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OLED產業現狀如何,國內廠商與三星差距有多大?

芯智訊


說句老實話,在三星面前,中國OLED產業的差距還是不小的。

2018年秋季,隨著蘋果兩款新機使用OLED屏幕,關於OLED的知識普及又一次中國手機消費者之中打起了浪花。

這在OLED屏幕的使用上就可以看出,三星自家也是全球手機銷量最大的企業,OLED屏幕自家的貨三得首先使用,在此之外,蘋果手機多數使用三星OLED屏幕。還要看到,國內排名靠前手機品牌的高端產品,也多數使用三星OLED屏幕。

國內,能與三星有點市場對話能力的還屬京東方。這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京東方核心工廠的設備與材料,大部分三星A3工廠一致,這就是京東方的實力所在,有錢能辦貨;其二,從工廠佈局上看,京東方的產能張力也頗具規模,除了京東方B7工廠量產外,京東方綿陽6代線與京東方重慶6代線也在建設中。

京東方目前與三星的差距在於:首先是設備的優化,OLED屏幕生產是一系統工程,光設備差不多還不夠,還要對生產線進行優化與調校,量產更多更久的三星,肯定在這方面更有心得、更有實力;其次還是產品被市場的接受程度,這一點還不如三星。

中國OLED產業發展速度有目共睹。2018年,全球能量產中小尺寸OLED的只有韓國的三星和LGD,以及中國的京東方與國顯光電等為數不多的廠家。中國投資中小尺寸OLED的廠商差不多達到兩位數,陣容也不算小了,而且市場擴容的信號業已發出。據預測,2018年全球出貨的智能手機中將有33%採用OLED屏,此後將一直提升市場滲透率,到2020年或可達到54%,那時就是半壁以上的江山。

2016年開始,中國企業佈局OLED產業就有較大的規模,比如,京東方綿陽6代線,投資達465億元,有望2019年完工。有一個預測數據說明這個產業相當具有市場前景:2023年,中國OLED產業規模將接近650億美元。


波士財經


最近,廣州和LG Display握手,拿下了8.5代OLED面板生產線。

8.5代OLED面板生產線項目效果圖

LG Display 7月10日宣佈,其在廣州建立8.5代OLED面板生產線的投資計劃已正式通過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項目位於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預計2019年下半年建成投產。

廣州正在打造“世界顯示之都”,一舉拿下中國首條大尺寸OLED面板生產線,為未來目標的實現如虎添翼。目前,全市顯示產業規模最大的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正致力打造全國最大的新型顯示產業基地,平板顯示產業產值2020年有望達到3000億元。

OLED之於中國:已成“兵家必爭之地”

在完成國家相關部委的備案與審批程序後,這個總投資額高達460億元人民幣的OLED項目於11日下午完成公司註冊,成功獲取營業執照,正式“嫁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

這條8.5代OLED面板生產線是LG Display繼模組工廠、液晶生產線後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投建的第三個項目,也是其在韓國本土外建立的首條大尺寸OLED面板生產線,三代技術扎堆聚集,LG Display對廣州情有獨鍾。

該投資的生產線量產後,每月產能為6萬片玻璃基板,最大產能將達到9萬片玻璃基板,主要生產UHD超高清55~77英寸電視用OLED面板。目前,LG Display韓國坡州E3、E4工廠的月產能為7萬片,加上廣州工廠的產能,LG Display 2019年下半年的OLED面板總產能將達到13萬片。

LG Display CEO韓相範說:“我們衷心地感謝中國政府長期以來對於LG Display的大力支持。新建成的8.5代OLED面板生產線將進一步推動OLED上下游產業鏈在中國紮根。LG Display將繼續攜手中國的合作伙伴,為推動OLED技術的創新和發展,打造領先的差異化顯示產品而不懈努力。”

據悉,該項目由LG Display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國企廣州凱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7:3比例合資建設。

近年來,顯示產業成為全球科技能見度的“大屏幕”。多種顯示技術“長江後浪推前浪”,各地爭相佈局“你方唱罷我登場”。

“誰想見見世界上最大的OLED屏幕?我可以告訴你,它在廣州塔裡面。”今年4月在廣州召開的2018國際顯示技術會議上,OLED之父、美國工程院院士鄧青雲侃侃而談。隨著轟轟烈烈的消費升級浪潮,中國市場已經成為高端產品試水的最佳市場,而OLED已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IHS的預測數字顯示,2019年中國OLED TV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較2018年增長115.5%,屆時中國將成為全球唯一OLED TV增速超過100%的地區,排名第二的日本增速預計為64.7%。

據瞭解,與LCD相比,OLED是無背光源、無液晶的自發光顯示技術,具有優異的色彩飽和度、對比度和反應速度。由於材質更加輕薄,可透明、可柔性,OLED能夠實現多樣化的設計。基於以上優勢,在創新競爭激烈的電視面板領域, OLED面板深受電視整機廠商的青睞。

目前,OLED陣營在全球已經擴展至14家,其中包括海信、創維、長虹、康佳等主要中國主流電視企業。LG Display是全球唯一能夠大規模量產大尺寸OLED面板的供應商,2017年突破170萬片,今年將突破300萬片。隨著銷量的陡增,LG Display OLED事業部今年下半年將首次實現盈利。

中國顯示產業迅猛發展,站在風口之上,行業新動態都如“投石擊水”,蕩起陣陣漣漪。LG Display在廣州建立8.5代OLED面板生產線,不但可以降低物流費用,還能穩定供貨,對大幅提升OLED電視的普及速度大有幫助。

文、圖/廣報全媒體記者何瑞琪 通訊員肖由笛、郭哲涵


大洋網


12月17日,2017首屆中國柔性顯示技術(材料)國際論壇在深圳五洲賓館隆重舉行。本次論壇吸引了眾多產業鏈知名企業、機構和專家,圍繞柔性顯示技術和材料相關領域進行了精彩的分享。芯智訊作為受邀媒體也參與了此次論壇,對應目前中國OLED產業現狀以及與三星之間的差距也有了更為詳實的數據。

從區域來看,韓國、日本、中國臺灣和中大陸是目前全球顯示產業的主要陣地。2016年中國大陸平板顯示產業規模已經超過3000億元,全球市場佔比超過22%。可以看到,自2011年以來,中國大陸的平板顯示產業增長迅速,2017年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的整體產能已經超過韓國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國內的京東方也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顯示面板廠商。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歐陽鍾燦院士表示:“中國之前幾年的發展主要是4代線,現在很快將有5條10代以上的線。京東方10.5代的線過兩天在合肥會有重大的發佈。夏普的已經被富士康收購了,廣州也要建富士康第二條10代線,深圳有一條11代線,所以中國將有5條10代線。在柔性AMOLED方面,今年也是喜事連連,今年京東方在成都的6代線宣佈運行以後,下一條在綿陽的6代線2019年也要運行。”此外,維信諾的柔性OLED也即將量產。華星光電的第6代柔性OLED產線也將於2019年2季度建成投產。“這樣我們才可能和三星抗衡。”

當然,歐陽鍾燦院士所說的與三星抗衡,是從整體的面板市場來看。但是在OLED,特別是柔性OLED領域,中國廠商與三星差距仍然很大。

從IHS公佈的數據來看,目前在智能手機用的中小尺寸OLED屏市場,三星一家獨大。2017年,三星出貨4.22億片OLED屏,其中柔性OLED達到了1.5億片。而相比之下,LG只有100萬片左右(柔性OLED只有50萬片),國內的維信諾只有330萬片,京東方、天馬和臺灣友達出貨都不到100萬片。並且目前只有京東方開始有量產柔性OLED。另外可以看到,在OLED工廠的產能方面,國內最大的BOE B7廠的六代線最大月產能只有6萬片左右的玻璃基板,而三星一個A5廠的六代線產能就達到了20萬片。這樣的差距不可謂不大。

即便是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到2022年,BOE的AMOED出貨將達到500萬平米,但是相比LG的1900萬平米,三星的1700萬平米,還是相差巨大。需要指出的是,LG之所以能夠在OLED出貨上超過三星,主要是由於其在大尺寸電視用的OLED面板上的出貨(其用於智能手機的中小尺寸OLED面板佔比很少),而三星的出貨主要都是智能手機用的中小尺寸OLED面板。可以說,對於中國的面板廠商來說,在中小尺寸OLED市場有三星的強力壓制,而在大尺寸的OLED市場則有LG這個霸主。

相對於三星、LG來說,中國的OLED廠商起步相對較晚,雖然近年來發展很快,但是要想實現對於三星、LG的超越卻十分的困難。往往是等到中國廠商都開始大量出貨了,三星、LG等廠商就開始通過降價策略來打擊中國廠商。雖然,在液晶材料方面現在國產化程度已經比較高了,但是,現在很多的OLED製造材料依然是靠進口。特別是在製造設備端,比如真空蒸鍍機等,更是被日韓廠商所把控。

據京東方副總裁常程透露:“雖然目前在液晶顯示屏供應鏈方面,國產化供應程度已經可達到了70%,只有30%左右的設備和材料需要依賴進口,但是在價值比重方面卻是倒過來的3:7,在關鍵設備和材料上還是依賴進口(另外國產產品與一些進口產品在性能和可靠性上仍存在差距)。而在OLED領域,目前國產化程度還不到10%,嚴重依賴進口。”

美國工程院院士程、中國國家中組部千人計劃頂尖人才獲得者程正迪教授也在會上表示:“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的現狀是大而不強,雖然平板顯示長期處於中國產品出口的第三位,但是平板顯示只具備系統集成的能力,缺乏核心技術,存在空心化的問題,70%以上的材料依然依靠進口。”


芯智訊


從CRT到LCD再到OLED 屏幕,反映了液晶面板的演變,內在則影響了全球各地的相關產業鏈,折射出產業轉移的大週期。我國平板顯示產業興起於 2000 年前後,承接日本、韓國、臺灣地區發展趨勢,奮力追趕 LCD 發展週期,同時迎接 OLED 興起浪潮。

但是目前世界上的液晶面板發展最早的是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我們的自給率一直比較低,不過發展速度超過以上國家和地區的,在2005年左右液晶面板自給率不到一成,截止到2017年我們的自給率達到了49%,京東方以全球22%的市場份額一度反超了韓國LG和三星。

從上圖看,京東方以22.3%的出貨量領先全球,其次是韓國的LG佔比21.6%,而三星的佔比只有9.9%,所以毫無疑問,我國的OLED 屏幕產業已經成熟,趕超韓國。

喜歡的朋友點個贊加關注,也歡迎各位來評論區暢所欲言。


天下股經


中國OLED產業已經完成從0到1的階段,國內OLED廠商和三星的差距,已經從過去的望塵莫及,縮小到現在的能望其項背,下一步就是並肩前行,然後是大步將其甩開。

不同意網上將三星封神,將國產OLED貶的一無是處的看法。二十年前,三星家電和日系家電相比,也是低端的代名詞;功能機時代,三星手機被諾基亞碾壓的喘氣的機會都沒有;三星最初介入芯片產業,跟在日本企業身後也吃了很多年土。

市場上沒有永遠的“神”,總在上演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大戲。中國OLED

企業正在爬坡追趕階段,和三星有差距很正常,但追上它,超越它並非不可能。

(長文預警:15秒耐心的朋友可以離開去玩耍了,求知慾旺盛的朋友請繼續往下走。)

更重要的是,國內OLED廠商和三星的差距遠沒有芯片大,下面我們客觀理性地解析。

主要落後在產能和良品率

目前能夠量產柔性OLED的面板廠商主要有六家,包括三星、京東方、維信諾、LG、深天馬和柔宇,其中國內廠商佔據4席位置。

現在看起來,韓國的OLED產業是這樣的,很震撼是不是?


將來,中國和韓國在OLED產業上,可能是這樣一起玩耍

但在產量上,LG是大尺寸OLED面板的帶頭大哥,三星則是小尺寸(用於智能手機屏幕)OLED面板的壟斷者,佔據超過9成的市場份額。

京東方在成都的B7廠和綿陽的B11廠都是6代柔性OLED面板生產線,合計月產能為9.6萬片。華星光電位於武漢的T4廠也是6代柔性OLED面板生產線,月產能4.5萬片。兩家企業三條生產線年產OLED面板共169.2萬片。

看起來也上百萬量級了。2017年國產手機銷量近4.5億,國產柔性OLED面板產量勉強能滿足聯想的需求。要知道,聯想去年銷量排名在第10位。

三星的產能如何呢?蘋果去年為iPhone X向三星下單8000萬片OLED面板。另外,三星品牌的手機大多數也採用OLED面板,華為、小米、OPPO和vivo的部分中高端機型,也採用OLED面板。因此,保守估計,三星的OLED面板年產量在2億片左右。

169.2萬和2億相比,就是毛毛雨和暴雨的差別。

在良品率上,京東方為65%,三星超過90%。

國產OLED面板良品率低,產量小,綜合計算,當然是三星當帶頭大哥了。

代際無差別,國產OLED產業也能秀秀肌肉

上面說過了,三星OLED面板生產線和京東方、華星光電的都是第六代生產線,這就意味著中韓的OLED產業基本在同一起跑線上。

代際無差別,中國的OLED產業追起韓國來輕鬆不少,基本可以做到,你有的我也能有。比如在“摺疊屏OLED”方面,中國廠商就在SID 2018展會上結結實實秀了一把肌肉:

  • 維信諾發佈了“柔性顯示摺疊一體機”,7.2英寸AMOLED柔性摺疊屏,最小彎折半徑可達到1.6mm。

  • 天馬展示了5.99英寸18:9外彎折疊的全面屏,屏幕的上、左、右均為0.85 mm的窄邊框,搭配雙排COF設計,具有超高屏佔比,彎折半徑為5 mm,彎折角度可達0至180°。

  • 和輝光電展示了5.5寸全柔性摺疊屏,厚度0.3mm(含pol厚度),彎折半徑3mm,彎折角度180°。

  • 京東方展出的可摺疊WQHD AMOLED全面屏,實現全球最小動態彎折,半徑僅為1mm,彎折次數超過10萬次,色域NTSC高達118%,摺疊屏技術可謂最成熟、最先進。

三星不是明年推摺疊屏手機麼?這下好了,有國產OLED的支持,華為也有底氣說要做摺疊屏手機,時間比三星還早一些:年底。

(想了解乾貨的,請繼續走起)

國產OLED相比中國芯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可以利用好13億市場的優勢

國產芯片廠商和芯片巨頭在製程工藝上有很大的差距。目前製程工藝最先進的中芯國際,還沒有完全搞定14nm製程工藝,挖來臺積電的技術大牛梁孟松後,14nm製程工藝仍在探索中。臺積電現在已量產7nm製程工藝,5nm大概明年底能量產。14nm和7nm中間隔著12nm,也就是說,製程工藝上,中芯國際落後臺積電4代。

落後一代就要吃土,落後4代,這吃的土得用噸計了。所以中芯國際追的很苦。

而中芯國際只能追芯片巨頭揚起的塵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沒法利用國內的13億市場優勢(求知慾旺盛的朋友可以關注本號後搜索參考《20年前中芯國際京東方同時起跑,為何一個成全球霸主一個仍在苦熬》,這裡不展開)。

國產OLED產業則不同,華為、小米、OPPO、vivo那是在嗷嗷待哺啊,有多少消化多少。2017年國產手機銷量3.8億部,所以國產OLED廠商根本不用擔心賣不出貨,進入“賺錢,擴大產能,賺大錢,再擴大產能”的良性循環模式。

國內廠商一進入良性循環模式就會開掛。

所以,國產OLED廠商對未來那是相當的有信心,維信諾立下投名狀:到2023年,國產AMOLED(OLED技術的一種)的市場佔有率要上升到38%。

至於長期霸榜的韓國AMOLED,市場份額自然下降到59%。

那時,中韓OLED產業基本就是肩並肩賽跑,雖然思密達的內心是有點崩潰的,但也沒有辦法,誰叫你暴利!而且攤上中國廠商做對手,它們可是眼裡一貫容不得暴利,一定要把暴利搞成平價的。

到時候,我們一定要理解思密達的心情。

不知道大家對我的回答是否滿意?歡迎在留言裡發表不同觀點。



魔鐵的世界


看了一下,冷嘲熱諷的居多,但這真的不妨礙我們長足的進步。如果回過頭來看前面十年二十年的情況,那就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正是有了前面這麼多年的努力,持續的資金投入,技術人才的引進才有了今天的這一點成績,因為國內市場非常巨大,我們能迅速地把價格白菜化來佔領市場,他們用降價來打壓我們,你以為他們想降價嗎?犧牲他們的利潤就是因為已經無路可走了。從長遠來看,我們一步一步蠶食它們的市場份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就如同日本企業在家電領域的衰敗一樣。

其實我到挺擔心三星公司的,說白了,韓國人其實就指望這一家公司過日子呢,我們依靠國內的市場,強大的配套產能,能夠迅速擴大產能然後拉低價格,然後在國內外搶佔他們的市場,一葉知秋,三星手機在中國的銷售情況就能反應出這種趨勢。現在最緊張的是韓國人,只有他們明白,失去三星,對他們意味著什麼?這件事不會明天馬上就發生,但從長期看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現在要做的,還是和前面十年,二十年一樣,腳踏實地,默默耕耘,我們需要的只是時間而已。


愛與恨都藏在心裡


不要上當,跟著黑國產,國產真的需要我們的支持和包容,試想一下,技術落後在追趕,競爭對手打壓,如果連國人都不支持,跪舔外貨,我們的國產什麼時候才能成長起來?運十的教訓不要再重演,支持國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