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才知道肩痛不是因為肩周炎,而是頭號殺手“肩袖損傷”

肩關節痛得連胳膊都抬不起來,夜裡肩膀沒蓋被子會受涼痛醒……肩痛十分常見,“肩周炎”也是常被人們掛在嘴邊的一種病。然而,專家表示,其實

肩周炎在臨床上的發病率只有約15%~20%,真正導致肩痛的頭號殺手是“肩袖損傷”,臨床診斷的肩痛,60%以上是肩袖損傷。對這個專業名詞如果你感到陌生,說肌腱拉傷,可能大家就明白了——肩袖就是肩關節上的四根肌腱。無論是愛好運動的年輕人,還是本身身體機能退化的老年人,要護肩都要避免過度運動造成損傷。而如果真的拉傷了,還被當做肩周炎進行康復鍛鍊,那就雪上加霜了。


這些日常動作可能“拉傷”肩膀

與肩痛有關的病種中,最為人們“熟知”的“肩周炎”,其實在臨床上發病率並不高,大約有15%~20%,而致病機制與肩周炎恰好相反的肩袖損傷,發病率則在60%以上。

“肩袖”是肩關節四根肌腱的統稱,主要起著幫助肩關節運動和穩定的作用,這是一組非常容易受到損傷和撕裂的肌腱組織。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肩峰(也即肩胛骨的前緣、肱骨頭上方)容易產生骨贅,在肩關節上舉時擠壓肩袖的肌腱組織,從而出現關節活動受限和疼痛症狀,這就是肩峰撞擊以及由之引起的肩袖肌腱損傷。

這麼多年才知道肩痛不是因為肩周炎,而是頭號殺手“肩袖損傷”

作為人體最靈活的一個關節,肩關節在各種運動中都是主角,特別是游泳、排球、羽毛球等有手臂過頂動作的運動。生活中,導致肩袖撕裂的危險因素有:反覆過度運動,如游泳、棒球、網球、油漆、粉刷天花板、倉儲上架;拎重物,如搬行李等;外傷,如跌跤、撞擊肩膀等。甚至長期遛大型狗、擠公交車拉車上吊環等都有可能造成肌腱損傷。

別把肌腱拉傷當肩周炎治

從病理上說,肩周炎是肩關節的關節囊等軟組織發生無菌性炎症和纖維化。肩周炎還有一個俗稱叫“凍結肩”,肩部外傷、腦中風、偏癱等肩部缺少活動的患者時間長了也容易發生。而肩袖肌腱拉傷,卻往往是過度活動所致。

肩周炎的慢性期治療,往往以功能鍛鍊如爬牆練習、吊環、棍棒操和理療為主。而這些恰恰是肩袖損傷的避忌,肩袖損傷必須立刻停止鍛鍊,讓肩膀保證充足休息。肩峰下撞擊症的患者如果被誤診為肩周炎,進行某些不恰當的治療,比如進行“爬牆”等功能鍛鍊,或人為地強行牽拉和鬆解肩關節,很可能造成已撕裂的肩袖裂口繼續擴大,加重傷情。

這麼多年才知道肩痛不是因為肩周炎,而是頭號殺手“肩袖損傷”

關節科醫生除了辨別痛症外,還可以通過X光、磁共振、B超乃至肩關節鏡進行辨別診斷;在治療方面,針對輕微的肩袖損傷症狀,醫生或會建議保守治療,要求患者多休息、減少肩部運動、建議多做鐘擺運動、避免過頂運動;同時輔以消炎鎮痛藥、外用藥、理療等;保守治療無效者則考慮肩關節鏡微創手術修補,縫合撕裂的肩袖組織。

肩關節有傷 日常注意肩部保暖

專家表示,正常健康的肩關節並不會因為受涼而致病,但如果肩關節組織有損傷、炎症等,寒冷的刺激則會增加疼痛不適感覺。因此,如果肩關節怕冷,往往就是有傷的徵兆。對於肩關節有傷的人群來說,日常注意肩部保暖,比如女性少穿露肩吊帶衣、空調房加一條保暖披肩等。

運動中使用各種保暖或有固定關節功能的護肩產品,也可以有效保護肩關節。如果肩關節發生損傷,第一時間可以使用冰敷來緩解疼痛。

這麼多年才知道肩痛不是因為肩周炎,而是頭號殺手“肩袖損傷”

各項運動愛好者如何護肩?簡單地說,一是要做好熱身,緩慢打開活動度;二是要加強肌肉力量,支撐關節的穩定性;三是不論從事什麼運動,都要加強軀幹核心肌群的鍛鍊,加強身體的整體協調能力。整體協調,作為局部的關節才不容易受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