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最缺什麼東西?

COWBOY9207701553


廣西最缺什麼東西?

廣西最缺的是中央政府的宏觀策略。

中國的崛起,將經歷幾個進程:

第一步,中國開放。這個進程是以深圳特區的開放先導的,贏得了改革開放急需的國家信用。

第二步,中國製造。這個進程是以上海開放來深化的,贏得了世界第二經濟體的發展規模。

第三步,中國創造。這個過程又是以深圳騰籠換鳥來先導的。目前正在等待教育軟環境促成。

第四步,中國生活。這個進程指的是富裕了的中國人需要時尚優質的生活,日益增長的國際影響力也需要外國人在中國的時尚優質生活。而這個中國生活的繁榮區域中心正是最具生活環境吸引力的廣西。

第五步,中國融合。這一步要將開發點放在伊犁,用來彰顯中國熱土與世界巨大的互通影響力。

由上面幾步分析可見,發展廣西是中國崛起進程中重要一步。之所以必選廣西,是因為廣西自然山水環境氣候宜居,廣西發展成為世界級繁華中心大灣區城市群有助於營造對東盟各國吸引力,南寧作為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客觀上要求其城市綜合競爭力要在西貢與新加坡之上,只有廣西發展了,才會有中國與東盟各國密切的生產生活交往,才會讓東盟國家覺得一條直通南洋的高速公路與高鐵是多麼的迫切需要,"一帶一路"的動力原點在廣西。

當廣西有了宏觀策略,就會有全球領先的全境立交交通系統一盤棋構想,就會有發展消費密集型經濟的導向指引,就會有一個全世界人民都向往的夢想城市。


甲申卯馬


你好,個人認為,“廣西最缺什麼東西?”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個人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最缺的是機遇和發展、還缺教育、人才和交通。

很多人都說廣西窮,但是講道理,廣西真的不應該那麼窮。首先廣西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不但是沿海沿邊,而且廣西離廣東很近,生活習慣、氣候環境也非常相似,並稱“兩廣”,廣西離廣東近到大家都會覺得詫異:為什麼明明廣東發展的那麼好,廣西卻這麼窮?

沒錯,在2017年的全國各省GDP排名當中,廣西排在了第18位,而廣東排在了第1位,廣東的GDP相當於4.5個廣西加起來的總量。所以,廣西的的確還具有很大的等待開發的潛力,也需要大力的發展。

雖然廣西現在已經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但是也還是有很多人讀完高中就出去打工了,並沒有再繼續深造。而且,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內的高校師資水平和綜合實力都不是特別的好,雖然西大近年來已經很厲害了,但是還是遠遠不夠。

其次,廣西留不住人才。因為很多沒有適合高學歷、高水準的人才留下來的企業和崗位,真正有才華的人都走向了大城市,導致廣西的發展有些滯後。


玉林身邊事


廣西最缺發展!

廣西壯族自治區,通稱廣西,簡稱“桂”,首府南寧,南臨北部灣,是中國唯一沿海的自治區。截至2016年末,戶籍人口5579.12萬人,常住人口為4838萬人,下轄有14個地級市。廣西得名於嶺南西道、廣南西路,是嶺南文化傳承的主要地區之一,又因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於秦統一嶺南設置桂林郡而簡稱“桂”。 廣西地處中國華南地區,介於北緯20°54′-26°24′,東經104°26′-112°04,與廣東、湖南、貴州、雲南相鄰,並與海南隔海相望,南瀕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西南與越南毗鄰,大陸海岸線長約1595千米,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國與東南亞的經濟交往中佔有重要地位。廣西是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舉辦地。

2017年廣西全區區域生產總值為20396.25億元,同比增長7.3%,總量位居全國第17名,人均一攤全國倒數第6名。

按理說廣西既沿海又沿邊,還比鄰粵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東盟,既擁有東部的區位優勢,同時又擁有西部其他省區眼紅的出海通道,還享受著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庇護。無論抓住了那一條,廣西經濟這艘設計豪華的大船想不騰飛都難。 然而現實卻是極其殘酷,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了,廣西的人均GDP還是列全國倒數前幾位。排大陸沿海省區市倒數第一。淪為與自然環境條件極其惡劣的貴州省同為難兄難弟。區位的先天優勢是上天給予當地人民的一份厚禮,但僅有區位優勢並不代表經濟發展就一定迅速,廣西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這些年,對比沿海其它省份,廣西發展已到可以忽略的地步。工業、農業、服務業等等毫無起色,倒是傳銷業、狗肉業、房地產(爛尾樓)業臭名遠揚。

概括來說,廣西自改革開放以來有這麼些失誤:

1.各屆政策制定者政策之誤。從八十年代至今,廣西每一屆主官都或多或少存在失誤,總覺得廣西作為西南諸省最近出海口,西南諸省如雲南、貴州、湖南應該對接廣西,廣西應該是這些省份的龍頭,各界政府大力發展港口以及連接這些省份的公路,不想想廣西曆來各行各業基礎薄弱,毫無輻射能力,發展的港口業,自己都消化不了,這些省份更加消化不了,連接這些省份的公路車流寥寥,本都收不回。正確做法應該是對接華南龍頭廣東,多修通往廣東巨量流量的路,而不是浪費在貴州雲南這些幾無流量的鬼路。

2.區位中心城市之誤。改革開放以來,廣西曾確立南寧、桂林、北海為中心城市,這本沒有什麼錯,最多就是應該增加工業城市柳州。錯的是,政策飄搖不定,扶持力度就像喊口號,鬧著玩。省會南寧還好,可以靠房地產,北海靠港口也沒錯,錯的是沒有對接產業,也不去發展這些對接產業和製造業,就知道發展房地產,連個高速公路都是等了N年才通,這種肌無力的扶持,再強大的城市都可能奔潰,何況是羸弱的北海啊!這倒好,一段時間後,覺得北海不行,居然換扶持對象,改為防城港,可防城港區位更糟糕,除了越南這個牌,周圍更是肌無力,越南這種白眼狼自己都填不飽,又怎麼給你湯喝。最後,換來換去,兩頭耽誤。還有就是扶持桂林,一座靠旅遊帶動的城市,除了山水其它都很水,要知道旅遊帶動的增長非常有限,且門檻低,誰都可以模仿。今天,我們依然不會忘記桂林,是因為優美的風景讓人著迷,然而再優美的風景我們也不會經常去。今天,我們可能不知道柳州,然而很多人知道五菱、知道柳工,某些年,省府將柳州冷落,工業創造的價值在發展的某些階段是最大的,因為冷落,整個廣西的支柱也跟著沉淪了……

3.產業對接之誤。廣西總想著做雞頭,搞不清自己的真實處境,原本廣東的很多產業可以轉移到廣西,就因為一口濁氣,原本風俗最接近的兩省各走各路,廣東繼續高歌猛進,廣西則一旁春秋大夢。



總之,廣西之困是方向的迷失,老工業城市不扶持發展,新區域定位失敗且無底洞,發展先後本末倒置,政策朝令夕改,定位不清。近年,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廣西糾正了一些錯誤的方針政策,陸續出臺一些發展政策,總得來說廣西已朝正確的道路前進,祝願廣西的明天更加美好吧!


考拉8844


廣西缺什麼?不知道,不知道怎麼回答。

說點題外話:

看上圖可以知道,廣西差不多被越南,海南,廣東給封死了。失去白龍尾島後,在北部灣海域廣西失去了不少東西,漁業資源減少了,有很多漁民因為生計問題,棄船上岸轉行。

廣西本來就山多,原可以擁有大半個北部灣海域,可以發展海洋經濟。卻因為白龍尾島的問題,海域減少了,漁業資源也少了,讓海洋經濟的發展打了折扣。


那人燈火


聯通體制。企業與企業間的聯通,交通與交通的連通,人才與人才的聯通,政策與政策的聯通。

我是廣西人,走著廣西鄉村人幾十年承襲的老路。我惜別廣西不得已來到廣東打工,輾轉深圳、東莞與廣州,期間也回南寧討活一段時間,最後還是回廣州討工作。人才跑了……

廣西目前的大企業似乎少得可憐,柳州的汽車製造業,玉林的發動機製造業,桂林的旅遊業,以及南寧的農副產品(糖業)生產企業都各自為業,特色太明顯,產業連接不起。與鄰省的合作應該放寬。

企業壯大,人才來去,需要政策扶持,需要保持省內省外的各種政策流通。放開了,扶持幹!


詩徒書煥


廣西最缺咋(⊙o⊙)?

地理位置獨一無二,靠海,靠邊,雲貴湘等西南出海交通要道。

工業也不弱,柳州也算國內重工業城之一,玉柴也鼎鼎大名。

人也不少,5000多萬人口……

資源也不少,鋁礦含量亞洲第一,區內有號稱有色金屬之都的南丹……其他礦產也含量不少。

那為什麼發展比廣東差那麼多呢?到底廣西缺什麼導致差距如此大。

首先,廣西缺小平爺爺畫的一個圈😂😂😂,如果小平爺爺當時在廣東畫一個圈的時候要在廣西海邊也畫一個那就不得了了。(純開玩笑哦)

其次,廣西缺人。一幫敢拼敢闖敢帶頭髮展經濟的人,廣西缺這樣的一幫人才,而不是一兩個。

最後,廣西缺路。以前廣西的主要道路就那幾條,要發展先修路。最近廣西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規劃了八縱八橫高速路項目,整個廣西都要被高速路連在一起,相信廣西會贏來一個新的發展高潮。

最最後,祝福廣西吧!越來越好!


騎著蝸牛衝鋒


廣西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又不想上班,只想一天到晚跟友仔友女玩,一起去做紅薯窯,到河邊跟友女打水仗!高峰期砍砍甘蔗種種田,晚上回家喝喝酒,吹吹牛,生活就想過得好玩!要不是房價物價高,甘蔗價錢低(好像440一噸),我都懶得出去打工!


LW琅


缺工業吧. 缺投資 辦工廠之人。廣西的人才都往外跑到外省打工去了,廣西工廠很少 但勞動力人才不少,因為沒有工業,沒有製造業 廣西人單靠種田和打低端工種為生 怎麼可能富得起來呢,所以廣西好多人都跑去廣東工廠打工為了生活。歷史也證明只有工業才能帶動大家過上好日子。農業民族是比不上工業民族的。日本.德國.美國.之所以強大靠的就是技術工業基礎。浙江.江蘇.廣東.能成為強省也是靠製造業.工業。廣東工廠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很多很多就業崗位.拉動了很多人致富。廣西勞動型人才是有了 就缺工業.缺製造業.缺 科研 創新團隊...廣西就是個農業區.而農業又是低端產業,要不是出去打工掙點錢 日子更不好過。廣西 缺工業那方面的人才.缺技術含量高的人才。廣西想搞旅遊業.又缺會規劃設計類型人才。廣西想要富 可又缺了工業怎可能實現。廣西人缺思想.缺美國人科技的思維.。廣西房地產好多哦.就缺有錢人買哦。不先搞工業 且先搞房地產.缺什麼自己想吧。


探索人生940


廣西最缺的是新的發展理念,這些年,廣西都在追著別人的屁股跑,但是廣西有現實的環保問題,廣西是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如果過多的引進加工業,或者說製造業是完全不可取的,這樣會大面積破壞廣西的整體環境優勢,

廣西要發展,最需要的是要兼顧經濟和環境兩個方面缺一不可,經濟發展了人民才會富有,環境保護住了才能讓我們永遠生活在藍天綠水之下,

中國全國的環保形勢,廣西算是為數不多的,保護得比較好的省份,這個優勢千萬不能丟了,一旦丟了廣西就會像別的省份一樣,需要用多年的努力再找回來,

適當的引進環保型的加工業,增加整個廣西的就業環境,儘量多的開發旅遊業,來增加旅遊收入,這對廣西來說,也是一條不錯的路,

畢竟廣西不是廣東,缺乏必要的,有全球優勢的出海口,一味的向廣東學習,根本就是本末倒置,而是要結合自己的情況,開發出具有廣西本地特色的經濟構架,

所以說廣西應該集思廣益的研究出一條,最適合廣西發展的路,但願廣西的發展之路能夠越走越寬,


愚人時代1972


缺漢人!沿海一帶及玉梧賀的人都明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