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年收益80%+,如今機會又來了

兩度年收益80%+,如今機會又來了

最近有位手頭比較寬鬆、對發財挺有興趣的朋友,頗神秘地跑來問無馬哥:老大最近剛宣佈要弄的科創板咋樣,是不是賺大錢的機會要來了?

看來他賺錢的嗅覺夠靈敏,能抓住當前市場上最熱的點。最近關於科創板的新聞不斷,各地政府甚至紛紛出臺政策,要重金獎勵能上科創板的本地公司。

不過,無馬哥告訴他,這個賺錢的機會,暫時還有點遠呢。一方面,從籌辦到設立,還要一段時間;另外就算正式設立了,對普通財迷來說,投資門檻也偏高,而且風險也更大——因為監管部門不再對科創板的上市公司做實質把關了。

看著他失望的眼神,無馬哥安慰了一句:其實想賺未來牛市的錢,不必非要等科創板。目前就有個爆發力強的板塊,只要提前佈局好,機會還是不錯的。

這位朋友眼睛頓時又亮起來,趕緊問,到底是什麼?

這就是跟科創板關係最緊密的創業板指數。雖然科創板設立對創業板本身可能並非利好, 但這個目前A股裡成長性最好的指數,依然是投資的好機會。它在過去8年裡收益表現比滬深300、中證500等指數都要好;而如今,又到了不錯的底部區域。

兩度年收益80%+,如今機會又來了

2010年至今,創業板指數跟滬深300、中證500、上證指數的漲跌幅走勢對比,黑色線為創業板指,總體表現比其它指數好

有朋友可能會問了,既然說創業板指數這麼好,為什麼之前很少介紹?

主要是因為,比起代表大盤的滬深300、中盤的中證500,創業板指數的波動更劇烈,普通保守財迷不一定受不了。也就是說,它在牛市的時候漲得更瘋,熊市的時候表現更熊。

比如,我們看從2013~2017年,在過去的這5個完整年份中,在各類投資資產中,創業板指數有兩年業績第一,收益逾80%遙遙領先,一年位列第三表現良好,但也有兩年位居末席!

兩度年收益80%+,如今機會又來了

不過,追求高收益的聰明財迷,這時候可能也看出門道來了:如果我在表現低迷的時候入場,等到瘋牛時收割,豈不是賺大了?

一點沒錯!在經過近三年的連續下跌後,目前創業板指數已經來到了風險相對較低的底部區域——市盈率估值已降到罕見的30倍以下,位居過去十年最低的2%附近。(解釋一句:高成長性的創業板指數,估值一直較其它指數高,最高時超過百倍。)

兩度年收益80%+,如今機會又來了

創業板指數當前的估值情況。把其歷史估值從低到高排列,當前處於最低的2.32%位置

連續熊了三年,未來創業板指數會不會很快漲起來呢?這說不一定的,甚至不排除還會跌。從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看,A股可能還會在底部附近震盪逗留一段時間,也許一年半載。

什麼時候能漲誰都不知道,但總會漲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定投創業板指數的基金,是想獲取高收益財迷的最佳策略。以創業板慣有的爆發性,一旦等到牛市的風來了,是有機會大賺一把的。

為什麼創業板指數會有爆發性、高成長?這跟這隻指數的特點密切相關。

創業板市場跟A股其它主板比較,最大特點是聚集了國內有成長潛力的創業型企業,有點類似美股中的納斯達克——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臉書這些超級大牛股,全是在納斯達克裡從小長起來的。

而創業板指數,是由創業板市場中幾百家公司中,選取當前100家市值最大、成交最活躍的公司組成,相當於是創業板上市公司中的龍頭企業群。

值得一提的是,創業板指數成分股的行業結構,跟中國新經濟的方向高度一致,覆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創意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等新興行業,樣本股中“九大戰略新興產業”的權重佔比高達7成,成長性極強。

兩度年收益80%+,如今機會又來了

這個高成長性,我們可以跟大家相對熟悉的中證500指數比較一下。中證500指數的平均市值規模跟創業板指數接近,但行業分佈較平均;而創業板指的新興產業比例明顯更高。因此,在行情好轉時,創業板指上漲會更明顯。

所以不奇怪,今年在大盤下跌的情況下,數百億機構資金逆勢入市,抄底創業板指數的ETF基金。

不過無馬哥也注意到,最近兩週有幾隻創業板ETF基金出現了較大規模的資金流出,這可能跟近期市場上漲後資金趁機獲利回吐、機構季末調倉等短期因素有關,從今年整體來看,創業板ETF規模大幅上漲的基本面沒變。

常看我們公眾號文章的朋友都明白一個簡單道理:對於長期定投來說,波動越大的指數,越適合定投,收益也越大。如果你能承受這樣的大幅波動,那麼創業板指就是你的菜。

那麼,定投創業板指基金, 有哪些可以考慮呢?

正如我們之前分析中證500的那篇文章中說的,定投指數基金,可以到支付寶、天天基金等App中挑選場外的基金,主要看幾個指標,規模、跟蹤誤差和費率。

為方便懶得自己動手挑的財迷,無馬哥這裡也篩選出幾隻規模大於5億、基金公司實力強的基金,給大家參考。

兩度年收益80%+,如今機會又來了

表格中費率皆為支付寶裡的折後優惠費率

這些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和收益都差不多,表中就不列出來了。如果要在這幾隻裡挑的話,重點可以看看費率,哪個便宜可以優先買。

從上表中大家也看到了,餘額寶的基金管理人天弘基金,可能是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原故吧,在指數基金方面比較捨得下血本,在費率上讓利力度最大,優勢比較明顯。比其它幾隻不管是買入還是賣出,費率都要低一些。

這些場外基金中,規模最大的是富國創業板基金,可惜它運作費率比其它幾隻高了一倍,明顯不划算。

OK,最後簡單總結下創業板指的特點:它的成長性、爆發性,在所有主流寬基指數中最強,且目前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現在堅持中長期定投這類基金,有機會拿到較好的收益。

但也再次提醒一句:它的波動性非常大,只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財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