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的民辦中小學發展迅猛,對公辦學校造成了衝擊,並引起民眾不滿,你如何看?

wys826


民辦中小學發展迅猛,還公辦學校造成衝擊。這裡的“並引起民眾的不滿”,是需要界定一下的。究竟是哪些“民眾”?為什麼不滿?

首先是受到“衝擊”的公辦學校的“民眾”。

長久以來,公辦學校“無憂無慮”、悠哉樂哉!沒有任何危機感!直到有一天“狼來了”,當一所優質民辦學校拔地而起,順帶將優秀生源也拿走的時候。公辦學校便慌亂起來了!優秀生源跑光了,再也不能“躺著也能出成績”了,還得面對民辦學校的超高的成績單!還得面對優秀生源越跑越多的現實!

產生“不滿”情緒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這是壞事嗎?我認為不是,正是這嚴酷的現實,倒逼公辦學校改革,鼎新革故方能煥發生機!

其次是不能享受民辦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的“民眾”。

大家都知道,民辦學校無論硬件還是軟件,都是一流的。孩子能夠在那裡學習,無疑是幸福的!但是,民辦學校昂貴的費用,卻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承受的。這就產生了一對矛盾,既想接受優質教育,又無力承擔。當然也就會有“不滿”情緒了!

我認為,這也不是壞事。至少說明廣大人民群眾,渴望優質教育!應該可以倒逼職能部門提升教育品質吧?

第三是某些地區走激進式民辦化辦學,導致老百姓“不滿”!

以江蘇蘇北某市為例。該市在落馬高官仇某主政時候,將公辦學校、公辦醫院統統賣光。取而代之的民辦學校。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什麼呢?老百姓的教育支出直線上升,鄉鎮中小學幾乎名存實亡!全縣的孩子讀書都往縣城跑,每個孩子一年的讀書總費用超過一萬!(這還沒有算上動輒數萬的擇校費)這可是在江蘇最落後的蘇北地區啊!同期,超級富裕的蘇南地區,卻施行著免費教育、均衡教育!

你說,這些“民眾”能滿意嗎?


姑蘇講堂


私立學校現在大多處於上升期,招生越來越好,質量越來越高,的確有些人對私立學校有了敵意,不滿的人很多。



1、一是公立學校,因為私立學校跟他們搶生源,優秀的苗子好多跑到私立去了,公立學校教學質量越來越難維持。

2、二是部分家長,迫不得已將孩子送到私立學校,花了比公立多得多的錢,因而也有怨言。而公立學校就讀的學生家長,也有些失落,酸葡萄心理作怪,對私立學校也是不滿。



3、倘若孩子讀公辦學校,對學校管理不如私立嚴格精細不滿,對老師佈置作業不滿,對學生成績不出色不滿。倘若孩子讀私立學校,又對學校收費高不滿。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

綜上所述,不滿的就多了!


文軒閣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並不是因為民辦中小學發展迅猛,而造成對公辦學校的衝擊;而是因為公辦學校本身就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當民辦學校發展起來時,必然對公辦學校造成一定的影響,這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我們要認清事實的本質,才能對症下藥。

看到這問題的本質,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從兩個方面來詳細說明:第一個是為什麼民辦學校發展迅猛?第二個是為什麼民眾對此表示不滿?

為什麼民辦學校發展迅猛?兩個原因所致,其一是現有的公辦學校無法滿足所有孩子的就學需求;其次是資本的逐利性。從現有的資源來說,一些公辦學校,特別是公辦名校,學位非常稀缺,除非是學區房,否則想要就讀於這樣的學校實屬難上加難。資本市場正是看到了這一需求,基於資本的逐利性使得它必須進入這樣的市場,因為有利可圖。

在需求和資本的雙重作用下,民辦學校自然發展越來越迅猛,有了資本的作用,就可以請來名師,加上受到管理和約束比較少,還有不拘一格的管理風格,使得民辦學校越辦越好,甚至超越了公辦學校,對公辦學校形成了一定的衝擊。

那麼為什麼民眾不滿呢?這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民眾錯誤的觀念,認為是民辦學校高昂的收費,使得教育的成本增加了。其實,這是毫無理由的,民辦學校本身就是民營機構,沒有國家經費和補貼,必須要靠自身收費才得以正常運營,因為,如果民辦學校倒閉了,民眾既不會捐款給它,也不會同情它,而是隻會說,看那學校就是辦不好所以才倒閉的,而民辦學校的收費是市場化的,民眾大可不選擇這樣的學校,而選擇就讀免費的公辦學校。

那麼,民辦學校為什麼高收費而還有很多家長願意送孩子去就讀呢?原因在於民辦學校的教育水平更好,更能贏得家長的認可,所以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生存,不然家長不會傻到放棄免費的公辦學校而把孩子送到高昂的民辦學校。

綜合來說,民辦學校發展迅猛,是因為它契合了時代的發展需求,是因為它填補了教育領域的某些空白,是因為它滿足了部分孩子不能就讀公辦學校的需求,加之資本的注入,為它帶來了良好的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民眾沒有必要為此不滿,因為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誰也無法阻擋。


教育界觀察


如果按現在野蠻的發展趨勢,私立學校擠垮公立學校是必然,但就現在辦私立學校人的境界,可能對中國的教育是個災難。

紋盡腦汁挖公辦學校所謂的成熟老師,把教育當生意,把學生當商品,不擇手段的競爭,什麼軍事化管理,過渡的學習時間,監獄式教育,養豬場式管理……


喚醒學習內動力常老師


小升初我們本地幾所好的公立學校每個學校有五十個自主招生名額,我的孩子學習也不錯,有資格參加這樣的招生活動,孩子為了保險一些,自己選了一個次一級的好學校考試,本來應該十拿十穩,可結果沒考上,但沒多久,私立學校就把電話打到家裡,說我們孩子有資格去他們學校上學,不用考試,儘快前去報名。大家想想,這裡面有多深的文章啊。首先自主招生五十個名額,應該都讓那些有權有勢的都佔了,然後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互相勾結,把好的生源都送給私立學校。這裡面要是沒有利益聯繫,就出了鬼了。


心善無求


群眾不滿的應該是私立學校的收費。

不過,如果你以公立學校的標準去要求私立學校,不準亂收費不準補課不準買資料不準對老師有激勵機制不準體罰變相體罰學生要組織學生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項活動要接受上級的各種檢查以公立學校的工資標準去招聘老師就近入學不許挑剔學生,私立學校照樣搞不好。

講真,願意一個學期出一萬幾萬十幾萬學費的家長,從小對孩子的要求和培養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學期交一萬幾萬十幾萬的孩子,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公立學校連智障都不能拒收,老師要幫學生洗大便褲子,談教學成績,你在搞笑嗎?

一萬塊的iPhonexsmax和一千塊的小米Max,雖然小米的M還大寫,你拿出來現的時候態度肯定不一樣是不是,掉火鍋裡你的心疼程度肯定不一樣是不是。一分錢沒花的東西,你,和你的孩子會當數?


xpxiong


為什麼引起不滿?引起誰的不滿?

民辦中小學在沒有財政補貼,沒有人才優勢的情況下,靠口碑招生、靠能力就業,勇於創新,以服務質量折服家長。它能打敗公辦中小學,就是實力的體現,可以代表這個城市的教育水平。

相反公辦中小學如果不做教學研究,不提升師資力量,刻板教學,整天靠政府養,就能代表這個城市的教育水平了嗎?





佳佳慧家家惠


先不說西安民辦學校能不能進去(民富公貧),就是進去了學費給大家講下:小學每年11000元,國家義務教育減免不到1000。初中每年16000,國家義務教育減免1000元。這種民辦學校在西安所有義務教育學校中佔比很高,應該在西安有一半左右。偉大的黨,敬愛的國!這種收費算是盈利不盈利。另外新建一所學校是民辦民校,請問真正所有學生都去上公辦,西安的公辦學校資源夠嗎?最後我說下西安幼兒園,幼兒園90%的是民辦,收費基本每月2000以上,每年是2萬元,厲害了,我的大西安,全國各地首屈一指啊!二胎的父母壓力山大!


用戶282260839


這個現象就發生在我所在的城市,不過倒沒有引起群眾不滿,而是引起了公立學校的不滿。由於私立學校的老師比較負責,所以很多家長都願意將孩子送私立學校去,久而久之,私立學校的生源就遠遠高於公立學校的了。

這樣的問題就出現了,公立學校的老師總覺得自己教學不出成績是因為學生生源不好。去年我們這裡還產生比較大的上訪活動。

這裡最好的初中文軒中學,原本一直都是以考試成績來確定學生的。結果公立學校的老師總覺得,文軒中學屬於掐尖了,好學生都被它招了,剩下不好的才去其他學校的,所以文軒升一中(我們這裡最好的初中)才會很好,其他初中只能很少。

由此,去年文軒變成了搖號,搖上了就去,搖不上就不去。不知道這樣後過兩年,其他初中會不會出現文軒那麼高的升學率呢?不知道文軒是否還能保持那麼高的升學率呢?作為家長,我們一直拭目以待啊!

當然,私立學校的學費肯定比義務教育階段高很多。我們這裡一年一萬多吧,四線小城市。但作為家長,如果孩子有本事考上文軒,那肯定非常高興地送孩子去。畢竟,上了文軒就意味著一隻腳踩進了一中,而進了一中,就意味著211大學不再遙遠。




懶媽媽的育兒之路


因為有社會需求,民辦學校才得以發展,讓每個孩子有書讀,是公辦中小學的義務,讓孩子有更好的讀書環境,受到更嚴格的教育,是民辦學校吸引學生的不二法門!


還老師以教鞭,給老師以尊嚴,公辦學校做不到的,民辦學校輕而易舉就辦到了!

民辦學校可以挑選學生,也可以剔除害群之馬,熊孩子熊家長們根本進不了民辦學校,找老師的麻煩也就無從談起。

民辦學校可以正大光明的給學生補課,而且都得到了家長的衷心感謝,再也不用擔心熊家長們去惡意地投訴老師了!

而且老師也不會把家庭作業發佈到手機上去麻煩家長,給在外打工的家長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民辦中小學是可以寄宿的,早晚自習都有老師在教室裡輪流值班,學生有不懂的問題隨時可以請教老師!完全不用家長操心了。

別人把教育當成消費是各人的自由,但為何又引人不滿呢?這就是見不得別人好的嫉妒心在作怪了!把公立學校鬧得烏煙瘴氣的這群人,心裡早就不平不滿慣了。

競爭社會,適者生存!高等學府每年的招生名額有限,也怪不得家長們寧願多花錢,也要把小孩的成績抓上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