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跟隨李世民十二年沒生一男半女,卻為何給李治生下六個孩子?

Visual_Infatuation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讓我不禁想起了二胎政策開放以來,有多少家庭為了生二胎而發生口角起爭執的。

沒辦法,“地”在女人那兒,讓不讓男人撒種子,給不給你培育,能否正常開花結果都是女人說了算。如今我們考慮的可能是生了孩子後是否有能力養他,他能否有個幸福的未來。

那麼,當年的武則天遇到李世民、李治父子時,關於是否生孩子,也和我們是一樣的想法嗎?不是的。

在那個母憑子貴的年代、在那個爭權奪利的朝代、在那個關係混亂的皇宮裡,我們這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想的決不會這麼簡單。

那生不生孩子是不是她說了算呢?是的!



所以,筆者認為

武則天和李世民無子嗣的原因有兩個

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匹配自己和孩子的未來不允許


武則天與李治多子多孫的原因也有兩個

李治對武則天的戀母式寵愛從權利到地位無條件的給予

咱們先來看看她與李世民為啥沒生孩子。



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匹配一一不能生

武則天原名武珝,其父武士獲是唐朝開國功臣,其母楊氏出身隋朝皇室。12歲時武則天的父親突然離世,母親帶著她回到父親的老家。

此時的武則天與母親過的是寄人籬下、仰人鼻息的生活,武則天同父異母的兩個哥對她及母親態度惡劣、極為不客氣。

她眼見著自己及母親的尊嚴、貴族的驕傲被人踐踏,心裡被陰霾籠罩,人生價值觀形成期的武則天,骨子裡便埋下了仇恨、憎惡、冷酷,也形成了她堅毅、執著、不服輸及狠的性格。

有朝一日一定要改變自己和母親的命運,要做人上人,不再被欺負。

對詩詞及歷史的喜歡,加上相貌出眾,14歲的武則天被李世民納入皇宮,封為才人,並取名“武媚娘”。

據蒙曼老師講,這個名字在當時只是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如同“小芳”那麼有失莊重。

所以,即使生得美人胚子,14歲還未長開的花骨朵兒和40歲採花無數的老李頭並未擦出火花。



我們熟悉的影視劇中,與歷史吻合的關於李世民和武則天的經典橋段有一個,武則天馴服寶馬的故事。

武則天說給她三件東西就能馴服這匹獅子驄。她的方法是:先用鐵鞭抽,不服,再用鐵錘砸腦袋,還不服,就用匕首捅死它。

當時李世民只是說了一句“你真了不起”,估計在戰場上叱詫風雲的太宗皇帝,都被武則天這狠勁兒給嚇蒙圈了吧,畢竟老李頭還是喜歡溫柔、善良、嫵媚的女人。

這件事兒以後武則天與李世民的故事也像畫上句號一樣,想改變命運的武則天沒被封官,沒有賞賜,估計更沒了多少接觸。

就算是接觸了,李世民同志在那個年紀之後已經不再生育兒女了,自然與武則天也不能開花結果呀!



未來命運上的不允許一一不可生

也許不生孩子正是武則天自己的想法。當時的李世民與其他嬪妃所生子女已超30個,大小皇子漸漸成年,就算她武則天與李世民生了兒子,將來也免不了為了皇位你爭我奪。

他老李頭奪皇位就是前車之鑑,殺兄弒父血淋林的教訓啊。

武則天可能也考慮到了自己初入皇宮無依無靠,真要參加奪位戰,自己和兒子沒啥好果子吃,倒不如把這個生孩子當皇帝的希望寄託給其他人呢。於是才有了她和李治的愛情史。



接下來咱們看看武則天與李治多子多孫的原因:

李治對武則天的戀母式寵愛

武則天與李治相識時兩人都十幾歲,青春年少、情竇初開。李治母親的過世、李世民忙於朝政的無暇顧及,讓這個缺失父愛母愛的孩子對武則天產生了感情。

或許彼時頻有遠見的武則天已經規劃好了自己的未來吧,她展示自己女性魅力、母性關懷,迷住了這位生性敦厚的李唐江山下一代接班人李治。



在李世民駕崩李治即位初期,被政治鬥爭煩心、被後宮爭寵糟心的李治在感業寺武則天處找到了慰藉。

接回宮後的封妃立後,讓武則天感受到了李治火對她一樣的熱情。如膠似漆、形影不離,再加上成年的倆人兒都身強體壯、如狼似虎,生孩子這件事兒挺順理成章的。

從權利到地位無條件的給予

李治對武則天的愛不僅存在於肉體,他們更是精神上的伴侶,李治給予了武則天施展個人才能的廣闊舞臺,武則天用極強的政治手腕,幫助李治清除了以長孫無忌等為代表的凌駕於王權之上的外戚勢力,延續了貞觀之治的繁榮。



李治給予了武則天想要的一切,穩定的生活、榮華富貴、參與朝政、皇后之位、奠定了她做女王的根基……所以武則天不僅願意與李治生孩子,還願意多生,更願意在死後與李治合葬。

以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找對象哈,情投意合很重要,性格互補很重要,年齡相當更重要啊!


開心畔畔


這個問題嘛,十分簡單,武則天和李世民沒怎麼睡在一起嘛,當然也就造不出孩子來了。等到和李治在一塊,兩個人天天膩在一起,可不就一口氣生了六個。


武則天進宮的時候,李世民已經是晚年,對女人的興趣也沒了年輕時候那樣強烈的衝動,武則天被臨幸的次數自然也就少,懷孕的幾率不大。根據歷史記載,李世民和兒子李治的身體都受“風疾(類似風溼病)”的折磨,這很有可能是李唐皇室的遺傳疾病。加上李世民年輕的時候為唐朝的建立和統一四處征戰,身上傷痕累累,每到風雨交加、空氣沉悶的天氣,身體往往苦痛不堪。遺傳的風疾和征戰的創傷使李世民晚年的身體深受折磨,渾身上下都痛得不行了,哪裡還有多餘的心思寵幸女人。

李治則不同,他接武則天進宮的時候,兩個人都正值20多歲的壯年,是人生最為激情荒唐的年齡。而且兩人感情融洽,天天在一起如膠似漆,造人生娃的速度是蹭蹭蹭得往上飆(光武則天還不夠,李治還去“偷吃”武則天的姐姐)。等到李治年齡漸長,像李世民一樣,李唐皇室基因遺傳的“風疾”也開始折磨起身體孱弱的李治來了,帝國蒸蒸日上,可皇帝的身體卻每況愈下。於是多病的皇帝將坐朝理政的權力授予了精明幹練的皇后武則天,一代女皇由此開始了波瀾壯闊的人生傳奇。


竹山清溪澗


在耳聞武則天美貌時,就直接召進宮中封五品才人,也就是說李世民是聽說武則天美貌,之前是沒有見過的,結果召入宮中後一看。

哎呀媽 並沒有想象中的這麼好看,當時武則天也就才14歲左右,還是花骨朵哪,女孩子這麼小的年紀哪會發育這麼好

更不用說什麼女人味了。就這樣李世民給封了個五品才人

當時後宮佳麗何止三千,在這麼大的基數情況下,李世民整天在幾千人裡挑滾床單的對象,你說他能這麼巧去找年紀這麼小的武則天嘛,說不定兩人都沒滾過床單,哪會在有孩子。

估計你給李世民提武則天這個人,這廝都得好一陣想,想什麼時候有個武則天來著!


從武則天入宮到李世民52歲去世,共12載,在這12年裡武則天一直都是個才人,意思就是身份壓根沒有往上提一提,一點都沒提,要是有孩子哪就出了邪了!

至於為何給李治生了幾個孩子,網上有說武則天魅惑李治的,有說李治缺乏母愛而愛上武則天的,不過總的來說最後武則天最後在李治身上成功了,而且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以至於最後當上女皇!

(我是谷樸說,一個青銅級歷史小學生,您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您的留言和點贊就是對我最大的褒獎哦)


谷樸說


其實你是被影視劇誤導了,李世民有著名的一後十五妃,而武則天並不在此之列。那麼為何大家都覺得武則天應該給李世民生個孩子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影視劇加了許多情節,讓大家誤以為武媚娘和李世民的感情很好。


其實不然,李世民時期,武則天只不過是一個品級很低的嬪妃,因跳舞好被李世民寵幸。事實上,李世民和她的故事很少很少。

但是,武則天很會押寶,在李治很小的時候,她就覺得此人將來會成功,而武則天和李治的關係越來越親密,從小,李治都覺得武則天是最漂亮的女神,被迷的神魂顛倒。武則天也盼著有一天,能沾沾光,曲線獲得成功,所以,她一直對李世民是不抱有任何希望的,很早就和李治混到了一起。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等到李治登基,武則天翻身農奴把歌唱,天高任鳥飛。武則天在李治時代享受到了非比尋常的待遇,簡直就是飛黃騰達,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最後還過了一把皇帝癮。


歷史密探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非常簡單的。

武則天入宮時,才14歲,此時正是貞觀十一年,唐太宗40歲。據史料記載,李世民最後一個孩子出生於貞觀10年,也就是後面李世民再也沒有生育過。我們都知道,李世民是一個勤勞的君主,也許40歲以後因為國家大事耗費了他大量的精力,因此對於寵幸后妃方面已經力不從心了。14歲的武則天,生理上可能沒有完全發育,碰到精力衰竭的唐太宗,不是說經過幾次寵幸的就可以生孩子的,而且後宮佳麗那麼多,武則天僅僅只是一個才人而已,李世民沒有專寵武則天,這就導致武則天懷孕的幾率更小了。

而李治和武則天就不一樣了,李治對於武則天的愛可以說是瘋狂的,不惜把在感業寺出家的後媽納入自己的後宮,武則天對於李治應該同樣是有感情的,不然也不會在李治是太子的時候就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自從武則天成為李治的后妃以來,李治專寵武則天,恨不得天天待在武則天身邊,當乾柴遇上烈火,古代又沒啥安全措施,懷個孕還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李治當皇帝的時候才22歲,武則天也才26歲,兩人都是精力充沛,感情又好,又正是人一生中最黃金的生育年齡,天天膩在一塊,沒有孩子才會奇怪。因此李治和武則天育有6個兒女實屬正常。


胡史亂翔


有一句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武則天剛開始是李世民的嬪妃,而且這個時間還不短,她是李世民嬪妃這個身份有12年,但是她卻一直沒有孩子。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武則天受寵的次數不多,當然懷孕的機會也更小。


據武則天晚年回憶,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一匹很烈性的馬,無人能馴服,想要表現的武則天自然沒有放過這次機會,說自己可以馴服此馬。她採用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暴力。通過暴力的方式來馴服馬兒,雖然成功了,但是武則天表現出來的野心和霸氣反而讓李世民非常不喜歡。從此冷落武則天。本身受寵次數就少,而且李世民也有一定年紀,不易使女子懷孕。武則天受孕機會低也沒什麼奇怪的了。

李治就不一樣了,他自從認識武則天以後就被她迷的神魂顛倒,甚至不顧流言,堅決將她從感業寺接出來,還讓她當了皇后。李治對武則天的喜愛可想而知,武則天受寵的次數只怕也是非常之多,而且李治年輕身體好,武則天自然有了更多受孕機會。


小D雜談


李世民根本不喜歡武則天,甚至很少臨幸她,除了李治這種軟蛋,正常男人都不會喜歡武則天這種強勢女人,一個野心極大又老謀深算的女人。

李世民一生閱女無數,他最喜歡兩種女人,一是長孫皇后這種成熟女性,她們端莊大氣,成熟穩重,既識大體,又顧大局,能夠相夫教子,母儀天下;二是像徐妃和楊妃這種純情女子,她們天生麗質,溫婉可人,美而不妖,只願做一個小女人,惹得男人憐愛。


這兩種女性有一個共同特點——她們願意扮演好賢妻良母或溫柔情人的角色,沒有過分的奢望,沒有政治的野心,安安心心做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

武則天呢?顯然不符合這兩種氣質,甚至是完全相反,她想讓所有男人都聽自己的話。

武則天的氣質特點在早她年輕時便已顯露無疑,她性格張揚,鋒芒畢露,而且心機頗深,當初西域進貢給唐太宗一匹寶馬,性情剛烈,即便是孔武有力的男人也無法馴服。

不到20歲的武則天得知此事,站出來說:“我只要三件東西就能降服這匹馬:一條皮鞭、一柄鐵錘、一把刀子。我先用皮鞭把它打得皮開肉綻;要是還不聽話,我就用鐵錘敲它的腦袋,讓它痛徹心肺,不得不服;如若還不能制服,那就用刀子割斷它的喉嚨!”

這件事顯示出武則天剛烈甚至暴虐的性格,不服我者都要死!但同時也是她有意為之的小伎倆——她想通過這種“與眾不同”的表現,引起李世民的注意,藉此上位。

但李世民何許人也?一生閱人無數,這個乳臭未乾的黃毛丫頭在他面前不過是個透明人,她的那點小心思早就被李世民看得一清二楚,作為一個長輩,李世民可能會欣賞武則天的才幹,但過於強勢的性格和衰心計的表現反倒引起他的反感——其實大多數男人都不會喜歡。

武則天14歲入宮,直到26歲李世民去世,她在後宮呆了12年,名號始終是低級的才人,如果說李世民喜歡她真是睜著眼說瞎話,李世民臨幸她的次數很可能只是個位數,加上李世民當時年齡不小,武則天沒生孩子再正常不過。

李世民不喜歡武則天,可他的兒子李治卻偏偏愛吃小辣椒。其實,李治和武則天相遇時,李治已有妻室,不是什麼雛兒,武則天也沒有驚豔到一下子俘獲李治的地步,我懷疑應該是武則天主動勾引李治——既然在現任皇帝不見寵幸,不如在未來皇帝身上投一把資。

事實證明,哪個男人不偷腥?家中紅旗不倒的李治,很快在外面樹立了彩旗,他和武則天在老爹病重期間就發生了關係,一旦有了魚水之歡,李治才發現武則天簡直就是自己命中剋星,生來就是為了征服自己的御姐女王,三兩下就把李治給徹底俘獲,不能自拔!

從生理學上講,女性比男性大3、4歲在夫妻生活上是最和諧的,武則天就比李治大了4歲。在武則天的全力魅惑下,李治從精神到肉體上都把自己交給了御姐女王,把其他嬪妃扔到一邊,專心和武則天“造小人”,一對正值熱戀期的男女,又處於生育黃金期,在次數充足的情況下,自然可以生出好多寶寶。

請問各位男性朋友,你們會喜歡武則天這種城府極深的女人嗎?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關於武則天沒有為李世民誕下一子一事,早就成為人們討論的話題,大多數人都喜歡把原因歸結到李世民生育可能不行,但比較貼近現實的原因是,武則天和李世民親密次數少,懷孕的幾率自然小,而她和李治在一起,兩人經常膩歪,因此育有六個孩子。

當年武則天進宮的時候,只有十四歲,而當時的李世民已經是將近四十歲的人了。剛一進去李世民就相中了武則天,還稱其為“媚娘”,確實武則天的性格比較特殊。皇帝但凡看中一位女性,就會臨幸她,可想而知,李世民寵幸過武則天,但是總不能發生一次關係,武則天就懷孕,這種情況自然比較少。

要說李世民生育能力有問題,這是不大可能的,畢竟人家也是有三十多個子女的人,身體一定是不錯的。

而武則天之所以能給李治生下那麼多的孩子,則是因為兩人發生關係的次數比較多。

當年李世民生病的時候,武則天和李治兩個人一起照顧李世民,時間久了,兩人就有了感情。等到後來武則天從寺廟裡面出來之後,兩人再次重逢,曾經的舊情再次燃起,兩人的感情也更加深厚。

回到宮中之後的武則天,地位是一路飆升,只因李治喜歡她。被封為昭儀之後,李治經常寵幸武則天,兩人經常待在一起。只是當時的武則天思想沒有那麼單純,她想要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保住當前的位置,必須得給李治多生些孩子。在一起時間長了,又是年輕男女,自然很多時候把持不住,因此兩人才會有六個孩子。

很多人可能又會想到,為什麼武則天和那些男寵沒有生下孩子?

兩點原因,首先武則天有男寵的時候,年齡已經不小了,想生孩子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其次雖然武則天成為權力的最高擁有者,但在當時男性的權利依舊超過了女性,武則天不敢放肆的為所欲為。


奇點歷史


千古第一女皇帝武則天,她的一生可謂傳奇,在盛世大唐,她一女兒身卻有治國平天下的文韜武略,歷經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兩任皇帝,而最終自己走向權力巔峰,開了中國歷史女皇帝的先河,也成為中國女皇帝的絕唱,再未出現過女皇帝。

像這種傳奇人物,自會成為民間野史的主要人物,後世不斷編寫她的故事,就像唐朝另外一個傳奇女人楊貴妃一樣,武則天也是當代電視劇電影喜歡改編的人物,武則天已經成為一個有廣泛社會基礎的歷史人物。而關於武則天的各種故事裡,有一個客觀存在的事情格外惹人注意,她伺候了李世民最後12年一子未生,李世民死後她又嫁給年紀相反的李治,生下六個孩子,這種帶有“野史秘聞”性質的歷史史實自會成為後世人喜愛的寫作原型,其中到底其中發生了什麼故事,就足夠寫成一部電視劇。

(張豐毅,范冰冰和李治廷主演的電視劇《武媚娘傳奇》)

當然事實並沒有那麼“秘聞性”,武則天之所以沒有給李世民生孩子,主要在於武則天入宮時剛剛14歲,還未到生育年齡,也未成為成熟的武媚娘,還不是那個最討皇帝眼目的女人。而且李世民最愛的還是長孫皇后,他自己也到暮年,雖有“翻牌”武則天的時候,但是生理上李世民幾乎失去了生育能力,很少次數的同寢加上李世民暮年的身體,武則天沒有給李世民生孩子也屬正常。

而李世民去世之後,武則天和李治都才二十多歲乾柴烈火的年齡,加上兩人年小時就培養出的感情,李治登基後,自是寵愛武媚娘,生下六個孩子也不值大驚小怪。

關於武則天和李世民,李治的關係,你還知道哪些野史秘聞?可以在下方分享留言。

還要提一句,武則天嫁給李世民的兒子李治,有悖當代倫理,但當時李氏祖上是鮮卑族,有這個風俗,也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


老李有刀


武則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嬪妃,也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作為這對父子帝王共同的後宮麗人,武則天的生育情況還得從3人的成長及彼此關係說起。

隋朝開皇十七年(598年),李世民出生,他的父親是唐國公李淵。

隋朝大業九年(613年),李世民迎娶右驍衛將軍長孫晟的女兒長孫氏為妻。

隋朝大業十三年(617年),時任太原留守、晉陽宮監的唐國公李淵起兵反隋,不久攻入長安,李淵宣佈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隋煬帝的孫子、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

隋恭帝楊侑進封李淵為唐王、大丞相、尚書令,大權都在李淵手中。

隋朝義寧二年(618年),隋恭帝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即皇帝位,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是為唐高祖。

唐高祖李淵立李建成為皇太子,封李世民為秦王、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李元吉為齊王。

唐朝武德七年(624年),武則天出生,他的父親是唐朝應國公、工部尚書、荊州都督武士彠。

唐朝武德九年(626年),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大哥皇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他們倆所有的兒子,唐高祖被迫立他為太子,並在不久後退位,李世民即位,冊封長孫氏為皇后,改元貞觀,史稱唐太宗。

唐朝貞觀二年(628年),李治出生於長安,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九子,母親是皇后長孫氏。

唐朝貞觀十年(636年),長孫皇后去世,唐太宗悲傷不已,沒有再立皇后。

唐朝貞觀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召14歲的武則天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此時唐太宗40歲。

唐朝貞觀十七年(643年),由於皇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爭儲,李承乾意圖謀反被廢,李泰也因太心急被貶,晉王李治在長孫無忌等大臣支持下,被唐太宗冊立為皇太子。

唐朝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駕崩,皇太子李治即位,史稱唐高宗。

武則天雖然依例進入長安感業寺為尼,但她之前就與唐高宗有舊,仍然藕斷絲連。

唐朝永徽二年(651年),唐高宗將武則天接入宮中,此時,武則天28歲,唐高宗24歲,兩人相差4歲。

唐朝永徽三年(652年),武則天生下長子李弘,不久被拜為二品昭儀,寵冠後宮。

唐朝永徽五年(654年),武則天生下長女李氏,小公主不幸早夭,後被追諡安定思公主。

同年十二月,武則天在跟隨唐高宗祭拜昭陵途中,生下次子李賢。

唐朝永徽六年(655年)十月,唐高宗與武則天經過一番鬥爭,將王皇后和蕭淑妃廢為庶人,武則天被立為皇后。

唐朝顯慶元年(656年)十一月,武則天生下三子李顯。

唐朝龍朔二年(662年),武則天生下四子李旦。

唐朝麟德二年(665年)前後,武則天生下次女李氏,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這也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最後一個孩子。

這一年,武則天42歲,唐高宗38歲。

通過悅史君上面的梳理,他們三人的感情及婚姻狀況,悅友們應該心裡有數了。

對於武則天與唐太宗無出,跟唐高宗卻生有6個孩子,悅史君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說明:

第一,唐太宗對武則天無寵

武則天是唐朝貞觀十一年(637年)入的宮,當時她還是一個青澀少女,唐太宗卻已經是14個兒子和21個女兒的中年男子。

唐太宗最小的兒子是皇十四子曹王李明,雖然史書沒有記載他的生年,但悅史君可以大概推測一下,皇十三子趙王李福生於唐朝貞觀八年(634年),而在唐朝貞觀十年(636年)長孫皇后去世後,唐太宗曾一度想把李明的母親巢剌王妃楊氏冊立為皇后,那麼李明的出生時間就是唐朝貞觀八年(634年)到唐朝貞觀十年(636年)之間。

而唐太宗最小的女兒皇二十一女新城公主李氏,是長孫皇后在唐朝貞觀八年(634年)所生。

也就是說,在武則天入宮之後,唐太宗就再也沒有子女出生,當然武則天也不例外了。

第二,唐高宗與武則天正當年

唐高宗是在當皇太子的時候,與父皇唐太宗的才人武則天慢慢產生感情的。

唐高宗在唐朝貞觀十七年(643年)成為皇太子,這時他16歲,武則天20歲;唐朝貞觀二十三年(649年),22歲的唐高宗當上皇帝,武則天26歲,兩人在此期間,自然是感情最旺盛的時候。

唐朝永徽二年(651年),24歲的唐高宗將28歲的武則天接入宮中,這時武則天已經懷孕,也正是生育的年齡。

第三,武則天專寵於唐高宗

唐朝永徽二年(651年),28歲的武則天進宮,第二年就生下長子李弘,成為唐高宗的寵妃,原來得寵的蕭淑妃失寵,而原本就不得寵的王皇后就更不如意了。

蕭淑妃和王皇后這對昔日的情敵聯手,試圖動搖武則天的地位,不僅沒有成功,反而在唐朝永徽六年(655年),被唐高宗雙雙廢為庶人,武則天則被立為皇后。

成為皇后的武則天,更是把唐高宗牢牢地抓在手裡,雖然後宮佳人眾多,但唐高宗也沒有選擇,只與武則天生育了子女。

由此可見,武則天在兩任丈夫之間,生育子女如此懸殊,並非偶然,而是三人的年齡及關係親疏導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