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天心閣的太平軍雕像有什麼反清故事?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好友


“不登天心閣,不知古長沙”說到這座太平軍雕像,就要先從天心閣說起,從古城牆說起。

天心閣是長沙市的一座城樓,是迄今為止,長沙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遺址,素有“瀟湘古閣,秦漢名城”的美譽。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已有五百多年曆史。

古城牆更是建於西漢年間,距今有2200年的歷史。清道光三十年,湖南巡撫駱秉章為了增強城牆的防禦能力,特派人去長沙北郊鐵佛寺,將寺內兩尊大鐵佛鑄成兩座大炮,取名“紅袍大將軍”,置於草場門上,讓神靈與軍威合一。

天心閣由於地勢為全城最高處,便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咸豐二年,太平軍西王蕭朝貴率部攻打長沙,直達城南及天心閣下,在戰時危急時刻,提督向榮下令將火力十分威猛的“紅袍大將軍”抬上天心閣城頭,轟擊太平軍。南城外一帶被太平軍盤踞的房屋均被轟到,西王蕭朝貴被“紅袍大將軍”擊中陣亡。

太平軍圍攻長沙81天,攻城不克,又損兵折將,只好繞道繼續北上。長沙成為天平軍當年入湘征戰以來唯一沒有被攻破的城池。至今,城牆上還留有當年炮火的痕跡。

這座“太平軍魂石雕”再現了當年太平軍攻打長沙城的戰鬥情景。刻畫的是西王蕭朝貴騎馬揮劍,身先士卒,不幸中彈罹難的慘烈場景。雕像高6米,重100頓,用四川優質將軍花崗岩製作。

也正是通過這場戰爭,讓道光皇帝看到了湖南人的驍勇善戰,使得他起用了曾國藩的湘軍,成就了清末的一段歷史。

同為湖南人的毛澤東,也曾多次登上天心閣。解放後的某一天,和周恩來一起登上城樓,追憶過明代李東陽寫天心閣的名聯:

水陸洲洲系舟 舟動洲不動

天心閣閣棲鴿 鴿飛閣不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