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嬰與收養,並非人類的專利|大象公會

弃婴与收养,并非人类的专利|大象公会

弃婴与收养,并非人类的专利|大象公会

我們為什麼要生孩子?

進化學給了一個非常直接的理由——為了傳遞基因。

生存和生育有衝突,這種衝突在某些時刻格外顯著,比如你放棄了環遊世界的機會,貸了要還半輩子的款,買了一套學區房的時候。生物界的老大難題是,如何科學養娃。

生和養都是一大筆投資,排列組合一下,大概可分為四類,既生又養,只生不養,只養不生,不生不養。

達爾文告訴我們,那些不生不養的已經死掉了,那麼就只剩下三類,其中,只生不養的最多,既生又養的次之,只養不生的最少。養育比生育更昂貴,生物生下的後代數量通常多於能夠養育的後代數量,這意味著註定了至少有一部分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愛。

弃婴与收养,并非人类的专利|大象公会

但68種哺乳動物被發現有收養行為(Adoption),那麼現在問題來了,給別人養娃不能傳遞基因,自己還要受累,為什麼要做虧本買賣?

學者本著利益為上的原則,提出了幾種假說,比如眼神不好奶錯娃了,比如媽媽們自發組織的託兒所,輪流擔當奶媽,又或者親戚之間互相奶,也有可能年輕雌性拿別人的娃練手[1]。

醫院抱錯娃是電視劇常見橋段之一。不借助親緣檢測技術,判斷「我娃是我娃」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這就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研究人員發現,有一些涉世未深的海豹寶寶(Mirounga angustirostris)竟然趁著鄰居豹媽打盹,一把推開人家的娃,自己貼上去喝,糊塗的豹媽換了個娃奶也發現不了吸奶的力道變化。

研究人員不能確定這究竟是因為豹媽的博愛心胸還是純粹是蠢,直到他們看到,發現貓膩的豹媽暴打鄰居家熊孩子,才能確定愚蠢是不分物種的。

弃婴与收养,并非人类的专利|大象公会

託兒所假說讓我們寄希望於動物界烏托邦,然而現實可能走向了反面。數學推導顯示喝大鍋奶只在每個媽媽貢獻同樣多奶,且所有人都誠實的情況下才適用,如果一個媽媽的奶量大於平均值,她的娃就會喝更少的奶,她自然會退出託兒所,等到所有媽媽退出,託兒所就不復存在了。

即使我們假設奶量充足的媽媽都有一定的博愛精神,她的奶多得喝不完,又沒有冰箱,就給點別人喝好了。可惜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一定會有媽媽自己不出奶,專注蹭奶,這麼一來博愛的媽媽也沒有多的奶去奶自己娃了,她又必須退出。

親緣假說(Kin selection)是進化學家的垃圾桶,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都可以解釋成,他們犧牲自己是為了讓自己的親屬活著。再寬廣一些,就是犧牲自己,讓全人類活著。

媽媽的奶多,扔了也是浪費,不如給自己的侄子侄女喝一口,以後自己如果奶少了,妯娌也能幫著奶一口孩子,這種互幫互助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付出不求回報,即使是單向的幫助,幫助了親人也是間接地幫助自己。

弃婴与收养,并非人类的专利|大象公会

年輕雌性練手也可歸為親緣假說的一部分。未離巢的大女兒有時候會充當媽媽的幫手照顧弟弟妹妹,一來分擔母親壓力,二來學習自己帶娃的技巧,從媽媽的角度看,讓女兒帶孩子遠比讓陌生人帶孩子牢靠。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盲目的信任會讓你狗帶,血緣可以衝破猜疑的天然屏障[2]。

利益驅動的收養也可以實現雙贏。

一種鵝(Anser caerulescens caerulescens)會主動收養窩附近被拋棄的鵝蛋,但這可能不是出於善心,多孵一個蛋的邊際成本可以忽略不計,但混在自己蛋中的棄蛋可以幫助稀釋被捕食的概率,如果一窩全部是自己的蛋,捕食者獵取一個蛋,自己的娃掛掉的比例是100%;

如果有25%的蛋是收養的棄蛋,被捕食的概率就降低到75%;如果沒有捕食者,幫同胞多孵兩個蛋也利於種族延續,畢竟,原本這兩個蛋是必死無疑的[3]。

弃婴与收养,并非人类的专利|大象公会

● 圖片來源:In Depth Tutorials and Information

然而事情不總像這樣溫馨,如果收養的是棄嬰,還算功德一件,如果不是棄嬰,那就是人口拐賣了。

雄性三刺魚(Gasterosteus aculeatus)就是這樣一個魚魚喊打的魚販子。他會悄悄溜進鄰居新婚夫婦的臥室,趁他們不注意,偷一兜受精卵回家。他可不是什麼深情奶爸,一心給別人養孩子,他只是為了一己私利導致別人骨肉分離。雄性的窩裡魚卵數量越多,對異性的吸引力越大,情場受挫的雄性為了偽裝成一個好爸爸,製造了兒孫滿堂的假象[4]。

更臭名昭著的是,他有食魚卵的癖好。科學家分成兩派,一派認為,他可以分清自己的魚卵和別人的魚卵,在利用完別人的孩子後,毫不留情地吞食了這些尚未出生的孩子[5]。

另一派認為,雄性認不出偷來的魚卵,他們會無差別地食用自己和別人的孩子。食子的原因是,不管卵多卵少,孵化一窩卵的總成本固定,如果卵少,每顆卵需要的成本就很高,但每顆卵的收益並不變,導致總成本高於總收益,不如把這些卵吃掉,積攢能量下回生殖多生一些[6]。

弃婴与收养,并非人类的专利|大象公会

父母可以決定孩子生,也可以決定孩子死。不過後一種說法的漏洞在於,如果要吃娃,也應該讓孩子他媽吃。大型兇殺現場,雙方各執一詞,爭論尚無定論,但一點是確定的,沒有門鎖的情況下,請防火防盜防鄰居。

可惜躲過了父母的血口(Parent cannibalism),躲不過長姐長兄的毒害(Siblicide),一種生長在懸崖上的海鷗(Rissa tridactyla),最為人熟悉的特徵就是手足相殘。

媽媽通常會下兩個蛋,一個主要蛋(老大),一個備胎蛋(二胎),如果老大老二都成功孵化,老大會猛烈地啄擊晚幾天出生的老二,老二全無還手之力,只能被趕出巢穴,跌落斷崖喪命。

如果老大沒出生就掛了,父母就會把對老大的愛轉移到老二身上,老二才能平安長大。不能人工流產的海鷗父母,用殘忍的方式執行了計劃生育[7]。

弃婴与收养,并非人类的专利|大象公会

父母不會干預孩子間的霸凌,後出生的孩子因為體力上的弱小競爭不過先出生的孩子,不能搶來充足的食物,導致長得更加瘦小,二胎因為營養不良而夭折的情況並不罕見。

奇怪的是這種海鷗的收養比例很高,很多被拋棄的二胎最終被鄰居收養,有研究人員猜測,可能這種海鷗的出軌概率很大,隔壁老王會偷偷揀回私生子。但實驗結果顯示,這群海鷗忠貞得可怕,119個後代全部是婚生子女。

這樣一來,線索又斷了,只能推測,鄰居之間有親緣關係,或者父母的眼神不好,認不出誰是自己的娃。

儘管文學作品和媒體經常涉及收養的話題,但收養其實是一件極小概率事件,收養無血緣關係的孩子就更罕見了。一則追蹤了松鼠(Tamiasciurushudsonicus)19年的研究發現,共2230個新生兒,其中只有5例收養,收養行為多發生於親屬之間,附近無親屬的孤兒從未被收養[8]。

為什麼要收養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人類智慧在解釋極少數事件時總是不夠用。

弃婴与收养,并非人类的专利|大象公会

養父母在喪失親生孩子後更有收養的衝動,一種密集繁殖的鳥(Uria spp)有時會把窩附近的蛋滾回自己的窩,研究人員以為,由於泥土附著在蛋上,他們分不清誰是親生的誰不是,所以碰到像的就都滾回家。

但後來發現,如果同時給他們一個親生蛋和一個陌生蛋,他們能夠正確選擇自己的蛋。進一步的實驗發現,當人類挪走他們的親生蛋,他們不但對陌生蛋來者不拒,甚至會跑到鄰居家裡偷蛋。為什麼他們如此強烈地想要養育一個孩子[9]?

弃婴与收养,并非人类的专利|大象公会

進化論肯定了生物行為背後的理性,現在,它的美麗而晴朗的天空卻被幾朵烏雲籠罩了。烏雲,會不會帶來暴風雨?

參考文獻

1. Roulin,A., Why do lactating females nurse alienoffspring? A review of hypothes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Animal Behaviour,2002. 63(2): p. 201-208.

2. Kramer,K.L., Cooperative breeding and itssignificance to the demographic success of humans. Annual Review ofAnthropology, 2010. 39: p. 417-436.

3. Lank,D.B., et al., Why do snow geese adopteggs? Behavioral Ecology, 1991. 2(2):p. 181-187.

4. Largiadèr,C.R., V. Fries, and T.C.M. Bakker, Geneticanalysis of sneaking and egg-thievery in a natural population of thethree-spined stickleback (Gasterosteus aculeatus L.). Heredity, 2001. 86(4): p. 459.

5. Frommen,J.G., C. Brendler, and T.C.M. Bakker, Thetale of the bad stepfather: male three‐spinedsticklebacks Gasterosteus aculeatus L. recognize foreign eggs in theirmanipulated nest by egg cues alone.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2007. 70(4): p. 1295-1301.

6. Rohwer,S., Parent cannibalism of offspring andegg raiding as a courtship strategy. The American Naturalist, 1978. 112(984): p. 429-440.

7. Helfenstein,F., et al., Low frequency of extra-pairpaternity and high frequency of adoption in black-legged kittiwakes. TheCondor, 2004. 106(1): p. 149-155.

8. Gorrell,J.C., et al., Adopting kin enhancesinclusive fitness in asocial red squirre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0. 1: p. 22.

9. Gaston,A.J., N. Leah, and D.G. Noble, Eggrecognition and egg stealing in murres (Uria spp.). Animal behaviour, 1993.45(2): p. 301-306.

我們建了一個生物興趣向的微信群,還會請王大可老師參與交流,有意者請加大象公會助手號:idaxiang2018 ,回覆「生物」二字,屆時邀請您入群

弃婴与收养,并非人类的专利|大象公会
弃婴与收养,并非人类的专利|大象公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