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年輕時幫助女兒女婿,年老時讓兒子兒媳養老,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沐鈺明


感覺大家放入了太多的明辨是非。我家三個孩子,我哥老二,我老三。我姐結婚就一萬塊陪嫁當年太窮了。後來我家給我哥在市區買房我姐幫忙湊錢,我沒錢。再後來我一直沒結婚,我媽說把郊區的老房子給我,我哥我姐都沒意見。後來我收入好點了每年花在外甥女和侄女身上的錢人均5000。已經連續花4年多了。我爸跟我哥住一起,我哥我嫂子雖然窮但是沒跟我爸頂過嘴,都是我爸說我哥的。都是一家人有人窮有人富,幹嘛算那麼清呢。

只要進入計算階段,那就不是一家人了!


薇樂多多


父母年輕時幫助女兒女婿,年老時讓兒子兒媳養老,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兒女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可問題是父母年輕時幫助女兒女婿三十年,而中途幫助兒子一年種田還要了工錢。可惜的外人不知道父母如此偏向女兒的原因?按道理女兒、兒子對父母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太不應該過分偏向於女兒。難道是女兒家庭有難處?

父母年老了,孝敬父母是兒女的義務。兒子兒媳要去理解父母,雖然父母沒有幫助你們,可他們養了他們兒子的小了,還有父母的房產、財產是否歸於你們,如果你們繼承了父母的遺產更應該給父母養老送終。

作為女兒,雖說外嫁了,應該時常回家適當照顧下父母,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才對。




家人平安147354958


我們農村有一個世俗的慣例就是兒子在家繼承父業,給父母養老送終。女兒出嫁以後就如潑出去的水,她不來繼承孃家的財產。

一年到頭四個節氣,比如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年節,出嫁的女兒要同丈夫一起買上禮品給孃家父母送過來以示孝敬,也有拿點錢財的。至於平常日子的贍養工作就由在家的兄弟來承擔了。世俗就是這樣,祖祖輩輩就是這樣傳下來的。

那麼,為什麼父母要去給女兒家幫忙,而不管兒子呢?我可以說,這不是父母格外偏心,他們肯定是有苦衷的。

一,自從兒媳嫁過來,就跟他們合不來的。

二,女兒家起步的時候比較困難,的確需要人幫忙。

三,女兒家的小孩先出生,而且沒有公婆照顧,小家庭的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四,兒子的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沒有憂愁,小孩可能由丈母孃來管的。


其實,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每個孩子都能過得幸福,這是肯定的。那麼,哪一個孩子存在困難,作為父母肯定是想去幫忙的。

我們說,“針沒有兩頭快”,顧得了這頭,顧不了那頭,作為兒子、兒媳看到父母親年紀輕輕就去給嫁出去的女兒家幫忙,心裡總有些不舒服,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農村裡有兒子人家的老人,如果由女兒來養老的話,那麼他家的兒子、兒媳就會被世俗責罵:連父母都不養!社會上,這樣的例子很多。

還有就是,女兒家可能也有老人要贍養的。如果親家總是住在女兒家,一個是女兒的負擔過重,另一個就是親家之間的關係容易搞僵。因為,一對有兒子的父母,養老還得要兒子來承擔的。這是祖祖輩輩留下來的規矩。


按照現在的法律來說,不管女兒還是兒子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也都有繼承父母財產的權利。

作為兒子、兒媳一時想不通,情有可原。但是,“父母沒有幫你們”,這不是拒絕贍養他們的理由。

再說,父母去幫的也是你的姊妹,你們是有血緣關係的,作為兄弟應該希望她們的家庭過得幸福,太過於計較就不好了。

父母是要贍養的,這是誰都推不掉的事。但是,兄弟姊妹可以坐下來協商一下,女兒也要出錢贍養。金錢的多少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必要的態度和行動還是要有的。

兄弟姊妹之間,誰家的經濟條件好一些,誰家贍養老人的條件好一些,就應當多付出一點。不管怎樣,你們的肉體和生命來源於父母,即使他們現在一天不勞動,你們也要贍養。這本是天經地義的事。

農村裡經常講:“吃虧是福!”兄弟姊妹之間吃點虧,不叫虧!那是一大家人的福氣。你們的榜樣做好了,將來等你們老了,也會很幸福的。


拙燕銜泥


為什麼我要這麼說,作為老人,首先要心胸坦蕩,慈祥寬厚,對女兒,兒子不能厚此薄彼,這樣做才能起表率作用,老了才能善始善終。

幫助和跟隨女兒女婿30餘年,一心撲在女兒女婿身上,兒子媳婦在他們的心中成了陌生人。其中只有一次幫助兒子兒媳種田還要工資,這算哪門子父母。一碗水端平,憨厚慈祥的老人,應該是在兒女們有困難的時候,自己主動的能幫襯就幫襯,能拉一把就拉一把兒女們,這種老人才是值得尊敬和敬仰的。

如今老了,幫不了女兒女婿了,卻回來叫兒子媳婦養老,兒子雖然不能推卻責任,但是養老的問題應該是兒子,女兒共同承擔的。不能好處都是女兒的,兒子啥也沒撈著,只落了個養老送終的責任。

按照誰得益,誰繼承,誰負責的原則,女兒就應當承擔三分之二的養老責任,剩下三分之一歸兒子。如果兒子兒媳肚量大,承擔二分之一的撫養費也沒人反對。

最後我要說的是;完完全全靠兒子養老,這是倚老賣老耍賴,和家庭流氓沒什麼區別,要我是他兒子,就任其自生自滅吧!

要想推翻我以上說法的理由就是;除非女兒女婿在生活上已經照顧和伺候了老兩口30年,那就真該輪到兒子媳婦養老送終了。


老蔣閒言


父母年輕時幫女兒女婿。到老了要兒子媳婦養老,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幾個疑問?

一,為什麼父母年輕的時候給女兒女婿幫忙?而不在你家裡生活,不給你幫忙,按道理說應該和兒子媳婦在一塊生活才算正常的,幫助兒子媳婦看看孩子看看家,收拾一下家務,這也是婆婆最基本的工作,我估計是不是你們婆媳之間關係不和,或者有什麼不可解決的矛盾,讓婆婆在你家呆不下去了,才上女兒女婿家的,

二,在婆婆去女兒家過了30年了,你中間有沒有去看望過婆婆,或者跟小姑子有沒有溝通過,有沒有說接婆婆回家,

三,你說婆婆30年都在女兒家幫忙,中間你讓婆婆幫你種一年的地還要問你要工資,我感覺也不正常,如果你對婆婆好的話,婆婆是不會問你要工資的,對於公婆老了回來讓你們給他養老,也是很正常的,因為在我們農村兒子媳婦給公婆養老是天經地義的事,女兒是出了嫁的人,也是潑出去的水,在農村因為父母家的財產,都是由兒子媳婦來繼承的,比如,結婚建房子父母也給你花了不少錢,也算對你盡到了義務,在農村有個習慣,就是父母結兒子結婚辦事成了家,父母對孩子的義務就算完成了,父母所有的家產,是沒有女兒份的,父母老了不能動了,女兒可以盡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女兒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可多可少的來幫助父母一把,給多給少是沒有規定的,



對與父母不在自己家裡,在女兒女婿家裡,在我們這邊見得多了,舉個例子來說吧,也是真實的,我家有個鄰居叔叔嬸嬸,也算是我的長輩,在我嬸嬸過門的時候,就一直和她婆婆關係不和,看到婆婆怎麼樣都不順眼,嬸嬸幾乎天天和婆婆吵架,叔叔不當家說了也不算,在中間兩頭受氣,沒辦法被兩個姑姑知道了,就把婆婆接到她們家裡,一對一年輪流照顧,一直照顧到婆婆快到90歲的時候,快要死了,兒子媳婦才把婆婆接回家,沒過多長時間婆婆就去世了,兒子媳婦就按照當地的習俗厚葬了婆婆,

這個問題說明了什麼呢,?也給很多人留下了參考,希望大家都來談談你們對婆媳之間的看法。


家和興旺\n


幫女兒女婿30年,幫兒子種一年地還要工錢,還要兒子兒媳養老。能幫女兒女婿30年,說明女兒女婿的家底比兒子差多了。雖然人常說,人向有錢的,狗咬穿爛的。可在父母眼裡,手心手背都是肉。中途幫兒子種一年地,還要工錢,這工錢大概也拿出去幫了女兒。老了看病養老還要兒子拿錢,這一點,父母覺得萬貫家產都讓兒子拿去了,比如莊基、房產、交通生產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等。認為要兒子拿錢看病養老心安理得。這種情況農村常有,兒子兒媳生水澆開,生米做成飯幾十年不落好,女兒女婿一年提點水果和食品看望兩回便是孝孫。話又說回來,勸兒子兒媳不要和父母計較,父母總歸是自己的父母,兒女不養誰養。父母畢競把我們撫養成人,幫我們成家立業也不容易。有句老話說的好,無債不成父子,父子之間前世今生誰欠誰,誰能說清,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1盡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2是不思不想不生氣,作好這二點比什麼都好。


何傳人


奉養老人是每個子女的義務,亦是法律規定的。父母把孩子拉扯大已經盡了撫養孩子的義務。就因為父母在孩子成年後幫助一方子女,另一方就不贍養老人是不對的。


即便是江西熊姓夫婦長達30年的時間裡都在幫扶女兒女婿,那他們期間的生活是不是女兒女婿照料?有什麼可爭竟的?難道因為父母年老不能幫著幹活了就不養老人了嗎?自古這個道理。


養兒防老是中國的傳統,老人拼搏了半生的錢財基本上都給了兒子,臨了了兒子養老怎麼了?能問出這種問題的人說明本身兒子兒媳對父母就不好,若你家和女兒家同樣的孝順,老人為什麼只幫扶一家不幫扶你家?


自古聽偏心最多的是偏兒子,偏姑娘的情況很少!


善言法務


按照你的的敘述,作為老人卻實一碗水端不平,年輕力壯時幫女兒女婿,您就不想想你的兒子兒媳的感受,是什麼原因造成你們父子這樣僵局,年輕時心高氣傲,意氣用氣,到年老了就想到還有一個兒子存在,按道理講兒子兒媳贍養老人是天經地義的,但出於道義兒子是推不掉子。女兒女婿不能一手摜,推得一甘而盡,應該擔起贍養老人的重擔,這樣不把閒話給自家兒子媳婦說。兒子媳婦自然會轉化觀念,對二老另眼相看,養老送終到最後,凡事商量著辦,不能意氣用事,將心比心,讓兒子兒媳轉化觀念,對您們孝順點。願您全家和樂融融。願您有一個安享晚年。


有緣人153832681


這個倒正常,我小姑子從懷孕就在孃家,現在大的12歲小的6歲,修了房子不住,還不是天天在孃家,膽小,老公不在家,就不敢住自己家,這樣的人能幹啥,在我們這兒安家,修房子,她媽給她帶娃,現在車子,房子什麼都幫她掙起了,我公公當到我爸就說以後養老還是兒子的事,我都懶得理他,嘴上兒女都一樣,真的遇到事了,就不一樣,我小姑子從小他爸就沒捨得打她,我老公倒是經常捱打,他們家的事我也不管也不過問,我婆婆家有多少錢我不清楚,他姑娘一定清楚,他媽用錢,存錢都是她姑娘弄,現在就是她住孃家,我住街上,相敬如賓的過


泰山路口t


謝謝悟空小秘書!不是獨生子女的家庭,都會有子女抱怨父母偏愛的事情,或者由於各種原因,確實存在父母特別鍾愛某個子女的現象,這是人之常情啊。


子女結婚成家後,有些父母還是繼續延續這種情素。或者因對子女的另一半有看法,也把這種情緒帶到了對待子女的家庭上。

江西熊姓夫婦幫女兒女婿長達30年,幫兒子種田還要工資,年老生病卻要兒子兒媳養老,估計也是這個問題吧。

熊姓夫婦應該很鍾愛女兒,女婿也很討岳父母的歡心;或者是女兒家經濟狀況很糟糕,父母心疼女兒一家。反而是兒子兒媳沒有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愛,是做了什麼事惹惱了父母;或者是兒子家的經濟狀況不錯,以至於父母幫女兒長達30年,幫兒子種田還要工資,而且在養老的問題上也考慮到女兒女婿的負擔。


我個人覺得,不管父母怎樣對待子女,或者說偏心。但是,父母含辛茹苦撫養子女成人這個是事實。“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子女贍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法律也有相關的規定。

作為子女,應該感恩父母,視贍養父母為己責,義不容辭。如果對贍養父母的分配上心理不平衡,斤斤計較兄弟姐妹之間的得失,可以通過協商溝通解決。協商不下來,也可以請求相關部門給予調解處理。但是,在贍養父母的問題上,如此種種,都不應該成為推卸責任和互相推諉的藉口。



為人子女應該遵循孝道,給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否則自己對待父母的今天,也是你們孩子對待你們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