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說曹操,曹操就到”下半句是什麼?

洲君造樹


“說曹操,曹操到”,其後確實還有半句話沒說完,為何上半句這麼火,而這下半句卻不怎麼流傳呢?關鍵在於這下半句背後有著魏武帝曹操難以啟齒的一段往事!

當面錯過,豈不可笑

“說曹操,曹操到,當面錯過,豈不可笑!”,這便是原句的全部,關於此民諺背後的典故,我們還得從小說《三國演義》說起!

“說曹操,曹操到”,這背後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講述的是曹操及時救援漢獻帝的事情,所以我們重點談談這後半句。關於這後半句,我們就得說說曹操和呂布之間所發生過的一個滑稽故事了!

我們知道呂布最終是被曹操所誅滅的,但曹操之前在打呂布時,也並非一帆風順的,特別是初征呂布時,就曾經歷了一場大敗,是為濮陽之敗!時曹操率軍出征呂布,呂布在謀士陳宮的建議下施以詐降之法,後曹操果然上當,在半夜襲擊濮陽時,被誘至城中,結果被呂布打得大敗。

由於被困濮陽城中,當時曹操手下士兵大亂,四處逃散,曹操自己也陷入了亂軍之中,不巧的是他竟剛好撞見了前來捉拿自己的呂布,所幸當時正處半夜,黑燈瞎火的,加之曹操又有意遮掩,此時呂布竟然沒認得曹操出來,只是用戟指著“真曹操”問道:“曹操何在?”,曹操見狀,立馬指向前方說到:“騎黃馬者是。”,結果呂布就此錯過了真曹操。

故後來人們看到這段烏龍故事後,便有了“當面錯過,豈不可笑”之言。因為兩句話皆與曹操相關,且連貫起來更具一番韻味,故有了“說曹操,曹操到,當面錯過,豈不可笑”的笑談民諺!

後半句不流傳的原因

話說這前半句傳得那麼火,為何這後半句鮮有人知呢?

其一,“說曹操,曹操到”有褒獎他人之意,這句話一般用於什麼語境呢?一般形容有緊急情況發生時,自己所需要的人總能及時出現提供幫助,對他人有讚美之意,故我們都喜歡說“說曹操,曹操到”。

其二,“當面錯過,豈不可笑”多含諷刺,嘲笑之意。本是嘲笑呂布有眼無珠之言,試問這話對誰說不是在得罪人?所以對於這後半句,大家都保持了沉默!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方說曹操,曹操就到,下一句,是當面錯過,豈不是好笑,這句話講的是在濮陽大戰裡面,呂布與曹操的故事,那麼具體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公元194年,呂布駐軍於濮陽,而曹操率軍攻呂布於濮陽,初戰,曹軍不利,就退兵,曹操就與眾人商謀,夜間偷襲呂布,可是呂布有防備,曹操又被圍住,幸好有樂進,典韋殺到,才得救。

呂布與陳宮商定了一個計策,讓濮陽的田氏做內應,假裝投降,這樣可以騙曹操進來,曹操信以為真,就帶率進城了,可是剛進城,就四面火起,曹軍被呂布軍包圍了。

曹操知道中了計,就往北門跑,被打退,就往南門跑,又被打退,又往北門跑,這時候突然呂布提著方天畫戟,騎著赤兔馬趕來,碰到了曹操,就用方天畫戟頂著曹操的頭盔說,你知道曹操在哪嗎?

曹操嚇掉了,說前面那個騎黃馬的就是,就這樣呂布竟然把曹操給錯過了,難道呂布不認識曹操嗎?或者說曹操臉是黑的?

所以這一句,就是在嘲笑呂布,對著曹操問曹操在哪裡?實在是有趣之極!


歷史簡單說


“說曹操,曹操就到”,現在我們多形容某事或者某人來得正好,這句俗話本來形容曹操耳目眾多,動作迅速,應該時刻謹慎小心。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句,而這後半句中還有一個關於呂布的小故事。

後半句原文:“當面錯過,豈不好笑!”,前後連起來就是“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曾經曹操和呂布在濮陽大戰,呂布的軍事陳宮足智多謀,曹操一不小心就中了計,知得倉皇出逃。

這時呂布突然拿著方天畫戟殺了出來,呂布大喊:“曹操何在?”,曹操馬上蒙面道:“在前面騎著黃馬”,呂布聽了馬上追了上去,結果錯過了真的曹操。



所以後來民間有就流傳了這麼一句“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但這只是民間故事,歷史上這句話是李傕郭汜追趕漢獻帝時,漢獻帝望著前來救駕的曹操說的。


青梅煮史


“方說曹操,曹操就到”下半句是“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不過,我們常常直接說:“說曹操,曹操就到”。

當年,春晚有個小品節目,問:“誰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答:“曹操……說曹操,曹操就到。”

也就是談到某人時,某人恰巧到。用在曹操身上,那就是說曹操耳目眾多,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在某人面前。



對這整句話,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估計知道,也就是在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讓徐州,曹孟德大戰呂布”中:

濮陽大戰中,曹操中了陳宮的計,於是倉皇逃走。但是恰巧碰到呂布挺戟躍馬而來,曹操迅速用手當著自己的臉,騎馬快速跑走。

沒多久,呂布就用戟在曹操頭盔上敲打問:“曹操何在?”

曹操反指回道:“前面那個騎黃馬的人就是曹操。”

呂布聽後,放棄真曹操,而去追假曹操了。

後來,明末清初的毛宗崗評論道:“見了曹操,反問曹操,舍卻曹操,別趕曹操。諺雲: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這段對話有毒,想起那畫面,總是忍俊不笑!


非常茴香豆


“方說曹操,曹操就到”,下半句則是“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其實這句話,我們現在經常會用到,一個是我們現在說的少一個字,我們現在說“說曹操,曹操就到”,但下半句基本上現在都不說,所以,也很少有人知道。

但瞭解或者喜歡看三國時期故事的人,對此應該不陌生。


這句話來自於曹操和呂布兩人之間,話說當年,呂布駐兵濮陽,曹操率軍來戰,可曹操並未從此次戰役中佔得先機,相反,反被呂布打的節節敗退,曹操心想:這麼下去不行啊,有失顏面啊。於是與眾將合計,來次夜襲呂布大營,可惜呂布早就想到你曹操會來這招,早有防範,曹操偷襲不成,反遭圍困,幸好典韋殺到,曹操才能得以脫險。


呂布一見你曹操逃脫了,心有不甘,於是也想出一個計策:假裝投降,誘騙曹操進城。曹操雖有猶豫,但還是抗不過想要勝利的心,於是率軍進城,可剛一進城,立馬四面火起,呂軍大營立馬將曹軍團團圍住。

這下,曹操慌了,心知中了呂布的奸計,於是立馬往北門逃竄,可半路又被呂軍截住,遂又向南門逃遁,又再次被截回,當第二次向北門逃遁時,迎面碰上了騎著赤兔馬、手拿方天畫戟的呂布。


呂布手拿方天畫戟,指著曹操的頭盔,問道:你知道曹操去哪兒了嗎?曹操心中一愣,一陣暗喜,立馬掩面反手指到:前面那個騎馬的就是曹操。於是呂布立馬調轉,向騎馬的“曹操”追去,殊不知,眼前的這位,才是他要找的曹操。


讀到這兒,真是對呂布表示無奈,追捕曹操,卻對著真曹操詢問曹操去哪兒了?戰神也有搞笑的時候啊。


謝謝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會喜歡~~


寒舍閱獨


說起來也是也是好笑,我相信很多都聽過這句話,就是說曹操,曹操就來了,曾經還有腦筋急轉彎說曹操是歷史上最快的人,那麼下一句是什麼呢?下一句是便是當面錯過,豈不好笑,那這一句話的故事究竟怎麼發生的呢?



當年曹操帶人去打呂布,也就是濮陽大戰中,這陳宮老奸巨猾,聯合別人把曹操騙進了城中,結果剛剛進城不久就發現不對勁,四面起火,這就發現中計了,當時曹操四面衝撞,趕緊逃跑。

起初去往北門,被打了回來,不行又跑去南門,又被打回來,後來跑去北門,北門是呂布守著,當面就看到了曹操,然後戳著頭問到,曹操在哪裡啊,曹操當時就說前面那個騎著黃馬的人就是,結果呂布還真的丟下真曹操去了追假曹操。



這就有了後面這句,當面錯過,豈不好笑,從這裡就可以說明這呂布雖然武藝高強,但是卻無比的愚鈍,反觀曹操,真的是老奸巨猾,不愧是梟雄。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說曹操,曹操就到”大家都耳熟能詳,後半句“當面錯過,豈不可笑”聽過的比較少。

董卓死後,西涼軍內亂,李傕郭汜長安作亂,漢獻帝帶大臣出逃,郭李二人派兵追拿,有人向皇帝建議求援曹操,結果信使還沒出城,郭李二人連兵已到,正走頭無路之際,曹操派夏侯惇殺到,救了獻帝。這就是“說曹操,曹操就到”。

後半句的故事發生在公元194年,呂布與曹操在濮陽大戰,曹操大敗,被呂布追趕。呂布手持方天畫戟,攔住一個逃兵,問“曹操在哪裡”,士兵說“前面騎馬的就是”,呂布便向前追去,卻不知這個逃兵就是曹操。後來曹操在典韋等護送下衝出了重圍。於是產生了後半句“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倔強的小蟲


曹操,東漢末年人物,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葬基人。

"方說曹操,曹操就到。"這句流行諺語出自典故《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駕幸許都,呂奉先乘夜襲許郡"一章中說,在曹操討伐董卓之後,被封為東郡太守。後因討伐黃巾有功,被朝廷加封為鎮東將軍。在漢獻帝與李傕火拼之時一度脫離險境,退守至洛陽後,仍擔心李郭叛軍來犯,固有人奏請漢獻帝宣曹操入朝,前來保駕。曹操接旨後,帶兵前來,剛到洛陽城外,適逢李郭叛軍來攻洛陽,眼看漢獻帝走投無路之際,曹操帥軍前來擊潰李郭叛軍,曹操保駕成功被加官晉爵。故有"方說曹操,曹操就到"之說。意思形容曹操耳目眾多,動作迅速,隨時都可能出現在人們面前。

下半句"當面錯過,豈不可笑。"在《三國演義》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讓徐州,曹孟德大戰呂布"一章中,在曹操與呂布大戰中,因為陳宮設計,曹操戰敗而逃,逃跑途中正面碰到呂布,呂布將戟在曹操頭盔上一擊,問:"曹操何在?"曹操反指前面騎黃馬便是。呂布聽說,放了曹操,縱馬向前追趕。後人評說"見了曹操,反問曹操,舍卻曹操,別趕曹操。"

諺雲:"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可笑?"


fell飛哥


三種說法

1."方說曹操,曹操就到"還有下句"當面錯過,豈不可笑"。是說三國中曹操與呂布作戰中計逃竄,呂布追來,怒問曹操:曹操何在?曹操倉惶答:前方騎黃馬者。呂布繼續舍曹前追。有後人這樣諷刺嘲笑。

2.第二種說法:東漢天下大亂之時,漢獻帝有次戰敗,欲送信給曹操救援,信使還未出發,曹操就派大將夏侯敦來援。故有此說法。

3.第三種意思是說曹操奸滑,耳目太多,需要時時提防出現。



征途027


“說曹操,曹操到”最開始出現在三國的時候,漢獻帝被西北系諸侯挾持到長安,手下大臣利用他們內部的矛盾,把漢獻帝救到了洛陽。

大臣怕西北諸侯醒悟過來,把漢獻帝搶回去,所以建議徵召曹操進京護衛,當時曹操的形象還是個大漢的忠臣,關東諸侯討伐董卓時,曹操表現比較搶眼,所以漢獻帝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寫下詔書。

但是信使還沒出發,就有傳令兵來報告曹操聽聞漢獻帝回到洛陽,特意來護駕,先鋒官夏侯惇已經到城門外,正好抵擋住西北諸侯的進攻。所以漢獻帝感嘆:說曹操,曹操到。

聯繫到當時漢獻帝的處境,他說這句話的語氣,應該是有點慶幸的。有點三國版“及時雨”的味道。

《三國演義》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穗大戰呂布”,曹操中了陳宮的埋伏,逃跑時被呂布攔住,但是呂布不認識他,竟然問他曹操在哪裡,曹操指了個相反的方向,躲過一劫。

毛宗崗父子在評三國演義時,看見這一段,覺得“說曹操,曹操到”用在這裡非常貼切,寫下了“見了曹操,反問曹操,舍卻曹操,別趕曹操。諺雲: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的評語。有點像現在我們單獨看一句話沒什麼毛病,但是配上表情包就笑死人不償命的那種。

而且,從這一段的內容,可以看出呂布不是好殺的人,有著作為大將的驕傲,對於普通將士,他是不屑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