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藥材“扶貧車間”開在家門口 農村婦女掙錢帶娃兩不誤

渭源:药材“扶贫车间”开在家门口 农村妇女挣钱带娃两不误

渭源縣會川鎮沈家灘藥材“扶貧車間”,黃芪初加工熱火朝天。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韋德佔

11月30日,記者走進渭源縣會川鎮沈家灘藥材“扶貧車間”的中藥材初加工車間時,看到切片機、烘乾機、搗藥機等機械不停作業,對曬乾的黃芪初加工熱火朝天,一片忙碌的景象。車間裡,20多名農村婦女緊張工作,將初加工的黃芪進行切制、揀選、分類、包裝等二次加工。

俗話說:“入了秋,萬事休;進了冬,萬事空。”每年秋收之後農民就進入了農閒時間,而眼下,會川鎮沈家灘藥材“扶貧車間”的建立,卻讓當地的婦女們更加忙碌了。

“待在家裡沒有收入,外出打工又沒法帶小孩、照顧老人和家裡。常想著要是能既顧得上家,又能掙點錢補貼家用就好了。”沈家灘村村民李鳳琴說。

渭源:药材“扶贫车间”开在家门口 农村妇女挣钱带娃两不误

李鳳琴(右一)在揀選間熟練地揀選著黃芪切片。

李鳳琴的奶奶已經90歲的高齡了,再加上公婆也都上了歲數且體弱多病,兩個小孩大的也僅有4歲,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所以照顧兩個小孩、三個老人的責任就落在她的身上。

“沒有小孩之前,我在張掖那邊的一個木材廠打過工,後來有了小孩,就出不去了。”

李鳳琴碰到的困境,幾乎是當地大部分婦女生活的真實寫照。怎樣將這些不能出門的勞動力加以有效地利用,幫助婦女們實現家門口就業的願望?

當地政府以“三變”改革形式將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資金量化到建檔立卡貧困戶,會川鎮沈家灘扶貧車間引導動員建檔立卡貧困戶入股到渭源縣德園堂藥業有限公司,由合作社統一管理經營,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年底分紅,同時吸納附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到合作社務工,以“入股分紅+務工薪酬”的增收模式,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脫貧。

通過扶貧車間帶動,將對1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量化入股,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至少分紅1000元,每戶總分紅1.5萬元,連續分紅15年。並每年為中藥材種植戶提供技術培訓,採取集中和田間地頭培訓方式,年培訓500人次,發放培訓資料300份。吸納20名建檔立貧困勞動力在“扶貧車間”就業,增加貧困戶的勞務收入,確保增收脫貧。

“現在好了,去年在扶貧車間幹了一年就掙到了兩萬元,最主要就是離家近,從家往車間走5分鐘路程,可以照顧家中老小,農忙的時候幹農活,農閒的時候到扶貧車間掙錢,真是一舉兩得啊。”李鳳琴在揀選間一邊熟練地揀選著黃芪切片,一邊高興得合不攏嘴。

渭源:药材“扶贫车间”开在家门口 农村妇女挣钱带娃两不误

切制間內熱火朝天,一片忙碌。

渭源:药材“扶贫车间”开在家门口 农村妇女挣钱带娃两不误

羅家磨村的王玉英正在對黃芪進行切制。

藥材“扶貧車間”不僅圓了沈家灘村婦女想在家門口掙錢的願望,就連隔壁羅家磨村的王玉英,也掙上了錢。

在揀選間隔壁的切制間內,王玉英正在對黃芪進行切制。“以前做夢也想不到,今年都55歲的我還能掙到錢,而且是在家門口就能拿到一個月2000塊錢的工資嘞。”

為防止脫貧戶返貧,鎮裡大力開展貧困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確保培訓一人、就業一人、帶動一戶脫貧。今年8月份至9月初,渭源縣德園堂藥業有限公司對貧困勞動力進行了脫貧攻堅建檔立卡戶中藥材技能加工培訓,共培訓建檔立卡戶82戶。據渭源縣德園堂藥業工作人員孫瑞婷介紹,到目前為止,在公司車間固定務工的建檔立卡戶就有60餘戶、公司給這些建檔立卡戶除正常的工資以外還有額外的補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