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一個兒子怕斷根,三個兒子沒處蹲”,意思太現實了

大家好,歡迎來到《三農世界1》,從不同角度報道三農資訊,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關注”,謝謝您的支持,今天的文章是:

農村俗語“一個兒子怕斷根,三個兒子沒處蹲”,意思太現實了

農村俗語“一個兒子怕斷根,三個兒子沒處蹲”,意思太現實了

農村俗語種類繁多,覆蓋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它們是中華傳承的一部分,大多都含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深刻的人生道理。

俗語又稱老話,是老一輩人一代代口傳下來的,朗朗上口,耐人尋味。如“蝨子多了不覺咬,賬多了不覺愁”,語言風趣幽默;又如“驢糞球子外面光,繡花枕頭一肚子糠”,說的雖不典雅,但話粗理不粗。今天要說的農村俗語“一個兒子怕斷根,三個兒子沒處蹲”,是啥意思呢?

農村俗語“一個兒子怕斷根,三個兒子沒處蹲”,意思太現實了

一、一個兒子怕斷根

過去農村非常封建,重男輕女思想很嚴重,所謂的傳宗接代必須要有兒子才行,女兒不能“續香火”。那時誰家要是有三個兒子,別人都會高看一眼,而三個女兒的家庭則被說成“絕戶”。

現在回頭看從前,發現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是一種“畸形思想”,根據遺傳學上講,兒子女兒都遺傳著父母的基因,憑啥不能傳宗接代?還有,直到今日,農村父母的東西,等他們百年之後都給兒子,女兒連根“毛”都撈不著。

過去農村,生個兒子像個“寶”,生個女兒像根“草”。兒子是他們的“根”,一個不保險,怕未來“斷”了,所以有上三個五個也不嫌多。

農村俗語“一個兒子怕斷根,三個兒子沒處蹲”,意思太現實了

二、三個兒子沒處蹲

在農村,大多不孝順父母的人,都是兄弟好幾個,你推我攆的,使年邁的父母無所依靠。話說“孝道”是中華的傳統美德,父母養育之恩,怎麼能說忘就忘呢?都說養兒防老,但兒子多了,卻未必是好事。他們不孝順父母,個人人品是其一,還有就是父母對兒子們待遇“不公”,肯定有所謂的“把柄”攥在他們手中。

小編鄰居李大爺老兩口,兩個兒子就不養他們,大兒子不養他們,對外人說:當初他們把一頭牛給了二兒子,沒給他家。而二兒子是有名的“妻管嚴”,二兒媳婦見老大家不養老人,也教唆著丈夫不養。現在兩個老人靠兩個女兒贍養,如此看來當初的“寶”反不如“草”好。

農村俗語“一個兒子怕斷根,三個兒子沒處蹲”,意思太現實了

對於“一個兒子怕斷根,三個兒子沒處蹲”這句農村俗語,現在看來,前半句含有封建思想,沒有啥可取之處。而後半句卻耐人尋味,俗話說“子不孝,父之過”,兒女的不孝順,始於父母教育不到位。當然,這種事情也不能都怪罪在父母頭上,大家都知道“烏鴉反哺”、“羔羊跪乳”,連它們都知道孝道,更何況是人呢!

大家對於這句俗語有何看法,歡迎評論留言。

農村俗語“一個兒子怕斷根,三個兒子沒處蹲”,意思太現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