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40年」友愛在車廂內外延續,暖心的事天天上演

改革開放40年

人們的交通出行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從自行車、為數不多的公共汽車

到遍地小汽車和發達的公共交通網絡

城市交通面臨著巨大壓力

人們對文明出行的需求也與日俱增

如今的廣州,共開通地鐵線路13條,總里程近400公里,日均客流量超過820萬人次;常規公交線路有1226條,單車日均載客量為464人次,14750輛公交車運行在廣州的大街小巷;有證出租車駕駛員共82258名,出租車約2.24萬輛……這個龐大的網絡在廣州的文明出行氛圍中,安全而有序,時常湧現出的士司機拾金不昧、地鐵工作人員熱心助人“廣州式排隊”等溫暖人心的故事。

數說:廣州的文明出行

市民文明出行意識提升:廣州公交讓座率超過95%;大部分車輛在遇到有行人通過會主動停下,禮讓行人率達80%。

形成全市交通管理共建共治格局:市領導多次召開市層面交通綜合治理工作會議,統籌開展交通“大整治”等全市大規模行動70餘次。

交通組織管理達全國領先水平:開展全市大規模“治牌治線”行動,整改1328處標誌標線問題;創建了全國首個“互聯網+信號燈”實驗研究平臺,獲得公安部專家組“廣州交通組織管理水平處於全國領先水平”的高度肯定。

全市便民利民服務提檔升級:不斷推出警郵合作、警企合作等車管服務,拓展與郵局、4S店、二手車市場的服務,“廣州交警e”用戶數超200萬,提供查詢等服務2.14億次。

「文明40年」友爱在车厢内外延续,暖心的事天天上演

車廂裡:友愛聞名全國

“現在坐公交車的確跟過去很不一樣。現在的司機很細心,有時我上車不方便還主動扶我,等我坐穩了才開車。”廣州公交乘客陳伯住在龜崗,每天乘坐3路公交車到附近的茶樓喝早茶,他對近年廣州公交服務的提升豎起了大拇指。

廣州公交變得越來越方便、舒適,與廣州多年來打造的文明出行標誌性品牌——“友愛在車廂”活動密不可分。

上世紀八十年代,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廣州,市場經濟飛速發展,但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步伐卻滯後於經濟建設,公交“乘車難”、吵架和逃票等現象時有發生。

1986年,當時的廣州一汽公司與文化公園等沿線12個單位聯合發起“友愛在車廂”活動,充分利用公交車這一流動的服務窗口,踐行傳播友愛文明新風,構建和諧公交。駕駛員、乘務員人員率先示範,友好待客,市民乘客自覺文明乘車,形成合力,友愛溫暖的車廂就此誕生。此後,“友愛在車廂”不斷髮展豐富,不僅融入每位市民交通出行日常生活,更走出廣州,成為全國公交文化的示範性服務品牌,曾被央視、人民日報報道點贊。

通過“友愛在車廂”活動,32年來,乘坐廣州公交越來越方便、快捷、舒適:擁擠不堪的車廂變得寬敞明亮,悶熱不透氣的公交車也變為全空調大巴;不少公交車還有殘疾人踏板、USB充電口等人性化設計。不僅如此,公交車廂內爭吵、對別人漠不關心等不文明現象越來越少,司乘互助、見義勇為、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不斷上演,讓座、互助等文明行為已蔚然成風。

數字顯示,廣州公交讓座率超過95%,高峰期也有80%,在全國名列前茅。即使在上下班高峰期,年輕人為老人、孕婦、小孩等讓座也幾乎成為慣例。

車廂外:文明不斷延續

三年前,一張廣州岑村公交總站市民排隊上78路公交的照片在網上熱轉,被網友讚譽為“廣州式排隊乘車”。圖片中,等候78路車的乘客隊伍超過100米,在站內整整齊齊地繞了一個圈,卻沒有一人插隊。車廂裡的友愛在升溫,車廂外的文明亦在延續。如今,“廣州式排隊”不再是岑村總站的特例,而成為市內公交車站隨處可見的文明風景。

經常乘坐公交通勤的市民廖女士說:“以前乘車時怕擠,我都是儘量站在後面,等到別人都上去了我再上,有時擠不上也很著急。現在看到大家有序地排隊,我也選擇了遵守這種來之不易的秩序,要對‘擠公交’say no。”

有網友發出感嘆和羨慕:這就是文明城市該有的風貌!希望“廣州式排隊”有一天可以變成“中國式排隊”,在全國普及。

日常出行之外,市民更從多個渠道接受著文明交通出行的宣傳教育。

據瞭解,廣州市文明辦每年在學校、社區等定期開展宣傳,組織文明交通主題月、讓座日等實踐活動;聯合市交警、市交委等部門走進更廣大的農村、駕校中去,以案例進行交通相關法律法規普及,提升全社會的安全出行理念。

今年8月的廣州市“文明交通”主題月活動中,市交警針對外賣送餐車輛、共享單車等非機動車進行了全市統一整治,會同市交委、工商局等單位共同舉行外賣送餐企業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大會,還在各大交通樞紐站、商圈、高校周圍對出租車非編、議價拒載等違章行為嚴厲打擊。一個月的集中整治後,外賣電動車橫穿馬路、逆向行駛等行為大大減少,出租車拒載現象也有所改善。

「文明40年」友爱在车厢内外延续,暖心的事天天上演

2017年12月21日,廣州市文明辦主辦的“點贊最美乘客”主題活動,志願者手拿“點贊最美乘客”的標誌牌在地鐵上發現最美乘客 來源:視覺中國

「文明40年」友爱在车厢内外延续,暖心的事天天上演

出行中的暖心故事

收藏家遺落百萬古董,的哥接力火速送回

今年5月18日下午,來廣州參加古錢幣展覽的外地收藏家周先生在三寓賓館休息時,突然發現隨身攜帶的銀色行李箱不見了,箱子裡面放著上百份本次參展的一百年前的古銀幣、紙幣,價值超過一百萬元。周先生仔細回想,可能是落在中午乘坐的出租車上了。

周先生髮現後馬上找到三寓賓館求助,通過酒店視頻監控得知了乘坐的出租車車牌號,並立刻致電該出租車所屬的公交集團白雲公司報失。

另一邊,的哥陳樹滿結束早班後例行檢查時,在車尾箱內發現了一個銀色的行李箱。他馬上向車隊報備情況。由於當時已接近交班時間,陳師傅又立刻致電對班司機曾慶球告知事情經過。曾球慶師傅換班後馬上把失物送回車隊。

很快,周先生前來領取失物,他把箱子裡的錢幣、一百多年曆史的古銀幣、古紙幣等清點了一遍,全部安然無恙。周先生激動地握著白雲公司工作人員的手連連道謝。

“南站寶寶”地鐵站臺上出生

2016年1月16日一大早,懷孕38周的準媽媽許女士獨自一人乘坐地鐵來到廣州南站,準備坐高鐵回老家待產。8點一刻,她剛邁出地鐵車門,羊水竟突然破了,疼痛讓她直接坐在地上。

正在執勤的廣州南站地鐵員工林若南馬上將情況報告車控室,車控室立即撥通了120急救電話,並通過廣播在現場乘客中尋找醫護人員。值班站長朱江和周榮、李婷婷等站務員馬上趕到許女士身邊。短短兩分鐘,一個用屏風、大衣組成的“臨時產房”搭建而成……

“臨時產房”剛搭建不到十分鐘,一聲響亮的啼哭聲在地鐵站臺響起,一名男嬰在地鐵站內降生。兒科醫生馮躍國聽到車站尋找醫務人員廣播後趕到現場,加入“接生大軍”,對產婦和新生兒做了初步檢查,併為嬰兒臍帶做了消毒處理和簡單包紮……當救護車抵達車站時,朱江立即和同事一起為醫護人員打開了“綠色通道”。

一個新生命在地鐵車站工作人員和旅客的呵護下,在廣州南站的地鐵站臺上,開始了他的人生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