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的名字上火星,这场“旅行”不寻常

人类对火星应该说是“情有独钟”了。一直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火星的探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将人类送上太空,不过想法虽好,但如果要真正实现把人类送上太空,那可能是几百年之后的事情了,小编无比盼望人类的科技技术水平能达到呢!

带你的名字上火星,这场“旅行”不寻常

虽然人类自身无法登上火星,但是一位火星探测的“新兵”成功将超过240万个人类名字带上了火星,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旅行”,这其中是不是也有你的名字呢?

日前,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将存有逾200万名太空粉丝姓名的微芯片带上了火星,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20多万粉丝,实现火星留名。“洞察”号的此次旅行,虽然看起来是万众瞩目而又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它最初的发射并非一帆风顺。

带你的名字上火星,这场“旅行”不寻常

按照原本计划,“洞察”号本应于2016年3月发射,但由于携载的科研仪器出现问题,发射才推迟到了如今,其身价也从原来的6.75亿美元飙升至9.93亿美元。不过,这一推迟倒是成全了不少的太空粉丝,在推迟期间,“征集姓名上火星”活动中报名的人数由80多万上升至240多万。

除了带上名字上火星,“洞察”号本次登陆的主要任务还是勘测火星,为火星做一次大“体检”。体检的主要设备有三台:“内部结构地震实验仪”、“热流和物理学特性探头”以及“自转和内部结构实验仪”,他们的作用分别是“对火星地震和地质活动进行监测”、“测量火星土壤深处内部热量”以及“通过晃动研究火星内核的大小”。

除此之外,链科技小编了解到,“洞察”号还承担了“时光机器”的使命,深入探测火星的起源与演化过程。

带你的名字上火星,这场“旅行”不寻常

链科技成果库项目:宇宙等离子体等领域中基于计算机符号计算的推广双曲函数法。

课题组建立了基于符号计算的“推广双曲函数法”。其变系数算法实现计算机化,具有较宽范围的适用性,以求得宇宙等离子体等专题中若干变系数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高复杂度但有物理内涵的孤子型(非行波)解析解族(常规双曲正切法的孤波解是其简单特例)。

该法成功地用于宇宙等离子体等领域,为未来实验提出可观测的孤子型特征。

链科技ChainTech中国技术信息大数据库,专家在线实时咨询平台。专注于技术难题解决、技术成果引进,实现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平台提供技术评估、技术创新、专家咨询、技术推广等系列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