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甄嬛單名一個嬛字,為何她的妹妹名字是玉嬈、玉隱?

SoA


有一顆不平凡的心,不甘於平凡的人,終究走向不平凡的人生。甄嬛這個人物能最終走向成功的彼岸,不僅僅是因為她的智慧,還有她從小就有一顆不甘於普通的心,她的身上散發著不同於別人的光芒。

在那樣一個女人都認為男人三妻四妾普遍的封建社會,她卻懷揣著“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想法。

哪怕她進到後宮,面對著後宮佳麗三千人的皇上,她也期待著皇上能一心帶她。她是皇上的妾,卻希望能和皇上有燃紅燭到天明,吃生餃子,撒帳等民間嫁娶的習俗。她還為皇上寵幸了她推薦的安陵容憂思傷懷,倒是看慣後宮冷暖起伏的槿汐一句“不求一心,但求專心”讓她寬解了內心。知道皇上負了她,哪怕生下孩子了,竟然也倔強的毫不留情地離開,這在古代是別的女子想都不敢想的。


從前的女子都是無才便是德,學學女工就是正業,她卻愛詩書,懂歷史,通政觀。她能和皇上賞詩談詞,能作為旁觀者點撥皇上看清前朝時勢。她從小就選擇走上了一條知性充滿才情的道路,一入宮就讓皇上看到她的特別之處而格外喜愛。

古代表妹與表哥喜結連理,能與一個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男子結合是一件多麼可遇不可求的事。她與溫實初從小青梅竹馬,溫實初也真心表白,她還可以不入宮,她卻偏偏看不上這樣一段緣分。


別的女子都對一舞動天下的純元是敬畏,就連她的驚鴻舞都不敢輕易模仿學習,她卻從小就有不服輸的勇氣,請專業老師,刻苦學習,學得好不亞於原創的純元皇后。

世人都歌頌荷花的清廉,她卻獨愛荷花的佛性。世人都讚揚西施和范蠡的愛情,羨慕他們能泛舟於西湖,她卻批判范蠡薄情寡義,負了西施。

整部劇中處處透露著她的不同之處。最最不同的是她小小年紀就敢不遵祖訓,就連父母給自己起的名字嫌棄,並且大膽改了!

劇中浣碧是作為甄嬛的義妹出嫁的,所以她取名字要按照甄家祖訓要求起名字。甄家要求女兒起名從玉從女,所以甄嬛的妹妹一個叫做玉嬈,另一個妹妹玉姚。而浣碧畢竟是義女身份,以示區別選擇從玉不從女取名玉隱了。

於是很多觀眾都有疑問為什麼甄嬛不叫甄玉嬛,不從玉呢?

小說的作者流瀲紫取“甄嬛”是選取《洛神賦》中兩位主角甄宓和郭嬛的名字。而從故事本身情節來看原著中甄嬛入宮前夜,有這樣一段描述:“我兒,爹這麼晚來有幾句話要囑咐你。你雖說才十五歲,可自小主意大。七歲的時候就嫌自己的名字‘玉嬛’不好,嫌那‘玉’字尋常女兒家都有,俗氣,硬生生不要了。長大後,爹爹也是事事由著你。如今要進宮侍駕,可由不得自己的性子來了。凡事必須瞻前顧後,小心謹慎,和眉莊一般沉穩。”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是甄嬛自己不喜歡這個玉字,覺得太俗氣,所以捨去,直接喚甄嬛。也許是她聯想到了“楊玉環“,楊貴妃盛寵一時,卻被唐明皇所拋棄,死於馬嵬坡。這麼悲慘的女子,她肯定是不希望如她一般的。

正是她的嫌棄,改了名字以後反而更好了,殿選時一句“嬛嬛一嫋楚宮腰”讓她名聲大噪,讓皇上都讚歎她的名字好!

歡迎關注我,帶你跟著甄嬛走進雍正王朝,看盡後宮的紛繁複雜、爾虞我詐!


姒莞萱


原著裡面,其實甄嬛原來叫甄玉嬛的,她還有兩個妹妹,玉姚、玉嬈,都是“從玉從女”的取法(那時候浣碧還不算她妹妹)。


之所以後來叫甄嬛了,完全是甄嬛自己硬要改掉的。原著裡,甄嬛選秀時被選中後,回家小住了幾天。

她爸媽得知女兒從此要入宮門,都老淚縱橫,對女兒不捨,同時也擔心女兒一入宮門深似海,不得平安。所以甄父在女兒入宮前,對她有一段諄諄教誨,原著裡其中有幾句話是:



“我兒,爹這麼晚來有幾句話要囑咐你。你雖說才十五歲,可自小主意大。七歲的時候就嫌自己的名字‘玉嬛’不好,嫌那‘玉’字尋常女兒家都有,俗氣,硬生生不要了。”——這就是為什麼甄嬛不叫甄玉嬛的原因。”


浣碧被甄嬛收為“義妹”後,原本甄家給她擬定的名字是“玉珊”,但內務府不答應,不得已只好取了個“玉隱”。《甄嬛傳》原著裡是這樣寫的:

我又按著我們姐妹排行從“玉”從“女”旁,定了玉如、玉姍、玉嬌、玉婧、玉嫵幾個名字給她揀選,浣碧不喜“如”字隱了其母乃妾室如夫人的出身,倒很是喜歡有“姍姍來遲,後者有福”之意的“姍”字。誰知報了禮部上去,禮部尚書卻道義女到底非本家出身,總得內外有別,只能從“玉”字排行,我與浣碧一說,想起她此身身份隱匿多年,便定了“玉隱”為名。


劇評社


甄家女兒的名字都是從玉從女,當初浣碧被賜名的時候,呈上來的名字都是從玉不從女,浣碧就有點不開心,問為什麼沒有從女,結果來人回答說要合規矩,始終都得和甄家嫡親的女兒有所差別。最後浣碧也只好選了玉隱這個名字,從玉不從女,不過隱字倒和她的人生頗為契合。

所以,甄嬛原名是叫甄玉嬛的,完全遵從從玉從女的規矩。然而甄嬛自己慢慢長大,卻對這個名字不滿了,或許她覺得玉嬛諧音玉環不吉利吧。畢竟楊玉環作為寵妃,下場卻也不怎麼好。甄嬛從小飽讀詩書,很有主見,她提出要改名字,甄遠道也隨了她。於是甄嬛就去掉了中間那個玉字,成為了甄嬛。



而甄玉嬈這個名字,則是完全從玉從女的,標準甄家女兒的名字。


小D雜談


《甄嬛傳》中甄府女兒都是從玉從女,甄嬛原名甄玉嬛,因為覺得“玉”字不好聽,所以改為了甄嬛。她的父親認為女兒從小飽讀詩書,頗有見識,所以也就隨她去了。


我一直在猜測為什麼甄嬛不喜歡“玉”字,覺得它俗氣硬要去掉呢?下面是我的猜想,僅供大家參考取笑。


甄嬛自小聰慧過人,精於詩書,可能覺得“玉”和“嬛”合在一起讀起來和“玉環”同音,容易使人聯想到楊玉環,唐明皇李隆基的寵妃,雖然盛寵一時風光無限,最終卻被皇帝拋棄,死於馬嵬坡。可能甄嬛心裡不想擁有和她一樣的命運,又不便說出,所以去掉了“玉”字。

誰知天意弄人,甄嬛入宮後也是榮寵過盛,風光一時,最終不願成為別人的替身而心傷離宮。


凌瀾若微


《甄嬛傳》算是近幾年來宮鬥小說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小說之一了,而其之所以這麼受寵,就是源於它燒腦的劇情、勾心斗的爭寵,甄嬛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一步一步取得寵愛、權勢和地位,就表現了她極強的勇氣和心計。原著中描寫甄嬛入宮前與爹爹談話,說甄嬛七歲時就嫌自己的名字“玉環”不好,嫌那“玉”字平常女兒家都有,俗氣,硬生生的不要了。極強地體現出了甄嬛有主見的特點,也為她今後在宮中的生活埋下了伏筆。



甄府中的女兒都是“從玉從女”,甄嬛本名甄玉環,其妹玉姚、玉嬈也是如此,而玉隱是甄嬛的貼身丫鬟浣碧,同時也是同父異母的妹妹,因生母是罪臣之女,不得不隱瞞身份,後以義女的身份認祖歸宗。

雖說這三人都是甄嬛的親妹妹,但三人的待遇卻天差地別,玉姚、玉嬈從小便是甄府的小姐,玉隱雖在吃穿用度上與她們幾乎相同,然而輩份卻著實低了不少,作為甄嬛的貼身婢女,卻心比天高,總想著攀高枝,於是被華妃利用,使甄嬛多次處於險境,原著中浣碧設計使清河王裝有甄嬛小像的香囊調出被皇上發現,由於浣碧與甄嬛眉眼中有幾分相似,便承認畫像上是自己,藉機嫁給清河王,甄嬛也藉此機會認浣碧為義妹,使其認祖歸宗。

賜名時,浣碧問明瞭“從玉不從女”的緣由,在“玉喬”、“玉隱”、“玉沁”三個名字中,獨獨選擇了“玉隱”,浣碧選玉隱名字也許是自嘲造化弄人,也許只是甘願做陪襯王爺的綠葉……


CC5216


甄嬛的原名,在原著中也是從玉從女的,叫甄玉嬛,後來自己長大了覺得玉字不好,所以去掉了,改名甄嬛

浣碧雖然跟甄嬛是同父異母,有血緣的妹妹,但畢竟對外的公開身份是義妹,不能和親女兒一樣,只能從玉,不能從女,所以改名玉隱。



至於甄嬛為什麼去掉了自己的玉字,有幾種說法,一說玉嬛和玉環重音,而楊玉環的下場不好,甄嬛飽讀詩書一定知道,肯定不想像她那麼慘,再有楊玉環是貴妃,而甄嬛本是不想入宮的,所以改了



第二種說法,甄嬛的想法歷來跟常人不太一樣,比如別人都喜歡花,只有她喜歡松柏這類長青的樹。別人眼中珍貴的玉石,在她嚴重不過就是石頭,還不牢固容易破碎,我們常說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甄嬛不喜歡這麼脆弱的名字,所以去掉了玉字。嬛字是形容腰肢纖細柔軟的,加上這麼易碎的一個玉字,那不就是從中間斷開的意思嗎,這麼不好的寓意甄嬛是不會保留的



可以天意弄人最後還是做了貴妃,而她的愛情也確實是半路夭折了,改了名字也沒能倖免,還是玉嬈好

希望幫到你


萌萌小笑笑


首先甄嬛家女兒的名字是“從玉從女”。以前甄嬛的名字是叫“甄玉嬛”,但是甄嬛覺得不好聽,便去掉中間那個玉字。而甄嬛父親寵愛女兒,也就由他去了。



至於甄玉嬈完全按照“從女從玉”來取名。


而甄玉隱是浣碧,浣碧是甄嬛同父異母得妹妹,因為母親乃罪人之女,便一直以丫鬟身份呆在甄嬛左右,後來因為要嫁給果郡王,所以被甄遠道收為義女,但是義女只能從玉不能從女。當時有三個名字讓她選,她選了玉隱,估計想表達自己是甄遠道隱藏起來的女兒吧。


1997


甄嬛傳中甄嬛單名一個嬛,甄嬛原名甄玉嬛,妹妹玉嬈,記得甄嬛在浣碧出嫁的時候,和人說過,我們甄家從玉從女,也就是說甄家甄嬛,玉嬈是以從玉從女起的名字,而浣碧以甄家義女的身份出嫁,所以從玉未能從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