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真的有祕訣,還是有人故弄玄虛?

千千千里馬


古人很有意思,說話一是含蓄,二是簡潔。於是,後人的麻煩來了。

這有點類似領導講話,雲山霧罩,就是不明說,讓人覺得往東也對,往西也行。


就如一句“道非道,非常道”,六個字,你的理解可以寫出六萬字。

書法就是如此,“使轉”一詞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但若明明白白告訴你,使轉就是通過一按一提來調整筆鋒,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


古人這樣做有其理由,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各種技能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當然不肯輕易示人。

這也是古代一些藝術、技術逐漸沒落乃至失傳的原因之一,一個師傅留一招,傳下來的就越來越少了。

書法上的一些技法,現在的名家們就真的不理解?真的不能講清楚?不是的,人家是大家,大家哪能講大白話?

於是,用一個專業術語解釋另一個專業術語,繞一大圈,就是不肯明說。哈哈,裝B都會。

書法,技術上的東西哪有那麼玄乎?不太容易說清楚的反而是其內涵,文化上的、精神層面的東西。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毛筆書法,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法的,如果不掌握方法的瞎練,只會南轅北轍,最終即使不說“貽誤終身”那麼嚴重,那也是虛費年華,給別人看看笑話而已。

在下亦見過,有的年級大的愛好者,他自己說什麼帖什麼帖臨過多少遍,每天花多少個小時寫了幾十年,可是看他寫出來的點畫綿軟無力,結構也是散亂,甚至寫的時候腕都提不起來。他自己可能已經深陷“自娛”的書法怪潭,也不會聽取別人的意見,再說別人看他年紀大了,也不可能再提什麼意見了。但是,這樣寫下去,終究不上路,其實也沒有意義了,只能惋惜了。

其實,一門藝術首先是技法,然後才能談藝術,所謂“技進乎道”。書法的技法也沒那麼高深玄奧,無非是中鋒、側鋒、提按、轉折、入筆、收筆、運腕,等等等等。這些技法,需要演示,甚至需要手把手的一遍遍重複教。如果有老師教習,也許會比較容易掌握,(掌握的好壞要看各人的悟性),當然也有天賦高者會自悟。但是大多數人,有老師教習,尚且學不會、學不好,更別說自己去領悟了,那是純粹瞎寫了。

這些技法在瞭解之後並熟練掌握便可以入門,(所謂入門就是沒有走錯路,已經上了大道),老師初步的指導就到這裡了。但是要登堂入室,還需要自己的一些悟性。每個人領悟能力不同,領悟點不同,就導致各人的書法風格和方向不同,這是老師要給予建議和把脈,一旦你走偏或有問題,老師負責糾正一下,(至於聽不聽就看你自己了)。如果,你已經具備一定的臨帖和創作能力,基本上一到兩種書體創作不是大問題且具一定水平檔次,那麼你就登堂入室了。

登堂入室之前,其實大部分以技術為主,之後可以慢慢上升到藝術成分了。





雲松書法


無悔人品請如玉

不俗文章淡似仙



夢入芙蓉埔


書法真的有秘訣,還是故弄玄虛?這個問題自古以來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要說沒有秘訣,能書者寥寥無幾,要說故弄玄虛,得筆者難以告知真諦。從這個問題來看,答案就在其中。什麼秘訣?什麼故弄玄虛?“書法”二字,這就是答案。寫字若無法度、道理、規則,那就無法無天了,還能稱之為“書法”嗎?由此可見,有法可依,“法”即是訣竅。但“秘”不“秘”卻因人而異。俗話說:“難者不會,會者不難”。會者逍遙自在,不會者難於登天。善書者不擇紙筆,依然出“精品力作”,不會者筆墨精良,“登堂入室”都難。所以,問題就成為問題,故弄玄虛也就變得神乎其神。說實在話,書法還真不是一練就成,當然,不練更是難成。“一藝之成,良工心苦”,即使費紙三千也難以“書法”真諦。為什麼?因為書法是藝術,是藝術那就得有藝術性,否則,與寫字無異。雖然書法也是寫字,但寫字並不一定是書法。所以說,書法是一門學問,涉及到美學、文字學、歷史學、藝術學、哲學等各門學科。可以說,這些知識都是書法的秘訣,也不是在故弄玄虛。要說起這些,你說是還是不是呢?





為龍書法


我認為,書法真的有秘訣。科學、系統、正規、專業的訓練方法就是秘訣。如果是初學者,一起步入門就直接照著字帖寫,沒有其他輔助方法練習過程,這種作法是錯誤的!

我認為,對臨法,非但不算是秘訣,還是引導人們誤入歧途的“法寶”。對臨法,不適合前期基本功訓練使用,只能對後期模擬創作練習有一點點意義。

對於真正懂書法的人來說,書法並不神秘,僅僅是書寫技藝方法而已。這種技藝方法,是前人、今人在長期的書法實踐活動中,不斷探索發現的具有規律性的法理,進而歸納整理出來的定義,謂之書法論述。

由於每個人的學書經歷不一樣,對技法感悟及其心得體會自然有別於他人,可以說,各自都有道理。對於別人的說法,在沒有弄清楚原作者歷史背景,以及他為什麼創立這種思想理論之前,輕易不要斥責或去反駁。

比如,我花費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潛心研究,創立了從古至今前所未有的《潘氏分步摹臨法》書寫技藝訓練新模式,原本想為眾多書法愛好者提供詳細的參考資料……然而,這種教學研究成果,還未正式向社會公開呢,僅僅在〈今日頭條〉上作一下預熱準備,就招來許多人一通斥責……

之所以有很多人不相信我的作法是真的,功效很神奇,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入門,臨了很多年古帖,從來沒有想過古人到底是怎麼寫的。而且,在書法這條路上走的太短了……

試想,我練了五十年書法,確切的說,是邊研究邊練習走過來的。有的人剛練了三年五載,甚至一二十年,自以為懂書法了,其實還在萌芽期呢,或者說,一直是在學寫毛筆字的道路上徘徊,並不是研究毛筆書法,也沒有步入書法正軌的跡象……

我覺得,書法=技術+藝術,它們的總和才是書法。簡言之,技法訓練有特定的套路,藝術創作有規範的法則,不僅要有深厚的功底,還需修煉字外功。書為心畫,絕不是一揮而就了之。難道這是故弄玄虛嗎? 不在於總麼說、怎麼作,關鍵是懂不懂,書法行為美與醜是次要的,就看它否符合書法構成的要素與法度,判斷書法好壞,不能光看字體外形如何,重要的是看它是否違背科學倫理。

總之,無論是古人或今人的書法學術理論,都是管窺之見,在當時那個年代肯定是正確的,而隨著歷史發展,有些理論,就像時裝一樣,過時了,甚至作廢了。有的理論只能借鑑,有些說法要重新定義……因此,我們是現代人,書寫條件與應用環境等,與古人大不相同了,所以,即不能全盤生搬硬套已有的定論,也不要迷信當代一些偽大師傳播的歪理邪說,重點學習研究與時俱進的書法理念……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在古代,不要說書法,任何一門技藝都是有秘訣的,老師傅傳藝留一手,留的就是秘訣。古代技藝的傳承,向來有外姓人不傳,傳男不傳女等保守思想,這些保守思想致使古代很多高超的技藝失傳也不足為怪。李小龍在美國時,中國武術非國人不傳,也是李小龍打破的規矩,才使中國功夫名揚世界。
蔡邕《熹平石經》

古代書法自然也是有秘訣的,用筆的規律,結字的規律等,都可稱得上是秘訣。舉一個我親身經歷的例子,我兒時學書法,跟的是一位鄉賢,年齡自然很大了,跟隨老先生學書一年半,只給我做過一次示範,還是我再三要求,而且示範僅僅是一個捺畫。老先生年齡大,受得就是這種保守思想的影響。


鍾繇《宣示表

三國時期,鍾繇曾向好友韋誕借閱蔡邕書論《筆論》。韋誕自然是不會借,氣的鐘繇雙手捶胸,直至吐血。就這樣,韋誕還是不借。韋誕死後,鍾繇第一時間掘取好友韋誕墳墓,盜走《筆論》,從此鍾繇書藝大進。《筆論》即是書法的秘訣。
王羲之《黃庭經》


當代自然是沒有書法秘訣了,很多有名的、有水平的老師,開班教學,如何臨帖,如何創作,還包括各種示範,做的面面俱到,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是怎麼寫出來的,讓學生一覽無餘,根本就已經毫無秘訣可言了。


古風書法


書法有秘訣,秘訣在哪裡?就在古人的字裡面。決不是現在某些人的速成秘訣、筆法訓練秘訣。


古人編輯的書法字帖,叫做”法帖”。他們把歷史上寫的好的書法作品收集起來,供學習者學習。”法帖”之所以叫“法帖”,因為裡面的字包含有法度,用筆的技巧。為什麼書法學習要用字帖?書法學習始於模仿。它的結構、筆法,用文字語言表述不清楚,只能通過模仿字帖,才能領悟其中的訣竅。

古代和現代關於書法的各種理論書籍,對筆法的描述不可謂不詳盡。卻沒有人可以按著這些方法去學習。是他們說的錯了嗎?沒有。他們說的沒有錯。是學習者的書寫能力達不到理論上的要求。分寸掌握不了。而當自己的書寫能力提高,就會發現,原來說的是對的。



理論能夠助你錦上添花,卻不能幫你解決初學時的控筆技能。控筆的技能,只能是一點一滴的磨礪。寫不出的東西才叫做秘訣。秘訣就藏在古人的字裡行間,是要靠自己去尋找。臨帖越深越精,獲得的東西就越多。奇巧的,一招致勝的秘訣是不存在的。


子衿書法


秘訣一詞不知道是誰造的,真的很無聊,天下哪有什麼秘訣,比如深山老林裡,有的老頭老太活了一百多歲,就有記者跑到那裡去了,問長壽的秘訣,你想老頭老太文化都沒有,哪來的秘訣?不過隨遇而安而已。

書法也是如此,沒有什麼秘訣而言。我沒有秘訣,明訣倒有一個,給你一個圖形,不用我說話就行,附圖



硬筆張


書法真的有技巧秘籍,不是故弄玄虛。

書畫人有一句俗語:既能使用別人模仿不了的筆法才叫高。這就道出了高難的用筆技巧是書法大家所獨有的。右軍、米芾、趙孟頫等大家的很多筆畫,是很難模仿的。他們在長期歷練中發現和掌握了高難的用筆技巧,書寫的筆畫線質和形質不僅發人義氣,還可使愚鈍者暫覺開朗。但是這種用筆技巧,古人很少用文字描述,只是形象地比喻。如:屋漏痕、折釵股,錐畫沙等。倒是明清有兩位書家隱約揭示了這個秘籍,既豐坊和包世臣的“側左讓右”和“腕扭筋”。這兩個書法用語至今沒見有通透的理解和解釋。筆者認為,此即是書法的大秘籍,也是書與寫的分水嶺。


gongye059


一種文化或一門技能如果再一步提煉昇華的話,就可以稱之為“道”,如從茶文化到“茶道”,從劍術到“劍道”。其實這並非是古人故弄玄虛,或用玄學的東西賦予其神秘色彩,而是對一種文化傳統的尊重和崇尚。書法之所以有“書道”之說道理也在此,中國書法自唐代傳入日本後,至今在日本稱之為“書道”。從藝術角度看,中國書法它是書寫者以抽象的、符合一定審美規律的線條形式揭示人類心靈的美,揭示漢字發展規律內在的變化美,它的價值不取決於書寫者的身份和外在承載物價值表象,它是與文學家以文字與世界對話、音樂家以音符引起人們共鳴、畫家用色彩表達心聲、舞蹈家用形體訴說情感一樣,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表現形式。從古人留下的法帖和碑跡看,書法有其內在的規則和法度,但絕不是神秘玄虛的東西,只要按照古人的書寫法度,經過多年的刻意練習是能夠寫出神韻兼備而且具有自己風格的一手好字來的。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學書法沒有捷徑,但有正確的方法”。更多觀點盡在我的微信公眾號“北京尚韻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