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史:當年日本真的是無條件投降了嗎?

軍隊投降與國家投降之別

回顧歷史,我們將面臨這樣一個問題:當年日本果真是無條件投降了嗎?

日本投降後,就有美國的有識之士提出來,美國也許做錯了一件事,就是對日本過於仁慈了,並懷疑放過天皇裕仁也許是一個很不明智的決定。

日本投降觀禮那天,隨行記者手上都沒有降書全文的複印本,但都報道日本無條件投降了。可是其後細看降書才發現,其中並沒有“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字句。

回顧歷史:當年日本真的是無條件投降了嗎?

軍隊投降與國家投降,兩者區別很大。1943年11月,中、美、英舉行的開羅會議明確宣告,中、美、英三國對日繼續作戰“直至日本無條件投降”。

為什麼到日本正式投降之日,無條件變為有條件,廢除軍國主義的日皇體制變為保全日皇裕仁的地位呢?要解答這兩大問題,得從頭說起。

日皇裕仁於1945年6月22日召集重臣及軍方首腦,面諭開始講和工作。當時日本的敗局已定,裕仁寄望於前蘇聯出面“調停”,交戰雙方達成“榮譽的和平”。當時的前蘇聯對日本來說還是個中立國,並且曾和日本簽訂過中立條約,但是已於1945年4月5日宣佈廢除此約。

7月27日,日本駐前蘇聯大使佐藤第二次奉命請求前蘇聯出面調停時,中、美、英三國向全世界播放了《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其主要內容為:日本政府應立即宣佈無條件投降;《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日本的軍隊必須完全解除武裝;日本軍國主義必須永遠剷除;日本戰犯將交付審判,阻止日本人民民主的所有障礙必須消除;不準日本保有可供重新武裝的工業。

回顧歷史:當年日本真的是無條件投降了嗎?

《波茨坦公告》還警告日本政府,如不接受上列條件,日本將面臨迅速而完全的毀滅。

前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約日本駐蘇大使於8月8日晚會談。6日,日本政府正在盼望不久有好消息從莫斯科傳來之時,他們聽到的卻是美國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聲。廣島全市頓成廢墟,居民死傷無數。裕仁至此決心從速結束戰爭,因此更焦急地等待前蘇聯的複音。佐藤8日得到的答覆卻是:前蘇聯當天對日宣戰。

8月9日,美國扔下了第二顆原子彈,長崎居民和廣島一樣死傷無數。

8月10日,裕仁在御前會議決定,在不改變日皇體制的前提下,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條件。8月12日,美國以公開廣播的形式答覆日本,其內容為:“自投降之時起,日皇及日本政府之國統治之權限,為實施投降條件起見,應置於採取其必要措施的盟軍最高司令官限制之下。”

美國這樣答覆就等於同意不廢除日皇,而只是使他的權力在必要時受制於盟軍最高統帥。這完全違反了《波茨坦公告》中兩大受降條件:日本軍國主義必須永久剷除,日本戰犯將交付審判。

回顧歷史:當年日本真的是無條件投降了嗎?

日拒不承認侵華的依據

誰都不能否認歷史事實。日皇是三軍統帥,各次侵略戰爭,從侵華至偷襲珍珠港,無一不是他決定進行的。這一點,有日本歷次御前會議記錄為證。日皇本來無法逃脫戰爭罪犯應得的審判,但是美國在他還沒有投降前就答應他可以繼續高高在上當“天皇”。

雖然美國此舉是權宜之計,達到了美軍平安進駐日本本土的目的。但從長遠計,是失策。為什麼多年後的今天,日本右派勢力日益猖狂呢?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偶像依然存在。

正是這一點,給了日本人得寸進尺的機會。裕仁得知美國答應他保存皇位,便又狂妄起來。14日他向國內人民頒佈“終戰”詔書,竟一字不提向盟國投降,而只是接受中、美、英、蘇的共同宣言,並且把日本的侵略解釋為“當初開戰是為了自存與東亞的安定”。日本政府直到今天不肯承認曾侵略中國,就是以此為據!

回顧歷史:當年日本真的是無條件投降了嗎?

盟國在受降書上,把原定要求“日本國”無條件投降改為“日軍”無條件投降,但事實上進駐日本的美軍也沒有監督日軍無條件地投降。

日軍參謀本部命令部隊燒燬一切機密文件,僅東京市谷區一地焚燒文件的黑煙瀰漫天空達3天之久。這樣,日軍毀滅了它在侵略中施行毒氣戰、細菌戰、“三光”政策等等罪行的記錄。今天,還沒有把埋藏在各地的毒彈加以清除,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日軍毀滅了有關它施行毒氣戰的記錄。更重要的另一個原因是日本政府尚未負起清除這些毒彈的責任。

這只是日軍故意違反無條件投降銷燬罪證造成的惡果之一。銷燬罪證就是掩護戰爭罪犯,這也是明目張膽地抗拒盟軍受降的一個條件:審判戰爭罪犯。

受降書另一規定:嚴禁日本擁有軍事工業。但是,日本政府和軍部下令把軍需物資“緊急和秘密”地轉為民用,但更嚴重的事態還在後面。盟國原來指定把日本85個軍需工廠作為賠償中、美、英、蘇四國之用,但獨攬統治日本大權的美國竟把這些工廠先後歸還日本政府或私營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