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創業,她將一片荒山改造成一年四季都掙錢的金山銀山

曾久香曾憧憬過自己的愛情,但她找了一個勞改犯,就選擇了分開。為了養活孩子和爸爸媽媽,曾久香去雲南學了一手園林手工。

在雲南她順風順水,開了一家年出售額1000多萬元的花卉苗木公司,還找到了一個誠心愛她的人。然而曾久香的老公得了癌症不幸逝世。緊接著公司經營不善破產了。短短兩年,家沒了,錢也沒了,曾久香還背上了200多萬元的沉重債務。

二次创业,她将一片荒山改造成一年四季都挣钱的金山银山

2011年,落魄的曾久香從昆明回到了宜賓。曾久香是一直家裡的頂樑柱,她垮了,整個家也垮了。為了給女兒治病,她重新燃起了創業的想法。

曾久香說:“我這個人的性情就不是那種想過平平日子的人。我這一輩子喜愛做挑戰性的東西。做什麼東西他人不敢測驗的,我敢測驗,他人不敢想的,我敢去想。說實話打工的話必定養活不了我一家人,這樣只能處理溫飽,表現不出來人生價值。我仍是想最終想跟自己拼一下,能不能回到本來那個方位上去。”

二次创业,她将一片荒山改造成一年四季都挣钱的金山银山

經過市場調研,曾久香選擇種植赤菇。曾久香的蘑菇的確是好蘑菇,但當地人以為,戶外成長的色彩豔麗的蘑菇,就是有毒的蘑菇。更過分的是,還有人假借想要協助曾久香,卻趁火打劫。

曾久香:我這個人天然生成骨子裡邊就是個不認輸的人,什麼事都是事在人為,我信任這句話。還有我也信任天道酬勤。曾久香下定決心,要靠自己的力量,種出高品質蘑菇,還要打破當地的傳統觀念,為她的蘑菇正名。

二次创业,她将一片荒山改造成一年四季都挣钱的金山银山

現在,曾久香帶動了宜賓市高端食用菌工業的開展,現在現已67戶農戶跟著她一同種蘑菇掙錢。她還打造了一條食用菌栽培、深加工工業鏈,她的菌菇產品不只打開四川本地商場,還經過電商平臺出售到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而且經過外貿公司出售到歐洲及東南亞區域,1年出售額800多萬元。

而曾久香的創業願望還不止這些。經過7年培育,曾久香的基地建起了林上林下一起開展的立體栽培模式。她的大果紅花油茶現已開花結果,雷竹經濟林也逐漸構成規劃。固定資產到達3000多萬元。

曾久香不只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還帶著她的娘子軍一同鬥爭,一起完成創業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