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成本已低於蔗糖,西王集團小步快跑推全民“換糖”

作為蔗糖的替代產品,果糖雖好,但無論是消費意識還是產量等都還需要提高。

第一財經記者從30日在山東鄒平西王集團舉辦的果糖第二屆食品領域應用推廣會獲悉,作為蔗糖替代產品的果糖生產項目正在西王集團順利推進,但要真正實現通過果糖部分替代蔗糖,在消費意識、產能等方面還有待培育。

在全球範圍內來說,在本世紀初期,世界上果糖生產企業只有美國的ADM、以色列的GALAM、丹麥的DANISCO等少數企業,總產能不超過20萬噸。主要是以蔗糖為原料,通過水解、精製,色譜分離、結晶、烘乾獲得高附加值果糖,市場售價當時在13000-14500元人民幣/噸。

截至目前,世界上能產業化生產果糖的企業除上述3家外,也僅有英國的Tate&Lyle、土耳其的TAT、日本的三菱化學涉足該行業。不過,當前世界總產能不超過30萬噸。

西王集團旗下西王糖業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經過11年的研發,陸續投入了10億元的科研經費之後,果糖的生產技術已經成熟,果糖的生產成本也已經低於蔗糖的生產成本。

上述西王集團旗下西王糖業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結晶果糖生產成本降到了5000元/噸以下,低於蔗糖的生產成本,為果糖的大眾化推廣奠定了基礎。

果糖成本已低于蔗糖,西王集团小步快跑推全民“换糖”

但是,果糖的產量還是太小,國內果糖產業方面的現狀是,能夠成規模生產的企業只有西王糖業。西王糖業確定的方針是“小步快跑”,因為果糖為大眾消費普通認知並接受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相關資料表明,果糖是一種提煉自各種水果和穀物,全天然、甜味濃郁的新糖類,因不易導致高血糖,不易產生脂肪堆積而發胖,更不會產生齲齒,而被更多的人們所認識。果糖的甜度是蔗糖的1.8倍,是所有天然糖中甜度最高的糖,所以在同樣的甜味標準下,果糖的攝入量僅為蔗糖的一半。

西王集團認為由玉米提取果糖是一個“風口”。為此,西王集團早期建設了一條年產1萬噸的生產線,隨後又建設了一條年產5萬噸果糖生產線。到2023年前,將努力形成年產50萬噸果糖的生產能力。該項目已經成功入選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項目庫第一批優選項目。項目達產後,將新增銷售收入35億元,實現利稅7.2億元。

現在,果糖已經為一些相關企業所接受。西王糖業已經與可口可樂、蒙牛、伊利、康寶萊、統一、農夫山泉等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

用玉米生產果糖還可以消化玉米庫存。與會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當前我國各類糖年需求1500萬噸,國內產量為900萬噸,缺口的600萬噸需要進口。如果按照每10噸玉米生產5噸果糖計算,每年可以消化玉米1200萬噸,而現在的玉米庫存大致為2.3億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