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要求美國在烏東部地區及克里米亞設立軍事基地,美國會不會答應呢?你怎麼看?

夕陽西山行


有句話說的很對,烏克蘭你該吃藥了(不是貶低烏克蘭,而是烏克蘭的戰略太滑稽了,非黑即白。)

烏克蘭你一個主權獨立國家不去自立自強,而是想著讓美國去幫忙保護你,你還不如再併入俄羅斯,讓普京大帝寵幸你呢!

說正題,先說烏克蘭的想法:我烏克蘭按照美國大叔你指派的工作,與俄羅斯死磕到底,任務完成的很漂亮,這下你該兌現你的承諾, 現在藉口也有了,你應該派兵保護我了吧?國家的交往哪有什麼非黑即白,烏克蘭真是異想天開,可能烏克蘭領導人的哲學修養不夠,只知道黑白,對錯,卻完全忽略了美烏合作的成本要遠遠小於美俄對抗的成本,利益才是國家交往的根本。

再說說俄羅斯:俄羅斯看待烏克蘭就是看待小丑一樣,今天鬧明天鬧,但是你沒有什麼資本跟我俄羅斯鬧騰,只依靠乾爹美國,那是不行的,要說這個世界上誰最不怕美國,那非俄羅斯莫屬,烏克蘭拿美國去壓制俄羅斯,俄羅斯根本就不鳥你。

美國這邊那是樂開了花,烏克蘭那是真聽話,讓他幹啥就幹啥,可比美國其他小弟聽話多了,甜頭還是要給的,這不G20峰會,預定與普京見面的事就黃了,也算給了烏克蘭一個小小的交代,但是要我去烏東部地區及克里米亞設立軍事基地,美國是萬萬不可能做的!


綜合來看,美國是不會在烏東部地區及克里米亞設立軍事基地的,烏克蘭是美國與俄羅斯的戰略緩衝要地,大國與大國之間是不能直接對抗的!這樣擦槍走火的風險太大,誰都承受不起。


小小的軍迷


如果,美國會答應這樣的蠢事,那麼今天超級大國的地位就真是上帝給的,而不是美國人民創造的。

美國這個國家從立國以來,把商業主義和精算主義,作為其向外擴張謀取利益的守則,明顯冒風險會吃虧的事,她是絕不會涉足的。

現在克里米亞已經是俄羅斯的國土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不承認,但其實這些國家心裡都清楚,有些事情想改變是很難了,雖然她們在道義上支持著烏克蘭。

那麼烏克蘭東部,又是什麼情況呢?其實烏東部各州,俄羅斯族人是占人口多數的,他們自然親俄羅斯。現在烏東部各州就像獨立王國一樣,烏政府已經對她失去行政管轄能力了。

克里米亞戰略價值極高,美國如果在此建立軍事基地,那麼俄羅斯的出海口,將永遠受制於美國。

你美國知道這是戰略要點,俄羅斯就不清楚了,俄羅斯應該比誰都清楚,那可是俄羅斯老祖宗,花了一百多年時間,從奧特曼帝國手裡搶來的。

烏東部那幾個州,離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就距離三四百公里,只要稍微想一想,就應該知道烏東部那幾個州對俄羅斯意味著什麼。

俄羅斯是個核大國,她那七千多枚核武器,肯定也不是擺設。如果,美國真敢在那兩個地方,建軍事基地。那麼第三次世界大戰肯定要開始了,愛因斯坦的預言也要實現了,第人類第四次世界大戰肯定是石頭大戰。


美國人不是傻瓜,真正的傻瓜是烏克蘭人,把好端端的一個國家搞成現在這個模樣,烏克蘭人想去見上帝,美國人是絕不會陪她一起去的。


亞伯倫麗雅


前幾天俄羅斯媒體放風稱,烏克蘭領導層有意邀請美軍建立軍事基地,如果屬實,那將是迄今為止波羅申科政府對俄羅斯最為大膽的一次挑釁。這種極具冒險的敵對舉動,只會把混亂不堪的烏克蘭進一步推向深淵,波羅申科一而再再而三地到處宣揚俄羅斯的威脅,與當年的阿基諾三世四處詆譭中國的動機和結果非常相似,他們兩個都是甘願充當美國炮灰的一國總統,一個拼命誇大中國威脅,一個處處與俄羅斯為敵;一個被趕出黃巖島,一個丟了克里米亞。波羅申科對待俄羅斯的方式和言論,與阿基諾三世對待中國的方式和言論如出一轍。波羅申科與俄羅斯民族本是同根,阿基諾三世也同樣有著華人血統,要想知道波羅申科為何這麼做,參照阿基諾三世當年的所作所為就明白了。

至於提問者所說,烏克蘭要求美軍在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建立軍事基地,本人以為純粹是瞎猜,毫無這種可能。如果美國真敢在烏克蘭建立軍事基地,也絕不會考慮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

烏克蘭目前不但安全局勢混亂不堪,經濟狀況更是一團糟,並且政治形勢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波羅申科的總統位置還能撐多久真不好說。

我們從基本的政治邏輯來分析,波羅申科接連不斷攻擊俄羅斯,其明顯意圖是用全面倒向美國作為代價來換取自己或者自己所屬黨派的政治利益,這種行為非常明顯是為了一己之私綁架全體烏克蘭民眾的利益。因為,雖然俄羅斯具備了輕易吊打烏克蘭的實力,但客觀上俄羅斯很需要烏克蘭這樣的盟友,在北約東擴和西方制裁的惡劣環境下,俄羅斯不可能會主動把烏克蘭推向敵對面,它反而更需要烏克蘭,如果烏克蘭奉行中立政策,反而更有利於自己國家的整體利益,可惜的是,波羅申科走向了極端,不斷使出昏招把烏克蘭人民推向險境。

美國政客向來是政治利益精算師,而特朗普更是這方面的高手。在烏克蘭建立軍事基地,就意味著與俄羅斯發生正面衝突的可能,進去容易抽身難,難道美國會甘願被波羅申科綁在對抗俄羅斯的戰車嗎,這幾乎不可能。美國這麼做,能從烏克蘭換回什麼好處呢,掐指算來都是壞處,根本沒有好處。普京手上恐怖的核武器,讓任何強敵都不敢與之正面衝突。

美國對俄羅斯的緊逼圍堵已經到了極限,再跨一步很可能就是災難,這點美國人是能預料到的,所以說,美國在烏克蘭駐軍是難以想象的。可以想象的是,波羅申科的政治前途恐怕不會長久了,阿基諾三世就是他的榜樣。





不問李光耀


烏克蘭糖果商波羅申科想連任都想瘋了,親睞美國,熱衷搞顏色革命,推翻前美式民選總統亞努科維奇,自己座上烏的寶座,自己對烏人民所承諾的一切都沒完成,烏克蘭國民經濟人平均數只有1000多元人民幣,烏人民生活掙扎在低劣的生死線上。可想象波羅申科上臺來都作了些什麼?除了打仗,就是挑事,上臺時間到了,還不知趣,下臺得了,就沒幹個正事。一是要美國,二是要北約,三是要歐盟,四是要英法德,到克地米亞東部駐軍,抗擊俄軍,完全是胡攪蠻纏,不懂國際規則,國與國之間是利益關係,而不是流血關係!我怎麼覺得有一個精奇的發現?商人當總統都表現得幾近巔狂。完全沒有商業道德,禍國秧民,❤️胸極其狠毒,手段極其毒辣,根本就不講商業道德。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美利堅總統特朗普都是一丘之貉,他們是它媽一母所生嗎?特朗普為了吃飽喝足,不顧世界民眾民脂民膏,利用手中三件強大的武器:美元,軍火,無賴。進行白色恐怖行動,之天下財物歸已有,如有阻擋就滅誰!試問天理何在?其是天理在人間,只要人間大地合而圍之,土崩瓦解之勢能會出現。!大家加油!


手機用戶56065559997


如果烏克蘭是美國的丈母孃當然可以這麼要求美國。但以美國的精明,一定“N0!N0!N0!”連午餐也不吃就逃之夭夭了,波羅申科說過的話,求過的事等於白說。美國的智商並不低於烏克蘭,為什麼要受烏克蘭捉弄呢?不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波羅申科現在正乾的就是這種自以為聰明的傻事。最近波羅申科幹了好幾件撬動地球的大事。一是廢除了烏俄友好合作條件。別小看這件事,條約雖是一張紙,卻是用國家信譽來保證的,沒這張紙,俄烏衝突就走上了快車道,剎車系統取消了,迎頭相撞只是時間問題和意願了。二是在刻赤海峽事發前,先於俄羅斯出手扣壓了俄十數艘商船,讓俄羅斯氣的只跳腳。三是見俄羅斯沒打自己,不甘心又用三艘軍艦高速狂闖刻赤海峽,配備了武器,準備了以武對抗。不過技不如人,在離刻赤海峽大橋10公里處被俄羅斯用撞船方式包圍擒拿。
怎麼看這也象烏克蘭有預謀的挑釁在先,俄羅斯還擊在後啊?一個在體量上,戰鬥意志都不如別人的國家為什麼敢作這種不自量力的蠢事呢?原來,不是腦殼進水,而是利令智昏:為了自己的下一場選舉,波羅申科不惜一切了。之前他的對手季莫申科就警告世界,說:波羅申科有可能製造緊張狀態推遲大選。當大家把這種警告當作選舉人之間的相互攻訐時,不料它真的發生了。季莫申科和波羅申科曾都是“顏色革命”的戰友,看來他們之間真是瞭解的。波羅申科不僅向議會要求了“戰爭緊急狀態”,還向美國,北約,土耳其,德國喊話,要求趕走俄羅斯人,要求軍艦進駐刻赤海峽,要求封鎖土耳其海峽,要求駐軍烏克蘭。駐哪兒?真向題主所說“駐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嗎”?



看看上面這張圖,幾年前早已形成了這種態勢,兵戎相見目前還是烏克蘭國內的事。但美國一但進駐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就是世界大戰了。拿波羅申科的話說,俄羅斯的坦克距烏克蘭只有18公里,也就是說如果美國敢進駐烏克蘭,10分鐘俄羅斯的鋼鐵洪流就會越過俄烏邊界。一個總統在國家和民族危亡前不是考慮怎麼制止衝突發生,不是設法降低對抗溫度。而是不斷升高對抗級別,甚至不惜借用外力,引狼入室,置國家民族的安危於不顧。這正常嗎?美國以及其它西方或北約國家會不考慮自己的安全,不考慮波羅申科的動機,心甘情願給波羅申科當看家護院嗎?這是絕對不會的。如果波羅申科這麼提出,只能說明波羅申科發高燒了,腦子已經燒壞了,趕緊跳到黑海里去清醒清醒,趁黑海現在烏克蘭還有份。


天太2


完全沒有可能性,美國又不是傻子怎麼會把自己的軍事基地設置到交戰區。烏克蘭真的是想多了,以為不顧一切的拜到美國門下,美國就會對自己負起責任,這著實有點好玩有好笑。



美國的軍事基地一般都會設置到一些地緣戰略的關鍵節點之上,目的就是為了控制這些戰略節點。烏克蘭很重要,但是烏克蘭是北約與俄羅斯對峙的前線,無論怎麼設計美國都不可能把自己的軍事基地設置到對抗的最前沿,這可是做炮灰的節奏。



烏克蘭自己作為北約與俄羅斯對抗的炮灰就已經足夠了,美國可不會使自己引火燒身的。烏克蘭著實想通過美國的威懾力來遏制俄羅斯,只不過俄羅斯在自己的家門口可不會把美國的威懾當回事,這是俄羅斯的底線所在,如果連這都做不到俄羅斯早就該崩潰了。



在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的指引下,美國只會做損人利己的事,不可能做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在烏克蘭設置美軍基地明顯的只會對烏克蘭有利,而同時也把美國推向了與俄羅斯對抗的最前沿,這明顯的損害了美國的戰略利益,因此美國根本不可能答應烏克蘭去俄烏衝突的前沿去建立美國軍事基地,美國可不是炮灰。


異域邊緣


烏克蘭要求美軍在克里米亞和烏東部兩洲建軍事基地,肯定行不通。

一,美軍還沒到由你波羅申科指揮的地步。你要求怎麼別人就幹什麼,這是很嫩做的表現。

二,美國是個無利不起早的國家,現在特朗普公開喊出了美國優先,其利慾之心可見一般。美國在德,日駐軍,德,日承擔費用分別是50%和70%,烏克蘭交得起這筆“保護費”嗎?

三,現在克里米亞在俄羅斯手中,烏東部兩洲也在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之內,你叫美軍在此建基地不是有意挑起美俄衝突嗎?這像一個成熟政治家乾的事嗎?

四,北約有條規定就是要成為北約成員國必須是領土無爭議。烏克蘭要求美國駐軍,這不是要美國幫你要回領土嗎?你說美國能冒著打核大戰的風險來幹此事嗎?

太愚蠢啦!


學無止境0912


全世都知道:誰選擇了美國,誰就選擇了戰爭!這種妥協祈盼,讓美國人為自己撐腰壯膽的做法,是可恥的,這是典型的賣國求榮!是一邊倒的下場!試看,美國人能為你做啥好事........?它只能把人民往火坑裡推!覺醒吧朋友!這是很危險的!不能與老虎謀皮.......!。


建國79761


美國絕對不會答應。

第一,如果美國敢在烏克蘭東部設立軍事基地,意味著美俄之間將徹底撕破臉,而且更意味著美俄要直接在烏克蘭兵戎相見,對於兩個核大國來說這是十分危險的,美國人聰明的很,不會為了烏克蘭去冒險,其想要的無非是讓烏克蘭拖住俄羅斯,然後一點點消耗其國力。從而迫使普京在中東問題上讓步,中東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烏克蘭只不過是美國用來殺俄羅斯的刀。

第二,烏克蘭東部現在主要是親俄羅斯的地方軍事力量在控制不是烏克蘭政府可以說的算的。而且這些烏克蘭東部的武裝力量有俄羅斯的支持,好幾年了烏克蘭政府都沒辦法,所以想要建立軍事基地也絕對是不可能的。

第三,歐洲國家會極力反對,最近北約已經駁回了烏克蘭請求北約軍事介入俄烏衝突的要求。對於一個軍事力量強國俄羅斯歐美都是有忌憚的,尤其是歐洲親見了蘇聯的鐵甲洪流碾壓了德國,許多歐洲人都難以忘記那種震撼,而且今年俄羅斯舉行的東方軍演,重新勾起了歐洲對過去蘇聯的恐慌。


宋瞭然


為人火中取栗,這不是美國的作風。

美國的戰略,是延續英國幾百年的大陸政策,即挑動歐洲第一強國和第二強國內鬥,英國作為壓軸的力量出現。比如一戰時期,對抗德國的陸軍主力是法國軍隊,英國作為海上力量的中堅,其任務主要是封鎖德國的公海艦隊,期間爆發著名的日德蘭海戰。



到了二戰期間,對德作戰的主力變成了蘇聯,英美前期的作用是應付德國的破交戰和援助蘇聯,承擔護任務,直到蘇德戰場勝敗已定,英美才匆匆在諾曼底登陸,在二戰歐洲戰場上輕鬆取得勝利果實。

美國繼承了英國戰略,對於烏克蘭方向,美國的目的是使俄羅斯和烏克蘭持續鬥爭,迫使俄羅斯將大量政治經濟資源投入到俄烏邊境,

持續削弱俄羅斯的整體實力,只至俄羅斯扛不住,步入蘇聯陷入阿富汗戰爭的後果。



如果美國駐軍東烏和克里米亞,俄烏衝突實際上演變成美俄對峙,雖然在兩國都手握核武器的情況,核大戰的概率並不大,但是會使俄羅斯和美國都將深陷其中,增加地緣政治風險

有美軍頂在前面,烏克蘭反而能抽身其外,可以騰出精力整合內部勢力,努力發展經濟,穩定烏克蘭內部局勢,完成國家內部的改造

。如此以往,烏克蘭可以降低對歐美的依賴度,從有求於美國的角色變成美國的盟友。



北約盟友紛紛降低軍費開支,安全方面完全依賴於美國的保護。美國在駐軍烏克蘭後,烏克蘭大概率也會步北約盟友的後塵,安全問題全部推給美國,這樣美國就從驅使烏克蘭對抗俄羅斯,變成替烏克蘭守衛邊境的角色,相當於從老闆變成沒工資的打工仔,畢竟烏克蘭經濟困難到連軍隊工資都發不起,何況是美軍了。



所以美軍入駐烏克蘭,是火中取栗,不僅燙手,還不一定有回報,在特朗普要求北約盟友花錢買和平的背景下,美國斷然不可能為非盟友的烏克蘭當一回免費的打工仔。

美國在世界上的駐軍都是有特點的,比如駐韓美軍,遠離韓國邊防線,其作戰任務是韓國軍隊頂不住的時候上,如果美軍頂在第一線

,就變成了以美國大兵之鮮血,為韓國人民謀福利的無私精神了。



另外一點就是美國一般不會在大國核心位置的鄰國駐軍,因為會遭遇大國的強力反制。冷戰期間,美國駐德集群和蘇聯中間有緩衝國,降低了直接衝突的可能性。美國在越南的駐軍被中蘇強力抗擊,遭遇越南的慘敗。而中美建交的前提,就是美軍撤離風險地帶。



美軍在阿富汗戰爭期間曾經在中亞吉爾吉斯斯坦瑪納斯空軍基地駐軍,雖然離中俄邊境都很近。但是事出有因,其一911事件後美國的帝國之怒必須得到宣洩,其二與中俄達成了某些合作,其三14年瑪納斯空軍基地已經關閉。



所以在東烏克蘭和克里米亞駐軍並不符合美國的一貫作風,烏克蘭提出這樣的要求,是對自身實力信心不足,又不願意面對現實,不肯對俄烏矛盾提出建設性的策略,只能鴕鳥埋沙,妄想美國能夠解決一切的矛盾心理。



俄烏之間實際差距太大,烏克蘭強硬對抗俄羅斯,結果並不會理想。歐美的援助也僅僅是杯水車薪,遠遠不足於支撐烏克蘭贏得對俄作戰的勝利

。但是國內的反俄情緒又使烏克蘭政客不得不為了選票繼續與俄羅斯糾葛,這樣就形成一個死循環。



烏克蘭政客挑動反俄情緒上臺,上任後鑑於俄烏實力差距,不得不在對俄關係上緩和,引發烏克蘭民眾的不滿,又會崛起一位新政客,挑動反俄情緒上臺,再重複前任的過程下臺,這樣的死循環在烏克蘭獨立後的歷史已經持續上演,每一次都可以說是民主的勝利,但是失敗的卻是烏克蘭這個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