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鹽是選加碘的還是不加碘的?

依依1799938


如果你在超市買過鹽的話,會發現鹽有加碘鹽和普通鹽兩種,選哪種呢?是不是加碘鹽要比普通的鹽要好呢,這個可不一定!我們來分析一下關於鹽加碘好還是不加碘好。

有人會回答當然是加了碘的鹽好呀,碘對我們身體有好處呀!這樣的回答只能算是答對了一半。先說一下為什麼會有加碘鹽。

在20多年前我國的經濟發展的速度還不是很快,很多地區還很貧困物質不是非常豐富,我國碘分佈的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區的飲食結構相對單一。因此很多缺碘的地區出現許多“大脖子病”就是甲狀腺腫,嬰兒大腦發育有缺陷,孕婦早產或死胎的現象。所以政府提出鹽中加碘,解決缺碘補碘的問題,也確實解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

那麼問題來了,缺碘的地區補點是件好事,那不缺碘的地區補碘可就成為一種負擔了。因為碘吃多了同樣有不良的症狀,第一個最容易患上的就是甲亢,全稱甲狀腺亢進。其次就是青少年記憶力下降,還有男性精子質量下降以及性功能也會下降。

怎麼判斷我們應該不應該吃加碘鹽,很簡單:看看自己平時吃飯是否經常吃些海產品比如海帶,海蝦海魚等等幾乎所有海產品裡都含有碘。也可以這樣理解所有沿海城市基本都不缺碘。另外雞蛋牛奶還有菠菜也含有一定量的碘,當然還是沒有海產品含碘高。

近幾年我國的經濟發展比較快,農副產品從沿海往內地的流動變快了也變多了。不再出現20多年前那種極度缺碘的地區了,從食品當中獲得的碘的數量已經基本符合要求了,這時候再選擇食用鹽的時候特別是沿海城市儘量選擇普通鹽,那些內地地區也可以選擇低碘鹽來食用。從加碘鹽迴歸為普通鹽,可以看出我們的生活比以前變得更好了。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有疑問請諮詢我們醫師,將免費為您解答】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倒退20年,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是:需要而且一定要購買加碘食鹽。但20年後的今天,這個答案並不正確了!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是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碘缺乏將導致地方性甲狀腺腫(俗稱“大脖子病”)、克汀病(即呆小症)等。中國曾是世界上碘缺乏最嚴重的國家,碘缺乏人口達到4.25億,佔全世界碘缺乏的40%,形式很嚴峻。鑑於此,我國在1994年公佈了《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全民使用加碘食鹽,有效的消除了碘缺乏危害。但已過去24年,碘缺乏症已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甲狀腺疾病呈現井噴式增長,這與部分地區碘服用過量有關。

所以,以往的政策條款已不能適應現在需要,就在一個月前,國家衛健委對條例進行了大幅修訂。條例要求企業需供應未加碘食鹽,不再強制使用加碘食鹽在碘缺乏地區、餐飲服務行業以及集中用餐單位的食堂應當使用加碘食鹽,而在適碘地區和水源性高碘地區,應當為未加碘食鹽。

當然,要想知道碘攝入是否過量以至於影響到甲狀腺,正確的做法是定期去醫院檢查甲狀腺功能、抗體以及甲狀腺B超。

關注“藥物諮詢師軍”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若有其他問題或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藥物諮詢師軍


  鹹味是五味之首,是一種能獨立存在的味道,在烹調中作為調味中的主味使用,鹹味也是各種複合味的基礎味。鹹味的來源就是食鹽,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之一。現在市場上的食鹽,主要分為兩大類,加碘與沒有加碘的,我們在購買時,該如何選擇呢?

  這就需要了解一下,食鹽中為什麼要加碘?碘是做什麼的?食用非碘鹽是否對身體健康有傷害?

  碘作為人體內一種重要的營養元素,在維持機體健康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體內碘缺乏時,會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造成一系列嚴重的生理傷害,有些傷害是致命的。碘存在於自然界中,人們主要從飲水、糧食、蔬菜和周圍環境中攝取。但是要知道,我國大部位地區少碘,僅僅從當地的飲水、糧食、蔬菜和周圍環境中攝取的碘,是不能滿足身體所需要的。

  由於年齡和生理上的差別,4歲以下的嬰幼兒每天需碘量為70微克,成年人平均每天需150微克,孕婦和乳母每天則需要200微克左右。因此,預防碘缺乏病最簡便、經濟、有效、安全的方法就是使用合格加碘食鹽。

  人體缺碘,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但是過量補碘,對身體也不好。碘鹽主要供缺碘少碘地區居民食用。高碘地區則應選購非碘鹽,因高碘同低碘一樣,也會引起甲狀腺腫,甚至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食用碘鹽無須太多,食用過多會造成其他疾病的。

  因此我們在選擇食鹽時,要根據我們所在的地區,是否是缺碘地區,如果是高碘地區,就沒有必要選擇加碘鹽。即使是缺鉀地區,加碘鹽的食用量也是需要嚴格加以控制,不能過量食用。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碘的主要功能就是構成甲狀腺激素,尚未發現碘的其他功能,也就是說碘的功能也就是甲狀腺激素的功能。

最重要的是它對於生長髮育的影響。醫學上有個有趣的蝌蚪變青蛙的實驗。

將蝌蚪的甲狀腺切除以後,蝌蚪無法變成青蛙,但在飼養水中加入人工合成的甲狀腺激素後,它們又可以順利的變成青蛙了。

所以,甲狀腺激素對於嬰幼兒及兒童的發育極為重要,碘可以促進代謝和身體的生長髮育。缺碘可導致兒童生長髮育受阻,導致嚴重後果,比如侏儒症。


除此之外,甲狀腺激素參與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同時甲狀腺激素還參與維持和調節體溫,這些都是生命活動最基本的需要。

我國曾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嚴重國家之一。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除上海外,都曾有不同程度的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1994年的統計結果顯示,我國生活在缺碘地區的人口有7.27億,佔全國總人口的60%。而且不光是我國,世界衛生組織2003年的資料,在其192各成員國中,去掉沒有相關數據的66個國家,其中54個國家為碘不足。

因此,在1996年國務院頒佈了《食鹽專營辦法》,正式在全國範圍內實行食鹽強制加碘。2000年我國政府從國家水平基本消除了碘缺乏病。 不加碘的鹽依法是不允許流通的(上海等少數地區外)1994年8月,國務院頒佈了《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加碘鹽立法並在全國進行推廣。2000年6月,全國總體上基本達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標。

不能因為普及碘鹽之後出現甲狀腺疾病增加就否定全民使用碘鹽的政策!

但在攝入碘鹽的注意同時要減少食鹽攝入量,畢竟中國人的食鹽攝入量是超標的,而碘鹽碘強化的劑量是按照每人每天6克鹽來計算的,你吃鹽吃的多,當然碘攝入的也就更多一些。

切記,除了孕產婦需要的碘比較多,可以每週吃一些海帶、紫菜等含碘豐富的食物額外補充一些之外,普通人就不要再補碘了。

作者:劉松麗,首創《習慣減肥法》,幫助近千人改變飲食習慣,養成健康減肥好習慣。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大連市營養學會理事。大連職業技術學院營養專業特聘講師,營養培訓講師,健康管理師培訓講師,主講《公共營養師培訓教材》、《健康管理師培訓教材》;自主開發《實用快速配餐技術》、《食品標籤的秘密》、《習慣減肥集中營》等課程。

營養師劉松麗


看情況。

個人建議是,除非你生活在高碘地區(水碘水平>150μg/L,比如渤海灣部分地區水碘含量高達1000μg/L左右),否則最好吃加碘鹽,當然前提你是普通健康人,而不是甲狀腺疾病這類特殊人群。

可能有人就會說了,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就不用吃加碘鹽了吧?不一定,如果你確實能做到飲食中碘量充足,吃不吃加碘鹽其實無妨,但如果做不到,建議最好吃加碘鹽。

事實上,研究發現,沿海地區水產品不是膳食碘攝入的主要來源,食鹽中的含碘量以及食鹽的消費量對於膳食碘的攝入量貢獻率約佔80%,鹽碘才是膳食碘攝入的主要來源。

說說我一個生活在沿海地區的朋友,現在是孕期,由於孕期對碘的需求量比非孕期高110微克,達到230微克,再加上她平常食慾不大好,很少吃海產品這類含碘比較豐富的食物,對於她這種情況,是建議吃加碘鹽的。


作者:劉萍萍,華大基因營養師,營養科普作者,私人營養顧問;中國營養學會會員;今日頭條悟空問答簽約作者;自媒體名稱:劉萍萍生活營養;分享生活中有趣靠譜的營養知識。


劉萍萍生活營養


碘是一種微量元素,是人體分泌甲狀腺激素的原料。而甲狀腺激素又與維持體內器官正常功能,促進身體尤其是大腦的生長髮育息息相關。人體的碘大多是由食物獲得的。所以食用碘鹽,對身體的意義特別重大。

碘缺乏的危害

孕期和哺乳期,身體對碘的需求增加,適量充足的補充碘會對孕婦的甲狀腺功能起保護作用。同時由於胎兒、嬰兒的碘完全來自母體,媽媽食用碘鹽可以有效預防缺碘對寶寶大腦發育造成的損傷。

對於成年人來說,碘缺乏時可能會引起甲狀腺腫大,甲狀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勞、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食用鹽的選擇

碘缺乏症是可以預防的,食用碘鹽是預防碘缺乏症的有效方式。我國自1996年以來實施全民食鹽碘化(USI)以來,碘缺乏病的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自2000年以來,我國完成的各類監測或調查(碘缺乏病監測、碘鹽監測、高水碘地區調查和高危地區調查)結果顯示,人群碘營養總體處於適宜範圍。

按每克食鹽含有25微克碘,膳食指南推薦每天每人食用6克加碘食鹽計算,考慮到在烹飪過程中會有20%的碘流失,人體通過加碘食鹽每天每人攝入120微克左右的碘。基本達到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對碘攝入量的要求。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選用碘鹽是安全、可靠、有利的。

當然,如果你的甲狀腺功能出現了障礙,就要根據化驗結果,按照醫囑來進行選擇食鹽了。

碘鹽會加大甲狀腺疾病麼

近年來甲狀腺疾病確實呈多發的態勢,但是沒有可靠證據表明,加碘鹽的食用是增加疾病發生率的原因。有數據表明,全球主要國家無論是否採取補碘措施,甲狀腺癌的發生率都在增加。

有研究表明,先進的甲狀腺檢測手段、清晰的b超排查,是甲狀腺疾病檢出率增加的一個可靠原因。

除了選擇碘鹽,限制鹽的攝入量也是保持身體健康的一個必要條件。

田晶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王興國營養特訓班第五期學員


營養百事通


碘屬於微量元素,在人體具有重要作用,缺碘會導致甲狀腺腫大,對胎兒和嬰幼兒來說影響更大,會導致克汀病,影響智力發育和體格發育。為了預防碘缺乏,我國實行鹽加碘。

從1995年開始,我國開始實施全民食鹽加碘。10年後,我國7-14歲學生的甲狀腺腫大率由平均20.4%降低到5%以下,幾乎沒了克汀病,過去隱性缺碘地區新出生兒童的平均智商提高了約11-12個點。



實行加點鹽20多年了,國家也幾次調整碘的強化標準。通常情況下,我們還是需要繼續用加點鹽。然而,一些人患有甲亢,需要用無碘鹽。很多人也開始擔心吃含碘鹽會不會引起甲狀腺疾病?



從全國調查數據來看,加碘鹽還是很有意義的,尤其在非沿海地區。但考慮到沿海地區攝入碘相對充足,監測尿碘發現,可能存在碘攝入過量的問題。所以,有的省份需要根據監測數據調低碘的強化量!

如何避碘攝入過量?首先,控制食鹽攝入量,我國建議成人每天攝入食鹽6克以內,攝入食鹽越多碘攝入越多,重口味的一天攝入食鹽超過20克,過量的鈉不到危害健康,過量的碘也會對甲狀腺造成威脅!另外,吃海帶、紫菜等海產品也應限量,它們含碘非常豐富!



對於患有甲亢疾病的人群來說,需要選擇無碘鹽的。如果家裡有人患有甲亢,是不是全家人都要選用無碘鹽?那倒不一定,尤其是有孕婦和兒童的家庭,他們需要攝入充足的碘,如果炒菜用的無碘鹽,非甲亢的家庭成員注意攝入富含碘的海產品,另外可以通過監測尿碘來判斷是否存在缺碘!不能因為一人得了甲亢導致其他人碘攝入不足!


作者介紹:劉長偉,南京市兒童醫院營養醫師,中國註冊營養師,科普作家,知名育兒博主。科普代表作《輔食每週吃什麼》、《不挑食長得高》、《寶寶分齡餵養指導》。更多科普知識,請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

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古代家裡有鹽是身份的象徵,商業流通的媒介,鹽作為百味之王深受百姓喜愛。目前市場上售賣鹽的原料有海鹽,湖鹽和井鹽,再把鹽根據功效分別加工成加碘鹽,無碘鹽,低鈉鹽,不同人群選擇不同功效的鹽會更有針對性。



加碘鹽,碘是影響智力發育重要的微量元素,缺碘可以克汀病,地方性甲狀腺腫等疾病,所以適合食用加碘鹽的人群有孕產婦,兒童,青少年,老年人,還有膳食中碘缺乏地區的人群。有傳說目前甲狀腺疾病,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高發與與吃加碘鹽有關,甲狀腺疾病的發病機制非常複雜,主要與電離輻射有關,也與內分泌紊亂有關,還沒有明確證據與碘鹽相關,反倒是缺碘的危害大於正常食用碘鹽。

無碘鹽就適合甲狀腺疾病需要控制碘攝入的人群。



低鈉鹽是在食鹽中添加氯化鉀和硫酸鎂,降低氯化鈉的含量。正常食鹽中氯化鈉的含量在90%以上,而低鈉鹽中氯化鈉的含量只有60~70%,氯化鉀含量在20~30%,硫酸鎂含量在8~12%,適合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群,但不適合腎功能不全和長期口服保鉀類利尿劑者,以防高血鉀症發生。



最後溫馨提示,不論您選擇哪一種鹽,都要控制好每日攝入量,每人每天不要超過6克最佳。


註冊營養技師王芳


含碘的鹽。
碘在人體內含量很少,約定5-20毫克,而70-80%集中在甲狀腺內,其餘的分佈在肝臟、肺部、睪丸、腎臟、血液、淋巴結、大腦等組織中。食物是人體碘的主要來源,食入過多的碘,將產生碘中毒。
一、碘的主要生理功能
碘的唯一功能是用於合成

甲狀腺分泌

的含碘激素-

甲狀腺激

素,碘的生理功能也是通過

甲狀腺激

素表現出來。
二、碘的盈卻和健康
碘缺乏的典型特徵是

甲狀腺腫大

大脖子病

)。頭髮變脆、肥胖和血膽固醇

增高

甲狀腺功能減退

。缺碘的孕婦所

生的孩子

可患有稱為侏儒的呆小病,這是一種以

甲狀腺機能低

下、甲狀腺腫、

智力遲鈍

生長遲緩

為特徵的疾病。患兒生後得到診斷並給以

甲狀腺激

素治療可避免上述某些症狀的出現。成人輕度缺碘將出現疲乏、肌無力、粘液分泌過多的症狀。食入過多的碘即日攝入量超過2000微克,也有產生

甲狀腺腫大

的潛在危險。 碘的食物來源: 在碘的食物來源中,最為有效的是碘化食鹽。在自然界的食物中,碘的食物來源主要有:幹海藻、碘化食鹽、海水魚、甘蔗廢蜜、海產品、蔬菜、乳類及乳製品、蛋、全小麥等。


竹雨溪上來


今年5月14日我國衛生健康委員會對1994年公佈的《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進行了修改。

對於是否選擇碘鹽還是無碘鹽,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兒,如果所在生活地區水碘高,平時飲食結構又富含碘元素的話,尿碘定量檢測結果高,就可以選擇無碘鹽,平衡膳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