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星海:期貨已具備在更高層次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的條件

12月1日,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期貨已具備在更高層次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的條件,並提出將做好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交易的各項準備。

“期貨市場可以,也應該在服務實體經濟應對外部環境新挑戰,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方星海表示,近年來,國內期貨市場品種和制度創新有序推進,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市場運行規範穩定,服務質量和能力得到提升,已具備在更高層次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的條件。

方星海指出,期貨市場在建設開放型經濟中,有助於化解國際經濟風險,維護國民經濟穩定運行;有助於深化對資源價值的認識,提升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有助於提高企業對上下游價格的預見性,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優勢。

而更開放的經濟需要更有效的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對此方星海提出,要持續推進期貨市場國際化建設。

今年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成績顯著,原油和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後保持穩定運行,國際投資者積極參與,PTA期貨也順利實現國際化。下一步將繼續深耕現有國際化品種,優化交易制度,重視國際規則研究,進一步提高規則的適用性和科學性,提升境外投資者參與度,促進原油、鐵礦石、PTA等已有國際化品種的功能發揮,要增加對外開放品種供給,積極推進20號膠期貨上市,加快黃大豆1號、2號等品種的國際化。要持續推進期貨行業對外開放,積極做好外資投資國內期貨公司的各項準備,歡迎外資期貨公司參與中國市場。

期貨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也被要求持續擴展。方星海強調,應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不斷推動品種創新,持續開展紅棗、生豬、辣椒等期貨品種的研發上市,積極推動棉花、玉米、天然橡膠等農產品期權上市。在更多品種與合約上引入做市商制度,著力解決活躍合約不連續問題。

優化市場參與者結構,大力推動國企和各類實體企業參與期貨市場,持續推進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和保險機構參與國債期貨工作,推動外資機構通過互聯互通、QFII、RQFII等參與期貨交易。做好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交易的各項準備,支持CTA商品投資,協調推出更多投資於商品的公募資管產品。

同時,新的開放形勢對監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方星海表示,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進一步補齊制度短板,提升監管效率,確保監管能力與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相適應。加快推動期貨法立法,夯實開放環境下的期貨市場法制基礎。修訂完善《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研究出臺期貨公司子公司及分支機構相關管理辦法。推動期貨公司境內外上市,增加資本實力,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

“中國經濟正在經歷深刻的轉型變化,目前的一些困難都是暫時的,新一輪高質量強勁增長必將到來。”方星海表示,期貨行業要為這新增長的到來做好準備。同時,建設一個品種工具齊備、功能發揮充分、運行安全高效的期貨市場是服務更高質量、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的現實要求,也是期貨市場存在和發展的應有之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