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寧願爛進去一丈,不願嘴巴子相讓"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七星老農


對於農村俗語“寧願爛進去一丈,不願嘴巴子相讓”,感覺與吃貨、吸菸喝酒等方面有關係,就像人們常說的“記吃不記打”、“好了傷疤忘了疼”等老話會有幾分相似的意思。再比如一些南方人愛吃檳榔,明知道檳榔吃多了容易爛嘴巴,但人們往往還是會情不自禁的繼續買來嚼著吃,就像明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一樣,簡直是“記吃不記打”!下面就簡單聊一下:

“寧願爛進去一丈,不願嘴巴子相讓”的理解

這裡的“一丈”也就是長度單位,其實就是誇張的說法。而這裡的“嘴巴子相讓”,也就是和住嘴的意思差不多!因此,這句老話的字面意思就是就是說:寧願自己的嘴巴爛掉很深,也不願意停住嘴巴吃!

吃檳榔容易爛嘴很適合這句老話

其實這句老話我感覺很適合南方人嚼的檳榔行為!要知道,咱們國家自漢晉時期就有了嚼吃檳榔的傳統習慣,不過那會兒主要用來消食和驅蟲用的。然而卻沒想到人們嚼吃檳榔後就會感覺和吸菸一樣容易上癮,有時候即便出現了爛嘴的情況,但還是無法控制住嘴巴去吃檳榔!

原來檳榔含有豐富的檳榔鹼,可以對人體胃腸道平滑肌活動會有刺激興奮的作用,就會有助於消化積食。另外,檳榔鹼也可以使人體內裡的絛蟲、血吸蟲麻痺癱瘓,是效果不錯的驅蟲藥物。

然而對於檳榔鹼這種成分是有利也有弊,例如李時珍就曾在《本草綱目》中提到過檳榔,稱為其為“醉能使之醒,醒能使之醉”。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吃檳榔對於積食或肚子有蟲子是沒事的,但對於正常人來說,就會容易產生輕微興奮性和快感而讓人上癮的,也就會讓很多人痴迷於嚼吃檳榔!截至目前,吃檳榔已經成為吸菸、喝酒和喝咖啡後的世界第四大嗜好品了!

由於長時間的過度嚼檳榔,就會導致口腔和舌頭容易出現破皮而潰爛的情況,但人們往往卻又改不了口,往往即便嘴爛了也是“檳榔不離口”!

這句老話也與“記吃不記打”等說法很類似

這句老話說白了就是,明知道會出現爛嘴或對自身造成極大的傷害等情況,但往往還是無法管住嘴巴,就像一個人“記吃不記打”一樣,往往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所以說,這句老話其實不僅僅是適用於吃檳榔、吸菸、喝酒等方面,也適用於感情等方面。例如對於一段感情明知道是不合適或不對的,也非常清楚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傷害,但往往痛苦之後卻又無法割捨,就會容易再次蠢蠢欲動去觸碰這段情感,總覺得會有“萬一”的機會和希望!其實就是記吃不記打的情況!另外,就像咱們明知道長期熬夜會極大的傷害身體,但往往還是管不住自己,就是這類的道理差不多!

以上僅為個人見解,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繼續補充觀點看法!


龍百曉生


說明人們有些事事,不如互相的尊讓,通情達理,別去得理不繞人的爭強鬥勢,最後鬧的失去親朋好友和觀眾的希望,?


龍華中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


解千愁


寧願爛進去一丈,不願嘴巴子相讓。這一句俗語。全國各地。說法不一。但他的意思是大同小異。

咱們老家農村的。說的這句話比較粗俗一點。但更賦予形象生動。什麼只管嘴巴吃的舒服。不管屁股流膿,也就是大家說的話醜理端吧。

這句話非常的形象嗯。比如說。有些人他的糖尿病。高血壓。俗稱的三高嘛,這些病,多半都是吃出來的。本來糖尿病了。醫生講應該注意飲食少吃糖。高血壓少吃肥肉之類的。但是說起容易做起來難,有些人因為本身都喜歡吃甜食。糖尿病恰恰是要忌口,少吃糖,但他偏偏記不住。 高血壓大魚大肉從不忌口。像這種不配合醫生治療。病怎麼能治好?他還給自己找藉口說。管他的,想吃就吃啊。人家要死了還醫好了來吃,我為什麼不吃喲,不吃白不吃,這樣,病情加重,本來血壓180到後來升到200多。我的一個朋友才40多歲。身體胖到一百七八十斤。他就從來不忌口,他說兩天不吃肥肉。心裡悶得慌。這就是那句俗語。嘴巴吃的舒服。不管屁股流膿。嘴巴吃舒服了病越來越嚴重了。/


老佛爺209652674


農村俗語"寧願爛進去一丈,不願嘴巴相讓"是什麼意思啊?有道理嗎?

大家平時說到農村俗語,其實各地方理解都有所不同的了,就拿"寧願爛進去一丈,不願嘴巴相讓"來說,它是七星老農家鄉流轉著的一句民間俗語,意思就是說我什麼東西都能夠吃,並不會因為某一種食物吃了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有害,我是不會戒口的,大夥也就別勸我了是吧。

寧願爛進去一丈

這句諺語主要是講在舊社會,人們生活都貧困,家中腐爛變質了的東西都省不得丟棄了,就拿過去的土豆來說,本身土豆發了芽,吃了是容易引起中毒的了,可是土豆又是窮人的主要糧食之一,大家只好把它削掉芽以後,仍然煮熟了當飯吃。

又拿過去的死雞死鴨來說,現在農村人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身體健康要緊,看見家中的死雞死鴨就馬上深挖深埋了,生怕引起病毒傳播,影響著家中的人畜安全了,可是在過去,農村人看見死雞死鴨仍然省不丟,也不怕身體染病,仍然把它燻著吃,大大看看危險不。

不願嘴巴相讓

其實是一句連貫語言,過去的農村人讀書少,文化水平低,生活又困難,缺衣少食的,發現家中土豆發芽,雞鴨不明原因死亡,大家都不會丟棄了的,一般都還是用來吃,我聽老人講"吃了這些東西就是染病,全身潰爛了,我身體也沒有一丈的面積,盡它爛去,暫時只要自己吃飽了,不當餓死鬼就行",我當時聽到這句話,不由得感嘆,在舊社會農村農民天天種田種糧,連自己的肚子都解決不了溫飽,生活是多麼的困難呀,簡直連自己性命都不要了。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農村俗語"寧願爛進去一丈,不願嘴巴相讓",雖然它沒有一點科學依據與道理,簡直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但是我還是同情生活在舊社會的農村農民生活困難,使我們生活在新中國的人們,一定要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自己的身體健康要緊,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農村俗語"寧願爛進去一丈,不願嘴巴相讓"是什麼意思啊?有道理嗎?

寧願我負天下人,也不願天下人負我。寧願在寶馬裡哭,也不願在自行車後面哭。寧願相信母豬上樹,也不願相信男人那張嘴。

這句農村俗語又何其相似?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可是有些人天生奇葩,就是牛脾氣,性格脾氣偏執到聽不進任何人的勸說解釋,非要按照自己的性子胡來。比如本來是自己做錯了事情也不願意承認,還是煮熟了的鴨子的嘴巴,死硬,不肯低頭認錯。

那麼"寧願爛進去一丈,不願嘴巴相讓",這句話就好理解了。字面意思就是寧願自己的腸子看進去一丈,我也不想虧曲了我的這張嘴。聽起來好像是一個美食愛好者對美食佳餚的那種痴迷程度,可以說到了癲狂狀態。就像古代傳說中的饕餮者一樣,只知道吃喝,不會排洩,早晚還不把自己撐脹死嗎?

過猶不及。我們知道很多食物並不能多吃貪吃。比如地攤上的燒烤食物,根據醫師的說法,吃的多了長久的吃,就會得病甚至患上癌症。當然偶爾吃一兩次肯定沒事還能解饞暫時滿足口腹之慾。但是吃多了對腸胃等人身臟器不好,如果還不加節制,時間久了真的會把腸子“爛進去一丈”的,因此要學會“忌嘴”!比如還有別的食物,你像柿子和螃蟹,雖說都是美食,但一塊同時吃就不好,也會讓人不舒服甚至得病,都是有經驗教訓的。

農村俗語"寧願爛進去一丈,不願嘴巴相讓"還能延伸到其他方面。當然老俗話絕對不會只說是吃的方面,比如說抽菸喝酒。很多人抽菸喝酒簡直是嗜酒如命,嗜煙如命!時間長了可想而知。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最後會過早的交代健康的身體或者性命。

這幾天看多了很多人因病離世,真的感觸很深,於是就有對這句農村老俗話很深刻的理解。不管對錯,都是發自內心的話語。


農民妹子一枝花


網友:我們國家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寧爛進去一丈,不願嘴巴子相讓“這句俗語,傳到我們老家後,就已演變成描寫那些強詞奪理,死不認錯的歪人形象的話了。和這句話意思相同的還有如下兩句:不用刀和鐵的匠人。鐵甲鳥死在巖洞裡一肉爛嘴殼子不爛。


李勇8194


我認為是他是說,寧願餓死,也不想低三下四向你要口飯吃。也可以說,窮人有個窮自氣。


想您的是我1


這句話是地方言語,本人不清楚什麼意思,不好意思,無法回答。諒解。


老頑童157667062


這是一個民間說法,可以吃任何東西,不會吃它而對健康有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