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形彈威力真的很大嗎?除了初速一無是處,殺傷不行精度也不行

箭形彈威力真的很大嗎?除了初速一無是處,殺傷不行精度也不行

資料圖

長久以來,人們印象裡熟知的子彈只有兩種形狀,一是圓球形,二是現代的紡錘型。圓球形子彈只在民用領域有用,軍用領域裡是清一色的紡錘形。其實在一百多年的發展裡,也有很多人想出了各種不同的子彈構型,其中有一種是帶彈託,類似箭的箭形彈。1960年美軍大規模開發新型子彈,對箭形彈進行了一定研究。後來著名軍火商斯太爾公司開發出ACR步槍和配套的箭形彈,去參加美軍步槍選型,但最後落選了。其實箭形彈只是看著強,實際威力並不大,除了初速高外,殺傷力和精度都不行。

箭形彈威力真的很大嗎?除了初速一無是處,殺傷不行精度也不行

資料圖

當初ACR落選的原因是精度沒能達到美軍的要求,雖然它看上去精度會很高,但它實際上根本沒有多高的精度。它的彈芯重量只有0.66克,藉此超低重量達到初速1450米的水平,但是影響它精度的最大因素也在於太輕了,很輕微的風就能將它吹離彈道,遠射程精度不可能高。很多人說它600米射程還有存速900,藉此說它先進,其實這恰恰體現出它的彈道特性差,600米速度降就接近40%,遠不如傳統子彈。而且很多人光看它初速高就吹它威力大,也是無稽之談。得益於滑膛和高初速以及外形,它的穿甲性能倒是很強(類似坦克穿甲彈),但是對人殺傷力很低。很多軍迷天天口中說“空腔效應”,但根本沒幾個知道是什麼造成空腔效應的。

箭形彈威力真的很大嗎?除了初速一無是處,殺傷不行精度也不行

資料圖

​空腔效應的成因是子彈將能量傳遞給周圍組織,組織在慣性作用下形成巨大空腔,並被彈頭碎片切碎。這其中的一個關鍵步驟就是將能量傳遞給人體組織,而這是通過子彈章動角的急劇增加達到的。章動角是旋轉物體的旋轉軸與其指向之間的偏角,是自旋造成的。在子彈撞擊人體時,巨大的阻力讓章動角急劇增大,子彈繞縱軸旋轉變成繞橫軸旋轉,向鋸齒一樣將能量傳遞給周圍組織。而箭形彈因為物理條件限制(角動量與自身重量以及質心壓心等的匹配),只能使用滑膛槍管,沒有自旋速度,擊中人體時就談不上什麼空腔效應。雖然它也會在人體內碎裂,破壞彈道周圍的一圈組織,但這點破壞量遠低於傳統子彈。這種要威力沒威力,要精度沒精度還死貴的,只有輕這一項優點的子彈,誰會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