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小說《碧血劍》中,為什麼沒有一把劍叫碧血劍?

小傅哥2018


書裡提到金蛇郎君是一個主要角色,然後袁承志小時候在華山山洞裡發現了金蛇郎君的屍骨和秘籍,長大以後再讀秘籍發現劍法那一章很多地方不能理解,於是又去了那個山洞,找到了金蛇郎君的金蛇劍。見新知三聯書店95版碧血劍112頁“只見那劍形狀甚是奇特,整柄劍就是一條蛇盤曲而成,蛇尾勾成劍柄,舌頭則是劍尖,蛇舌伸出分叉,是以劍尖竟有兩叉。那劍金黃燦爛,握在手中甚是沉重,看來竟是黃金混合了其他五金所鑄。劍身上一道血痕,發出碧油油的暗光,極是詭異。”碧血,指為正義死難而流的血,烈士的血——出自莊子外物。書的最後金庸說,本書的真正主角是袁崇煥,後者和碧血可以聯繫上、。、以上答案僅供參考

小妞愛影視


這個問題很好!相信很多人都疑惑過“碧血劍”這個書名到底指什麼,因為書中確實沒有一把“碧血劍”。我們只能從相關線索進行推斷。首先書名一般和主角有關,這個應該沒有爭議。而書中的主角是誰呢?明面上的男主是袁承志,女主是夏青青;但是作者金庸自己在後記提到,袁承志的父親袁崇煥才是第一男主角,而夏青青的父親金蛇郎君則是第二男主角。從全書的劇情來看,確實這兩個回憶人物的性格比袁承志鮮明。

現在我們再看“碧血劍”就好理解了。“碧血”這個詞是有典故的,我們知道有“萇弘化碧”這個成語,出自《莊子·外物》,說的是春秋劉國的忠臣萇弘死在蜀地,他的血三年之後變成碧綠色。所以這裡很明顯,“碧血”形容的是同樣是忠臣的袁崇煥。至於“劍”,應該就是金蛇劍的主人金蛇郎君了,不過也可能指的仍然是袁崇煥,因為袁崇煥曾任兵部尚書,有尚方寶劍在手。這大概就是“碧血劍”書名的內涵。


林屋公子


鹿鼎記不但沒有鹿,還沒有鼎,最關鍵是連鹿鼎都沒有提起過。😓😓😓


心有猛虎729


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有龍?


Aslanyy


語出《莊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玉。"萇弘是周朝的賢臣,無辜獲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殺後,當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來,三年後血變成了碧玉。後來也用"碧血"、"萇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

到這裡就是很清楚了,“碧血”明顯是指袁崇煥了,袁崇煥被整個國家和朝廷冤枉而死;還有一個另外的隱藏主角,那就是金蛇郎君,金蛇郎君被女友的家人陷害而死。而這兩個的都有一個共同的傳人:袁崇煥的兒子——袁承志~!

這應該動筆寫《碧血劍》的時候,金庸先生已經構思好了的,每個人物的出場都和小說情節線有千絲萬縷的關聯,不像現在網絡小說,每天寫到哪就到哪,角色全是甲乙丙丁,純粹的過場。


上善若水下不為例


金庸所有的小說主旨都是反清復明 帶著這個去讀你就懂了


幻影正魔


哈哈電影裡可是出現過的,吳孟達三個蘋果寫出來的


不瘦不改名


碧血指碧血丹心袁崇煥,劍指金蛇郎君金蛇劍,這小說後面隱藏的兩個主角其實就是袁崇煥和金蛇郎君。


子曰大學


這與老婆餅裡沒老婆不是一個道理嗎?你要是看懂了就不會這麼問了。袁承志只是表面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袁崇煥、夏雪宜。故事主幹是圍繞他們展開的。


孤星一夜


原來把辟邪劍譜和碧血劍搞混,老家方言碧血劍和辟邪劍的讀音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