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粵港澳大灣區首先是科技灣區,加速人的流動是重中之重

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方向首先應該是科技,並在打造科技灣區的過程中加速人流等要素的流動。

11月30日下午,在“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深圳站——匯豐新經濟”論壇的以“粵港澳大灣區:不同制度下的融與通”為主題的圓桌分論壇上,諸多業內人士如是表示。

上述圓桌論壇的主持人、第一財經總編輯楊宇東表示:“大灣區的創新發展令人振奮,我可以用唐朝一位詩人的詩來比喻,他叫王灣,名字裡正好有個‘灣’字,他在《次北固山下》中寫到‘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這真是灣區創新發展的最佳寫照。”

科技是大灣區定位的關鍵詞之一

粵港澳大灣區升級為國家戰略後,發展進一步加速。不過,首先要釐清的一個問題是:定位和發展方向是什麼?如何從世界各國成熟灣區的發展邏輯中來借鑑?

科技是個關鍵詞。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鍾雄認為,未來整個大灣區真正發展的方向首先是科技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很好的技術融合點,不過仍然存在諸多挑戰,其中一個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突破科技創新的瓶頸問題。”

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王福強認為,除了科技灣區,粵港澳大灣區還應建設成為一個人文灣區、健康灣區、宜居灣區、教育高地。“這些方面反而是港澳更加關注的內容。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做智慧探索,推進融合,構建一個優質生態圈。”

也有專家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兩個特別行政區、三個特別關稅區、十一個城市範圍內的規劃、建設和發展,堡壘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那麼粵港澳大灣區可以成為先試先行的試驗區。

粵港澳大灣區目前為“9+2”格局,由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構成。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楊建華說:“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就導致了非常核心的要素,比如說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的打通面臨政策障礙,但是從整個中國建設這個視角來看,可能要採取先行先試的做法來推進。如果在粵港澳大灣區,先把它所有的政策全部適用到9+2的11個城市中是有難度的,但是如果我們選擇在這個區域的某幾個範圍內,比如前海這樣的區域,先做些佈局突破,就有可能形成經驗後帶動整個灣區。”

人的流動是首要的

對於大灣區的建設和融合來說,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至關重要。那麼,在這四個要素的互聯互通上,大灣區應該如何進行深入融合,如何促進自由流動?

深圳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文認為,要解決四大要素流動的問題,更多的是要靠市場化的需求來解決,市場化有需求,政府再從政策上支持。”比如說從香港的角度來說,它的金融和國際化高端專業服務對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服務支撐的作用非常大,應該進一步發揮出來。但與此同時,香港的金融業也應該更多地關注粵港澳大灣區,與深圳廣州和整個珠三角的產業進行結合。”

具體來說,一個合作的方式是,香港發揮高端研發和源頭研發的優勢,和珠三角的產業對接。 香港有全球排名靠前的高校,全球大學100強中有5所在香港,這是世界任何一座城市難以比擬的。這意味著,香港高等院校的基礎研究實力雄厚。而珠三角,有著強大的產業基礎以及完善的產業鏈條,產業轉化速度備受外界稱讚。

一個普遍的觀點是,人流是四大要素的重中之重。楊建華說:“首先要解決人流的問題,這個可能比其他要素流動更加關鍵。香港和澳門的高校有很多教授想到廣東從事相關研究和開發,但在政策上難度很大。如何使科研人員先行先試,非常關鍵。”

相關政策正在推動。在人的流動上,今年下半年國務院已經宣佈取消11項行政許可等事項,其中包括取消“臺港澳人員在內地就業許可”。

而早在今年3月,深圳前海管理局也率先宣佈,在深圳前海就業的港澳居民可免辦《臺港澳人員就業證》。在此之前,《臺港澳人員就業證》的辦理流程較多,過程也頗為複雜,影響了港澳人士在內地就業的積極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