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專家建議取消農業補貼,還有人願意種地嗎?

宗元


我感覺現在的問題,首先應該辨別何為專家何為磚家,現在雖然都是機械化,但是糧食價格太低了,我就從我家親身經歷說吧,我來自河南一個鄉村,我們這裡一年兩季,種一茬水稻和小麥,四畝水稻,一年收入去掉種子,農藥,化肥,和機械收割機以及澆地的費用,一年大概可以收入6000左右,這還不算我期間外出打工秋收回家的車費以及耽誤的工錢,父母年紀越來越大,家裡不種田,父母不願意,種田來回耽誤工作,去掉耽誤工錢,其實幾乎算不掙錢,哎!


民族英雄小崔


如果按專家建議取消農業補貼,還有人願意種地嗎?

取消農業補貼?也不是沒有可能啊。但是僅有的這百八十的農業補貼對於小戶型的幾畝地來說沒什麼實際意義,主要是針對那些大型的合作社和種植大戶,比如我們黑龍江農墾。


一般來說,農業補貼一畝地包括良種補貼、糧食補貼,好像還有農機補貼吧。一畝地大概也就一百多塊錢,多這一百多發不了家,少這一百多也餓不死。因為國內人均耕地數量太少,這僅有的一點補貼實在是聊勝於無的感覺。說實話,現在種地啊,還不如把耕地流轉出去省心、省力,而且土地流轉的費用有時候也能和種地的利潤相持平,少了許多的風險。


這些補貼對於那些大型合作社和種地大戶而言還是有必要的。500畝地就是5-6萬的補貼款,對於抵抗不利條件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降價下跌或者其他費用增加時,可以有效的彌補這些合作社和種地大戶的損失。

因此,如果取消了種地補貼,打消的合作社和兄種地大戶的積極性,不會對小戶型的農民產生什麼不利的影響。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首先我想反問一句,你覺得農民種地是為了什麼?我覺得農民種地有三個原因:一是種地就是自己的職業,是吃飯養家的唯一手段,所以農民才種地;二來是前20年農民除了種地以外找不到更合適、更賺錢的謀生手段,所以只有種地!三是農村的老頭老太不是在家閒不住就是生活所迫,本來是頤養天年的年紀卻不得不在田裡幹活。

其實,農民種地真的不是因為那點補貼,沒有補貼農民照樣種地,有了補貼還是有很多人把土地撂荒。

農民種地,一是為了自己吃著方便、安全、健康,二是隻有種地才是自己的職業,靠種地吃飯的,如果國家沒有糧食補貼農民還是會種地的。糧食補貼一畝五六十塊錢(我們這裡52左右一畝),種十畝地才五百多,成本都不夠,你能說農民種地是為了這些補貼?

現在,很多農民出去打工,混的好的進城買了房,土地不種撂荒了;混得不好的現在也能感覺到工越來越不好打了,很多人最後還是回到農村了,回答農村不種地幹啥?還是為了自己的生活,難道沒有農業補貼他們就不種地了?說實話,農業補貼給的錢還是比較少的,根本連成本都不夠,所以農民種地完全不是為了補貼,而是實在沒有其他活能幹,也是為了自己能夠吃著方便。

所以,就算農業補貼取消了,還是會有農民去種地的!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這裡,歡迎關注【村官小焦】!!!


村官小焦


先不說取不取消農業補貼了,先說說有補貼的情況吧,農民還願意種地嗎!

現在有農業補貼,玉米,小麥,棉花都有補貼,但是,一畝地的補貼還不到兩百塊錢,剛夠良種錢。就拿一畝地的玉米來說吧!一畝地玉米種子需要50元,化肥100元,農藥費50元,播種費25元,收割費60元,澆地水費25元,這一共是310元,一畝地收玉米1000斤,好現在的價格0.9元一斤算,是900元,900―310=590元,若補貼200元,那就是790元,一畝地就算八百塊錢,家裡若有個四口人的地的話,一人二畝地就是八畝地8×800=6400元,這就是半年的收入,還不到萬元,上班的話在廠子了兩個月的工資就又這些了!唉,算算都是累啊,還取消補貼呢,你有補貼我都不願意種地,別說取消了!現在我們這裡都把土地種成樹了,好方便出去打工!



雲天偉訊


首先,我覺得這種“專家”建議,政府永遠也不會採納。

這種專家要麼已經十幾年沒去過農村了,沒見過農村的荒敗;要麼沒看過新聞不知農民日子的艱難,要麼沒出國見識過外國的農業模式。



在2006年取消農業稅時,一個很重要的時代背景是:當時湖南的水稻種植戶己經開始賠錢了,而他們還要給政府出稅,導致了很嚴重的抵抗,隨之取消農業稅。

自取消農業稅之後,農藥化肥等農資價格直線上漲,種地成本已經成為農民不可承受之重。



其實小麥玉米等主糧價格已穩定了將近30年,在這30年中,該漲價的都漲價了,不該漲價的也漲價了,唯獨糧價不漲。

糧食作為基礎農產品,糧食漲價往往會引起其他生活用品的報復性漲價,所以國家控制其價格以達到控制CPⅠ的目的可以理解。

今天,中國的主糧價格已基本上同國際接軌,唯獨農業補貼沒有接軌。

美國巴西的大豆玉米之所以能不遠萬里全世界範圍內傾銷,不僅因為種植成本低,更是建立在政府鉅額的農業補貼基礎之上。



中國農民目前享的農業補貼只佔農民收入的4%左右,在美國農的收入中40%來自於政府補貼。

從補貼額度上來看,中國不僅不能取農業補貼,還要在不違反WTO貿易規則的情況下,千方百計增大農業補貼。使農村能留住年輕人,使農業成為一個朝陽產業、致富產業。

沒有補貼的農業,只會讓種地成為一項公益事業。


咱們農民有態度


取不取消農業補貼與有沒有人願意種地沒多大關係。願種的,取消補貼,他還得種;不願種的,補貼再多點,他也不種。我意思是什麼呢?農業補貼這個政策,已不足以左右農民決定種不種地了。真正能激發農民或農業生產者繼續種好地、不撂荒、有效益的因素,最終還是市場。農業生產本身受自然條件(特別是氣候)影響就大,加之種地成本增加,在農產品價格增長速度遠低於生產成本增速時,農業生產效益持續下滑。如此,不就影響農民和農業生產者種地積極性了嗎?還有,現在一些地方土地流轉、連片種植成風,在條件不成熟時強制準種什麼、不準種什麼,最後結果也很難想象。近年出現的鄉鎮幹部進城賣蔬菜(幫農民調結構的結果)、號召機關幹部到幫扶點買“愛心”農產品等等,都是有違市場、有違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化規律而造成的。一切沒有完整產業鏈支撐、缺乏加工增值環節,單純為調整而調整的做法,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有句話說得好:要用發展工業的理念來發展農業。這一點,菸草這個產業做到了。


田園小秘


這個得看專家的角度是什麼,國家向來都是缺什麼 就補貼什麼 而專家就是替國家研究這些方面的吧 土地如果是一戶一戶種自己的 國家補貼很好 如果土地都被一些人承包了 那補貼就不好了 會涉及很多人不勞而獲 其實政策可以改動一下 誰種誰得補貼不就好了麼 不管是農民 還是承包商 他們掙得錢遠不及炒房子 操弄股票 明星啊。這些高薪職業掙得多 因為承包土地的人也有很多成本。僱人需要成本 機器以及其他的 農民多點收入怎麼了 只要是通過自己勞動 多收入一點又有何妨 現在國家好多 糧食都是進口別的國家 專家應該想想怎麼把自己國家的糧食推出去才對 轉基因的好不好 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我們國家人口眾多 所以農民生活不是很好 專家你可以到農村看看情況 全國農民生活條件好不好。這是我個人見解


山場大貓


做為一個從小就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給你說道說道!80、90初年代出生的都應該知道,我們小時候種糧食,收成上來後,最後的糧食沒給爹媽吃,也沒給孩子吃,首先得交公糧,上交給國家!糧食稍微差一點,人家都不愛要!剩下的糧食,還得無條件的賣一部分給國家,剩下的餘糧才是一家的口糧!到這時候基本上也所剩無幾了,我自己記得那時候我家經常還得問鄰居家借米吃,那時候糧食真的是好東西!隨著政策的好轉,國家在06年的時候廢除了中國幾千年來的交公糧傳統,種地不僅不要交稅,國家還給一部分農業補助!這時候,你會說,有這樣的好事種地的不是越過越好了?然而並沒有。我家裡大概有十四畝地,除去租借給別人家三畝,還有十一畝多點!我家現在一般是一季玉米和一季小。拿玉米來說吧,玉米一畝地大概需要三斤的種子(加上補種),每斤二十元(屬於便宜的)!就得花費六百。播種需要找別人家的機器,五十元一畝,十一畝地五百多。化肥一百三一袋,一季至少十袋,就是一千三!農藥花費較少我們就不算了!等到玉米長好了,收割費用是一百一畝,也就是一千一!前前後後至少得花費十五到二十天的人工,以我父母每人每天的二百算又得三四千上去!今年我家玉米收成還算好,十一畝大概九千斤左右!但是今年的玉米價格是八毛六!也就八千左右!減去人工和各種費用也就還剩下不到三千五!也就是說農民忙死忙活,臉朝黃土背朝天忙上幾個月到手的只有這些!(如果算上乾旱給地裡打水的錢那更少,花費的人工更多)!現在別說是取消農業補貼了,就是不取消都沒幾個願意種地的!我曾經和我父母說,播完種子不要管理了,隨便它門怎麼長吧!我父母的回答是,種著不賺錢,扔了又心疼!農民不種地,那地誰來種?聽著心酸又覺得無奈!





隨風飄零的楓葉


先聲明觀點:提出取消農業補貼的專家不是真專家;取消補貼後果無法承擔。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對農業給予補貼,包括歐盟、日本,甚至像美國這樣農業極具優勢的國家。為什麼?因為農業本身是個低效的產業。你做工廠,比如說釀酒,一邊大高粱倒進去,一點酒就流出來。貼上一個二鍋頭標籤就賣50元一瓶,貼茅臺就500元。想擴大生產規模,就可以添一條生產線;想突擊產量可以來個三班倒。種地就不行。不到春天地溫上不來,就不能播種;太陽不出來,植物就不長,陰天多產量就低;一場颱風九血本無歸。如果是其他產業不掙錢,不幹就是了,可是飯不吃還不行。所以就得補貼,全世界都一樣。

而中國的問題尤其突出。在美國一個農場主種5000畝地,一畝地賺200塊錢,加起來也100萬。在我國,就算1畝賺1000元,加起來也只有8000。

由於生產資料成本高,土地分散,種田利潤本來就不高。再取消補貼,勢必嚴重影響種地積極性, 撂荒地會急劇增加。

我國的農業補貼有基本建設補貼,種植補貼,小麥水稻託市收購補貼,規模種植補貼等。進口配額制度也是一種變相補貼,因為它將糧價維持在高於國際市場的水平,實際上是糧食加工企業補了農業。但如果不這樣做,中國的農業就會被美國、巴西、阿根廷、加拿大等國家的農業給淘汰掉。而向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糧食出了問題,會產生很嚴重的經濟問題和其他問題。


種田博士後


國家給農業補貼,其實為的就讓農村老百姓更好的種地,對於我們普通農戶來說是沒有什麼太大影響,我們國家現在很普遍的一問題,

1 60後老不種地也有人養,70後很也不願意在務農,在外面找份工作也感覺比在家強。80後可以不會種地,基本也是在外工作和做生意。90後 00後跟本就沒有務農的想法。

2 再就是農業取消最大影響就那些搞大規模承包戶,承包幾十畝在立個項,光是農業補貼就是一大塊。農產品價值本身就不高,加上成本人公還得看收成,我們國家是人口大國,別看每年都像豐收年,其實我們國家還在大量進口農產品,取消農業補貼會不會讓農業產品價格上漲還真不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