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農村養兒防老的觀念,你有什麼獨特的見解?

吃貨一枚老王


養兒為防老,這是中國流傳千百年來的觀念,也確實如此,自己辛辛苦苦把兒子們養育大,一是為了傳種接代,傳承香火。二是為了自已老了,也有個依靠。有兒子們贍養,也是兒子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但筆者發現農村現在有許多老人已改變了這種傳統的養老習俗,趁著沒老之前自己賺錢,用於以後自己老了,不能再勞動了,來維持生活之用。對於這種觀念,筆者很贊同,但如果老人身體不允許,不能自己賺錢養老,做子女的應該肩負起贍養老人的責任與義務。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施行計較生育政策,很多八零後都是獨生子女,如今這些八零後也都三十好幾了,他們的父母都五,六十歲了,也很快進入老齡階段,還過不多久,就需要子女贍養與照顧。但現在這些八零後,都上有老下有小,很多獨生子女家庭都是以2+4+1模式。夫妻兩人,四個父母,一個子女。這些八零後夫妻壓力也很大的,要贍養夫妻雙方的父母,維護家庭經濟開支,養兒育女,都需要用錢來開支。如果讓這些八零後獨生子女夫妻面臨這種處境,他們的生存難度是很大的。

所以,養兒為防老,觀念是很正常也很在理,如果子女有能力,理所當然的要儘子女責任來照顧父母,如果父母現在還能自己賺錢,也算給子女減輕壓力,現在很多老人都買保險,到時可享受養老保險金,在經濟上減輕了子女壓力。很值得借鑑。當然,當父母老得需要服侍了,行動不便了,子女就應該守護老人身邊。儘子女應盡之責了。


桂林三農


所以,在農村人們就會拼命地去生小孩,有的家庭為了生個男丁都有5、6個女兒了還要生。那年代計劃生育特別嚴格,為了生一個男丁於是就東躲西藏,家裡窮得空徒四壁。生下如果又是女孩就送人或直接丟棄(丟棄就是把小孩放在某一處,讓遇見的人撿去養,一般父母會在暗處等,直到小孩被人撿走了)。

如果生到第三個小孩還是女兒,那麼這個女人在這個家庭就沒有地位了,全家人都會覺得生不出男丁是這個女人的錯,這個女人沒用。有為了生一個男丁離婚的,東躲西藏的,親骨肉丟棄送人的。為了一個男丁窮得叮噹響的,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怎一個男丁了得。

在農村為了生一個男丁,可以用瘋狂的來形容。這樣的結果:小孩很多個,這些年為了生男孩東躲西藏沒有好好去經營家庭,家庭窮得叮噹響。小孩(女兒)沒怎麼上學,有的小學都沒有上完,在以前還沒有九年義務教育的。所以小孩在長個長身體的時候沒吃好,沒接受到應有的教育。在農村(特別是女孩)接受的教育質量是非常的差,如果家裡有男丁,那麼所有女性都得視這男孩如寶貝,傾其所有滿足這個男丁:家庭本來就窮,所有女孩棄學,讓家裡這個男孩上學,女孩小小年紀就要負擔(分擔)起家裡的生計,在十七八歲的時候就出嫁了,出嫁的時候還得為家裡的男丁換回彩禮或說媳婦的錢。

在因為一句俗話:養兒防老的作崇下,多少悲歡離合,骨肉分離,愚昧無知的事上演著。孩子質量下降,女兒基本上從出生那時候就定格了命運多舛。男孩被慣得無法無天,任由他喜歡。如果天上星星摘得下來的話,他要星星父母都會去摘,含在嘴裡怕化,握在手裡怕飛。

當然,這個情況也不是決對的。偶爾會有個另家庭生一到兩個小孩就不生了(因為計劃生育),這個家庭的孩子質量就比較好,女孩懂事,知書達禮。

因為太疼愛甚至是溺愛家裡的男孩,所以很多家庭裡男孩都沒學好,缺少應有的教育管教,無法無天,出社會了還以為天下所有人都是他媽。犯法的敢幹,傷人的常幹,除了遊手好閒什麼都不會幹。還要吃好,玩好……可以說:在以前的農村一個家庭都是因為一個男丁,一個愚昧的俗話、思想害了幾代人。




羊羊肥


顧名思義就是兒女幼小的時候你養育他(她)們,到你老去的時候兒女再倒回來贍養你,正所謂走有所依,老有所靠。因為人老了行動不便,視力.聽力都會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兒女的悉心照顧,所有人都要為人父,為人母,孝敬今天做父母就是孝敬明天的自己。






鬱悶強哥


農村人現在根本沒有養兒防老的觀念,請你們城市人不要亂說,農村老人也不會靠國家和兒女養老,都是能幹一天是一天,不能動了大部分自我解決了


非心雲


做為兒女都有義務養老人,不養老人是不孝的。



現代化社會,養兒養女都一樣。


夢嘉176


現在新社會,新思想,養兒養女都一樣。關鍵要注重教育,有品德有能力的後代人人盼望


彩虹總在風雨後732


父母養兒女長大,兒女養父母到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