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亡明興,沒有朱元璋,就沒有漢文化!

1644年,朱元璋逐鹿群雄、蕩平寰宇終於在應天稱帝登基,年號洪武,建國號大明,如果以唐末五代十國後,契丹入主中原至大元朝滅亡前後的時間來計算,中原地區先後經歷了契丹、女真和蒙古的三大異族的統治,而中原處於三個少數民族統治的時間足足長達461年!

在461年的時間內,中原地區經歷了極為嚴重的胡化,以南宋中期著名大詩人范成大出使開封的講述來看,此時的中原地區漢人胡化現象極其嚴重,男人全部把頭頂中間的頭髮剃掉,只留下兩部“垂柳”作為小辮子,而女人的穿著完全跟女真婦女別無二致,漢地男女皆服裝“左衽”,甚至就連劉秀廟中的劉秀塑像也是左衽胡服,而岳飛的孫子岳珂後來在北伐金國深入腹地時,見到的孔子塑像都是胡服裝扮,整個中原地區徹底淪為了胡人的天下。

元亡明興,沒有朱元璋,就沒有漢文化!

而南宋亡國後,元朝在江南的統治迅速建立了起來,江南漢族士人也紛紛仿效蒙古統治者服飾,雖然蒙古人沒有像後來的滿族統治者那樣強推“剃髮令”,但作為在統治者蒙古人的影響下,漢族各地皆爭相穿胡服,說胡語,胡化風氣成為漢族競相效仿的對象。

原來講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祖宗遺訓早已蕩然無存,甚至孔子在春秋時代由於感嘆管仲的偉大功業時發出的“微管仲,吾披髮左衽已”成為當時異族統治華夏大地漢族人口中的笑話。而《左傳》中釋義的“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更成為異族洪流統治者的微末草屑,可以說長達400多年的胡化早已讓中原地區融入了異族的文化。

元亡明興,沒有朱元璋,就沒有漢文化!

直到公元1644年,朱元璋創建大明帝國後,這種胡化到骨子裡的行為令統治者朱元璋非常憂慮。為此,在他即位之初,朱元璋頒佈了《洪武正韻》以法律形式強制原先流行於漢地蒙古語銷聲匿跡,同時多次頒佈詔令嚴禁穿著胡服,而在洪武元年二月,即位四十天的朱元璋發佈“衣冠復古詔”,要求天下臣民,衣冠服飾一律恢復至漢唐服飾,同時為了具備可操作性,朱元璋秉承"上承周漢,下取唐宋"為標準制作了新的漢服並採取行政手段使之暢通全國。

元亡明興,沒有朱元璋,就沒有漢文化!

在朱元璋的全力推行下,漢服很快在全國各地流行了起來,競相攀比說蒙古語的漢人數量也迅速禁絕,而統治中華400多年的胡化在朱元璋生生的強勢手段催拔下徹底消失於中原地區,漢文化再次得到了復興,因此從這層意義上來講,沒有朱元璋就沒有漢文化,朱元璋對漢文化的挽救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突出貢獻,而延綿276年的大明帝國也確保了漢文化的繼續發展和創興,而這一切卻在滿清入關後再次斷送,以至於如今很多漢族人看到身著漢服的人還誤以為是日本和服,滿清的荼毒之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