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公司,研發工程師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設計製造迷


製造業是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性產業,中國製造2025的基本方針是,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



任何實物性的產品,都離不開製造,製造是技術落地轉化的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粗放式的製造靠的是勞動力,人口紅利舉足輕重,今時今日,智能機器人正逐步替代人力。精細式的製造靠的是工藝,機器,技術,比如芯片製造。

在製造業企業,研發工程師最核心的是產品方案設計,結構設計,電控設計,問題優化與整改。研發工程師最主要的職責是為技術落地保駕護航。與金融,互聯網等行業不同的是,製造業企業的研發工作是摸得著看得見的,與機器,產線必須緊密合作。



普通來講,製造業的研發待遇人均薪酬不高,這是因為我國製造業普通技術含量不高,這是當前行情決定的。我相信,中國製造2025一定會成功,最終綜合實力位居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謝謝大家。


宏思微想


製造業公司的研發工程師一般屬研發部,而研發部就是製造業公司裡的核心部門,研發與銷售也被很多製造業公司喻為公司的兩駕馬車,而研發工程師就是研發部的核心技術人員,其工作的重要性相信不用多說。

下面看看研發工程師的工作內容有哪些。

研發工程師並非外人眼中像個繪圖員,只是在電腦上畫畫圖而已。其工作範圍非常廣,貫穿從設計到產品大批量生產的整個過程,這個過程的所有工作都要參與,包括技術可行性分析、成本核算、專利分析與規避、產品結構設計、產品設計評審、評審問題點修改、專利申請、手板發外製作、模具發外報價、模具設計與評審跟進、零部件選型打樣、產品試裝、產品調試、產品問題點修改、產品認證安排與跟進、產品試製/試產組織、產品測試、產品量產跟進等等工作,這裡面有自己獨立完成的,也有依靠項目團員配合完成的,但都離不開研發工程師掌控,研發工程師既要承擔設計工作,也要承擔項目的推動工作,是一個綜合型的技術人員。

再來看看研發工程師需要具備哪些核心知識。

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比較多的產品有家用電器、通迅電子、玩具等等用品,那我下面談一下家用電器研發工程師所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吧,也是我們平時招聘研發工程師時最關注的技能。

上面有提及到研發工程師的工作貫穿由設計至批量生產的整個過程,這個過程中所有涉及到的工作都必須瞭解的,其中以下幾方面的技能就是要做到熟悉或精通的。

1、設計軟件使用:包括2D、3D繪圖軟件,尤其是3D繪圖軟件,是我們招聘研發工程師時的必考技能,如果這一關過不了,那基本只能得到“回去等通知吧”這麼一句殘忍的回覆。家電行業一般用PROE(CREO)三維設計軟件,而2D繪圖軟件一般用AutoCAD,但在面試中不考,因為大家都默認你會的,但不管怎樣,也是必須掌握的,因為日常工作中都離不開它。

2、模具結構知識:雖然研發工程師主要負責產品結構設計,但想讓你設計的產品能夠落地實施,就必須熟悉模具結構,比如說注塑模具常識,什麼樣的結構才能出模?外觀面拔模角取多少?內部結構件拔模角取多少?哪些結構需要用行位出模?哪些結構用斜頂出模?哪些結構要用絞牙機構?哪些結構會產生縮印?哪些結構產品用二板模?哪些零件結構用三板模?這些是必須要懂的,否則你設計的東西只能是個笑話,只能是廢紙一張。同樣,五金模具也一樣,常用的五金模具知識也是必須要掌握的。

3、常用材料的特性:主要用得比較多的就是塑膠材料和鈑金材料。而常用塑料的主要特性,如收縮率、耐溫性能、抗拉/彎強度、韌性、剛性、食品衛生符合性、表面光潔度、價格等等是必須掌握的。而鈑金材料也是如此,常見的板材如不鏽鋼、不鏽鐵、電解板、冷扎板、鋁板等等材料性能也是必須清楚的。

4、標準的掌握:標準分成國標、行標、企標這幾大部分,如做國內銷售產品,就必須熟悉3C標準、食品接觸安全標準、ROHS標準、行業標準、產品標準等等標準,如果確實記不住,也一定要學會查閱相關資料哦。

5、專利知識:機械類研發工程師重點掌握機械結構類專利即可,如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等知識,外觀專利一般不作要求。需要具備一定的專利分析、專利檢索、專利規避能力,否則,你設計出來的產品同樣無法落地,即使勉強立項開發,最終也會面臨被控告、下架、罰款、並銷燬模具和產品等風險。

以上幾點非常重要,也是我們面試研發工程師時必考的知識,當然,其它知識也會涉及一部分,但一般不會是重點。當然,其餘的知識如果也做到精通就更好,如果做不到精通,那起碼要有應有的瞭解,只有這樣,你才是位合格的研發工程師,你的設計才能由圖紙轉化為實物產品,才有機會進入大批量生產製造。

我的微信公眾號是「機械設計工程師之家」,歡迎關注我與我交流!我並不是技術上最資深的,但我絕對是最願意分享乾貨的。

設計製造迷


產品設計研發,在我看來,分為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經驗設計的階段,做技術能夠做到合情合理,這這也是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的產品工程師,所達到的一個階段層次,憑著自己經驗進行設計、畫圖、出圖來做產品。這類工程師的經驗一般跟工作時間成正比關係,但是當工作年齡到了30左右的時候,就已經觸摸到了這個層次的天花板。因此,這種工程師到了30歲後性價比又會每年都降低,對於老闆來說,不如招聘有兩三年工作經驗的人來說合適。

這種工程師一般是偏重於執行的,很少做創意的工作。在軟件上能夠構建全數字化的虛擬樣機,懂各種加工工藝和材料,表面處理,行業標準和規範等等。

而另外一種層面的工程師螢愛是數據設計階段,沒有數據就是不科學。產生爭論時不能只憑自己的專業直覺來下定論。這一層面應該具有數字化仿真的能力,比如說各種力分析、流體分析、多物理場耦合扥等,並且具有紮實的設計理論基礎,掌握其它一些高級工具和手法,比如說過程控制、質量控制,等等,在某些專業方向上,比如說在公差上,應該具有尺寸鏈的知識,統計學的基礎等等, 並具有人事管理和自我情緒控制能力。

其實在這兩個層次中,軟件是始終貫通的。軟件雖然只是工具,但是我們的所有產品設計,都要通過軟件表達出來,所有的工程圖紙,都用通過軟件表達出來,軟件雖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卻是最基礎的。


唐長老做設計


看到閱覽的人那麼少,就知道這個行業被社會嚴重看低!雖然自己也是這方面相關,但有時自己被逼的有點看不起自己的行業的心理,更不用說芸芸眾生了!

再者確實沒什麼創新研發,特別是除了那幾家,類似蘋果公司原發創造力的就少的可憐,就是工業設計還點極個別原創的!

大部分電子硬件、軟件、測試都是根據既定的模式走走過程,查查問題。卻拿著比原創工業設計更多的福利和地位!

以此類推,這就是對於創新的不尊敬,曲解和缺乏使命、良知的現象之一!

製造業離創造業有多遠,理念和價值觀首先都達不到!

還有就是質量、市場、消費、心理、競爭、品牌、使命、擔當等等等等所有產品關聯項!

僅僅是畫畫圖,設計評審,搞搞模具、制板、打樣那麼簡單嗎?


遇見先知


除了華為這類頂級公司,大部分的中國製造業沒什麼研發的,進去了大部分做工藝類,簡單的就是處理產品異常,提升品質,降低成本,沒有什麼技術含量,慘一點的需要倒班,中國企業兩班倒,外企三班倒,如果不需要倒班,加班一般會到晚上9點後。


chemists


研發工程師也有畫圖的測試的,一般來講這個部門出來的產品涉及到大的改變,對論證分析側重點高些。說些不吐不快的題外話,機械發現幾百年也沒有什麼新的技術,有人說修改結構畫畫圖不是創新,做飯這個技術幾千年了,油鹽醬醋比例不一樣順序不一樣導致味道還不一樣呢!主要是機械行業和製造行業投資大回本慢導致工資低,在這個只看錢的社會被分三六九等很正常


momoo


一個產品的完整開發流程是,UI也就是外觀設計,在就是結構,具體的模塊構造,還有就是硬件電路,也就是電路板,在就是軟件開發,編寫程序,基於硬件實現一些邏輯控制功能。最後就是產品的試裝,試裝無誤就是送樣,跟客戶確認樣品,與客戶所需要的東西進行匹配,最後就是確認量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