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親如母女:先有好婆婆還是先有好媳婦?

每次回媽家,總感覺我是撿來的,我嫂子是親生的。

我媽經常自豪的和我說:我和你嫂子一起出去逛街,人家都會問,這是不是你女兒;我帶你嫂子去公園遛彎,也有人會以為我們是母女;或是拿著手機讓我看照片,你看我和你嫂子是不是越來越像了?......

好吧,好吧,我這個遠嫁的女兒,確實不如在身邊的嫂子,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精神陪伴。

我媽媽是典型的中國式母親:善良、堅韌、樸實而又無私。

她與我嫂子親如母女,這是有一定原因的。

01

都說先有婆後有媳,確實如此。

好婆婆不僅是美滿婚姻中的潤滑劑,更是家庭興旺的源泉,父母有德,福澤三代,不無道理。

嫂子嫁到我們家近20年,她自已很滿足也很知足。侄子出生後,媽媽就一直用心幫帶,媽媽是一個非常細緻的人,侄子從小的吃穿用度基本不讓嫂子操半點心。

剛結婚的前幾年,爸媽和哥嫂是住一起的,即便他們有自已的新房,卻也不回去。回家就有熱飯吃,公婆都不是難相處的人,孩子也不用跟著來回跑,住在一起多舒服啊

嫂子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嫁到咱家,一來沒為婆媳處不好生一次氣,二來沒為沒錢花而操過一次心。

婆媳親如母女:先有好婆婆還是先有好媳婦?


02

哥哥是一個情商很高的人,在爸媽面前,一直很維護嫂子。

爸媽也是真心對待嫂子,如哥嫂有什麼矛盾,必定無條件的站在嫂子這邊,不讓她受半點委屈。

哥哥工作比較忙,晚上經常熬夜加班有應酬。一天,他又半夜三更,一身酒氣的回家,嫂子既心疼他的身體,又擔心他的安全,不免就叨叨了幾句。

趁著酒勁,哥哥推了嫂子一把,可能力氣太大,也可能酒後沒個數,摔倒後的嫂子眉角被隔斷磕破流了一點血。

第二天早飯的時候,媽媽發現嫂子眉角貼著的創可貼,就上前詢問。不善言辭的嫂子支支吾吾、遮遮掩掩,媽媽就大致知道怎麼回事了。

媽媽起身走向哥嫂的臥室,衝著還在沉睡的哥哥,大喝了一聲:你給我起來。睡眼惺忪的哥哥不明就裡的就讓媽媽劈頭蓋臉一通罵,聞聲趕來的爸爸也一起聲援嫂子。

媽媽雖然文化不高,但卻非常明事理,兒子兒媳如有矛盾無論誰對誰錯,都會偏袒嫂子一些,用她的話來說:嫂子來到我們的家庭,如果我們把當外人,那麼她永遠都融入不進來,就永遠當自已是個外人。

事後,哥哥向我訴委屈:爸媽真不講理,也不問原因,上來就罵,說我灌了幾口黃湯出毛病打你嫂子。還警告我,不允許有第二次,看看你嫂子現在被爸媽慣成啥樣了,我在家一點地位都沒有。

我聽了哈哈大笑,就倆字:活該!

婆媳親如母女:先有好婆婆還是先有好媳婦?


03

婆媳難相處,要看初心是什麼。

在我們家,婆媳的那些拐著彎的門道,基本是沒有的。

媽媽脾氣不太好,說話也比較直,嫂子有什麼不對的,媽媽從不遮著掩著,都會像批評我一樣當面指出,不會像一些婆婆,對媳婦的不滿,當面不說,私下裡卻添油加醋再向兒子轉述,給孩子們引發一些本不該有的矛盾;

家裡有新來的什麼好東西,媽媽往往都會讓嫂子先挑,剩下才再給我,這樣也讓我們姑嫂的相處沒有任何的隔閡;

如果嫂子身體偶有小恙,哪怕只是個小感冒,媽媽會打電話給我,讓我第一時間向嫂子致電問侯......

多年的相處,媽媽和嫂子就像母女一樣相互關心著。

媽媽偶來我這裡小住,都會牽掛時常加班的嫂子。

尤其是冬天,天黑的早,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媽媽看了看外面的天完全黑了,就會嘆息,這個點你嫂子還不一定到家哩,到了家還要再做飯,太辛苦了。

我也會佯裝生氣:喂喂喂,老太太,我才是你女兒好不好,親生的好不好。我一年到頭可基本都是這麼過的好不好......也沒見您心疼心疼我。

媽媽也會佯裝生氣:哪個我都心疼,手心手背都是我的肉,在家我掛心你,來你這裡我也會牽掛你哥嫂,都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