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董大院:遠征軍與五老爺宅院,一處被遺忘的抗戰遺址


雲南騰衝有個董官村,祖先是南京人,明朝跋涉幾千公里來此為國家鎮守邊關,董家後代經商,經努力和打拼成為騰衝的首富。由於董家人熱心公益,慈善鄉梓,被譽為“慈善西董”,又因抗日有功而被譽為“抗戰西董”。

西董大院現存建築四棟,分別為董友薰、董友菊、董友蓮及老宅後代居住。在七十多年前光復騰衝戰役中,中國遠征軍54軍的指揮部、軍需處、以及美軍情報處都設在這裡,其中五老爺董友菊的房子住過54軍軍長闕漢騫。

中國遠征軍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入緬對日作戰部隊,亦稱“中國赴緬遠征軍”、“中國援緬遠征軍”,後來這個部隊參與了整個滇西戰役,攻克騰衝被譽為第一個收復日軍佔領的縣城,對中國抗戰大反攻有重要戰略意義。

當年董家這些牆壁上的槍眼是為了防備土匪修建的,54軍軍部駐紮後,這裡就是警衛營把守地方,佈置了機槍等火力,那時董家戒備森嚴,進進出出都是軍政人員,發佈的都是軍情與命令,這裡是光復攻打騰衝的大本營。

在收復騰衝戰役中54軍軍部就設在五老爺董友菊家裡,董家兄弟在抗戰中捐獻飛機、軍糧、軍款,整個抗戰中捐獻款物達6800萬塊銀元,可以說傾盡家財了。光復騰衝戰役他們把最好的房子讓出來給遠征軍使用,軍長闕漢騫也住在他們家裡。

中國遠征軍54軍原為陳誠的嫡系部隊,於1937年成立。參加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隨棗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打通中印公路等作戰,是一支抗日功勳卓著的部隊。

中國遠征軍在緬北、滇西反攻中,收復緬北大小城鎮50餘座,收復滇西失地8.3萬平方公里,共殲滅日軍4.9萬餘人。中國軍隊也付出了重大犧牲,傷亡官兵約6.7萬人。

騰衝戰役從1944年5月11日遠征軍強渡怒江開始,到9月14日攻克騰衝城,歷時127天,所歷大小戰役40餘次,殲滅日軍約7000人,我遠征軍亦傷亡軍官1234員,士兵17075名。

54軍是滇西戰役中主要軍事力量,也付出了慘重代價,戰後由國民黨元老李根源先生倡議在來鳳山下建立國殤墓園,安葬犧牲烈士,在一個小山坡上密密麻麻安葬了9618名犧牲將士,很多人犧牲時還都是孩子。

西董大院也留下了很多抗戰物品,其中當時使用軍軍用藥箱還有三個,而當年軍部指揮所使用的房子也都在,是一處人們遺忘的抗戰功勳之地。

這是董家的廚房灶臺,七十多年了依然有所保留過去樣子,而這裡也給遠征軍和軍長闕漢騫做過飯。

在騰衝最有名“李府翡翠大院”裡,有一個抗戰物品櫃檯,展示很多珍貴抗戰文物,其中有一條當年54軍軍長闕漢騫送給李根源先生的軍用毛毯。李根源先生光復騰衝後用自己的影響呼籲建立安葬遠征軍烈士的國殤墓園,而大部分資金是董家提供的,現在國殤墓園不僅是國內唯一的國軍抗戰烈士墓園,也是最具影響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