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學一二年級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答案不是你以為的那樣

很多人有一個誤區,覺得認識字了就能閱讀,就會閱讀,就有閱讀能力。事實上不是這樣,閱讀是一項積累漸進的技能。跟我們學習很多技能是一樣的,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反覆的練習中,逐步的掌握,提升。閱讀理解能力裡,不是認識字就有了。能讀和具備閱讀理解能力是兩回事。就像騎自行車一樣,不是長大就一定能會的,而是要去學著騎,要去練習,在不斷的練習中騎得越來越快,越來越穩。

如何提高小學一二年級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答案不是你以為的那樣

那到底應該怎樣去培養這項能力呢?語文課本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要去引導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給孩子培養閱讀習慣,讓孩子堅持閱讀,大量的閱讀。在《朗讀手冊》這本書中提到了,在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時,我們不能忽視的兩個相互作用的定律:

人都是追求快樂的

閱讀是積累漸進的技能

也就是說當一個孩子的內心喜歡和渴望閱讀時,他才會不斷的去讀,讀的越來越多,當他讀的越來越多的時候,他的閱讀理解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所以啊,對於剛上小學的孩子來說,比起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更應該先去關心怎麼讓孩子持續保持對閱讀的渴望和熱情,喜歡去閱讀。沒有這一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無從談起。

幫助孩子提升閱讀理解能力,要從閱讀開始,家長要做好這幾件事:

讓孩子讀自己喜歡的書

如何提高小學一二年級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答案不是你以為的那樣

不管是幹什麼事,對於自己喜歡的都更容易堅持下去。讀書也是一樣,很多父母喜歡干涉孩子的閱讀,喜歡讓孩子去讀名著,迷信學校老師推薦的閱讀書單,覺得這些才是有用的閱讀。而孩子未必喜歡這些,讀自己不想讀的書,會讓孩子開始討厭書,討厭閱讀。這一定是得不償失的。所以啊,千萬記得,剛開始閱讀,比起讀什麼,喜歡讀才是最重要的。

父母應該繼續為孩子朗讀,與自主閱讀兼顧

如何提高小學一二年級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答案不是你以為的那樣

與幼兒園的孩子相比,上小學以後孩子有了學習的壓力,有了作業考試的壓力,而且回家以後因為作業,自由的時間也相對減少,這個時候孩子自身對閱讀的興趣一般情況下是會下降。可很多父母卻在這個時候放手不管了,覺得孩子上小學了,認識字了,就可以自己讀了。錯了,父母給孩子朗讀就像是在為閱讀的樂趣打廣告,每多讀一次就像是多放一次廣告,對孩子的吸引力就增加一點,而廣告的減少,我們的關注就會減少,自然會引起興趣的下降。我們都看過廣告,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而且,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聽力理解能力不是同步發展的。一個一年級的孩子看不懂劇本,但如果有人像故事一樣讀給他聽或者演員說出來的時候,他是能聽懂的。研究兒童聽力的專家表示,這兩種能力會在孩子8年級時達到相同的程度。在這之前,我們可以讀一些情節更復雜的書給孩子聽,會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而且聽力理解的進步有助於閱讀理解的進步。

可以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引導他跟我們分享他讀過的書

如何提高小學一二年級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答案不是你以為的那樣

想要把學到的知識真正的變成自己的知識,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分享,去教別人。這是鍛鍊理解能力的好方法。因為這是讓你又一次重新思考和總結的過程。讀書也是一樣,我自己平時也比較喜歡閱讀,我就發現,如果我讀完一本書後,老公或兒子讓我分享一下這本書講的是什麼,我想想說給他們聽以後,我對這本書的印象會更深刻。

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樣如此,家庭裡應該去營造這樣的讀書互動時刻,我們先分享,孩子自然也會去分享,養成習慣,長期堅持。同時,給孩子培養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建議從三年級開始,先從摘抄開始,摘抄好詞語好句子開始,慢慢的再到寫讀後感,根據自己的理解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是一個循序漸漸的過程。以能堅持下去為前提,以培養孩子的興趣為前提。用思維導圖法做讀書筆記是個很好的方法,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從一本簡單的書開始。一起做,慢慢的教會孩子。

如何提高小學一二年級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答案不是你以為的那樣

任何一項技能的培養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日復一日的堅持與練習中去積累提升。作為家長,不要等到孩子孩子要開始做閱讀理解了,影響到語文成績了,再來考慮閱讀,再來著急逼著孩子猛發力,適得其反。而是應該從小開始給孩子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更不要因為進入小學關注成績關注作業,就忽視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