《今日日本》報道中稱,在過去的22年時間裡,每年新搬到東京的人都要比搬離東京的人多。這也不奇怪,畢竟東京能提供全日本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就業機會。

纠结的日本100岁社会:一边高薪请外国劳动力,一边在东京“赶人”

2012年~2017年,日本人口減少了近100萬(圖片來源:IMF)

東京人口暴增的另一面是,日本其他地區人口的流失。今年來,日本政府一直在想方設法重振日本日漸衰落的中小型地區,現在甚至提出了可能迄今為止最直接的政策:給錢讓人們搬出東京。

就在上週,日本政府表示正在考慮建立一種罕見的制度,向目前居住在東京23箇中心行政區(東京人口最多的地區)的人提供財政補貼,讓這些人搬離東京,去別處求職或創業。據悉,這筆財政補貼的數目達到300萬日元,約合18.4萬人民幣。

《今日日本》報道稱,這筆錢是這些搬離東京人員的安置費,300萬日元與日本許多入門級白領年薪相差不遠。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這項提議並沒有要求人們搬到距離這23箇中心行政區以外多遠才能獲得補貼,因此只搬到規定區域外,就有可能獲得領取補貼的資格。

東京知事小池百合子(Koike Yuriko)對這項提議表示了質疑,"有必要監控這300萬日元的補貼能帶來多大正面影響。對於政府來說,更明智的做法可能是把重點放在宣傳其他地區獨特的特點和優勢上,或者將東京以外的這些地區發展成人們的理想居住地。"小池百合子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當然,一個老齡化的社會並不等於一個衰老的社會。正如安倍晉三所指出的那樣,如今日本老年人走路的速度,並不比他們10年前走路慢。但日本想要在老齡化愈發嚴重的情況下實現可持續發展,安倍必須更快地行動起來。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