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商銀行資深專家訪問貴陽大數據交易所

中國工商銀行加快實施e-ICBC 3.0戰略升級,已組建網絡金融部,建立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七大創新實驗室”,力推“智慧銀行”建設。為創建數據智能驅動業務模式,該行明確提出“數據來源多元化”,自2017年以來持續深化與貴陽大數據交易所之間的交流。

近日,中國工商銀行網絡金融部資深專家陳忠德,處長王永傑,客戶經理張陳昊,貴州省分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餘春發,副總經理張波,貴陽分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譚斌一行訪問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實地調研大數據交易所最新發展。自時任中國工商銀行總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王敬東2017年3月8日首次來訪,雙方大數據交流逐漸深化,探討議題趨於具體。

中國工商銀行資深專家訪問貴陽大數據交易所

截至2017年末,中國工商銀行總資產26.08萬億元,總負債23.94萬億元,面向全球627.1萬公司客戶和5.67億個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連續五年位居美國《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首位,被稱為“全球第一大行”;早已將“大數據和信息化”戰略列為全行發展戰略,整合行內外數據資源,創新銀行大數據應用,建設“智慧銀行”。

現如今,中國工商銀行已組建網絡金融部,建立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七大創新實驗室”,優化三融平臺(融e行+融e購+融e聯)一中心的體系架構,加快實施e-ICBC 3.0戰略升級,全面提升智慧化經營管理水平。為創建數據驅動和智能驅動的業務模式,該行深挖行內數據的同時,明確提出“數據來源多元化”,加大外部數據融合力度。

中國工商銀行資深專家訪問貴陽大數據交易所

在訪問中,中國工商銀行資深專家詳細觀摩貴陽大數據交易所2018數博會期間上線的4.0版交易系統,從會員發展、數據品種、安全保障等多個方面考察貴陽大數據交易模式。作為我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歷經三年多運營,成為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首批重點企業,參與國家大數據政策、標準等的制定,現爭創國家級大數據交易所。

最新數據顯示,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已發展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貴陽銀行等2000多家會員,上線4000多個數據產品。其中,金融業會員、金融數據成交率均穩居第一。目前,大數據交易所已同中信銀行共建有“金融風險大數據實驗室”,經農商銀行發展聯盟授權而成立“農商銀行金融大數據風控實驗室”,基於所匯聚的海量多維數據,創新銀行大數據應用。

中國工商銀行資深專家訪問貴陽大數據交易所

中國工商銀行資深專家對此表示肯定,與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方面進一步探討了數據流通與金融大數據發展。雙方認為,數據流通融合有助於深化金融大數據應用,促進金融數據價值最大化。事實上,中國工商銀行建立的外部欺詐風險信息系統等反欺詐系統,推出的產業供應鏈互聯網平臺“工銀聚”等應用,較好地融合了外部相關數據,堪稱數據融合應用典範。

此外,中國工商銀行計劃發佈互聯網金融場景化服務(API)開放平臺,不斷增強工行金融產品及服務的輸出能力。其中,該行“融安e信”智能服務平臺,自2015年上市至2017年8月,在該行系統內累計攔截107萬筆風險交易,服務了國內6000餘家銀行同業及各類企業客戶。對此,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願為該行大數據產品上線提供全方位服務,促進其廣泛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