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已經半身不遂了,為什麼還被唐玄宗派到潼關對抗安祿山的叛軍?

蕭曉四姑娘


唐玄宗天寶年間,各軍鎮的門戶之見非常嚴重。從資歷和威望上來說,哥舒翰差不多是潼關前線統帥的唯一合適人選。因此哥舒翰身患重病,還是被唐玄宗任命為潼關前線的統帥。當然事後看,這是個十分錯誤的決定。

唐玄宗天寶年間,天下有戰鬥力的軍隊集中在十大節度使手中,節度使制度開始出現不少嚴重的體制問題。嚴重的門戶之見,排斥不是本鎮出身的軍官,成為一種相當常見的現象。外來空降兵想在軍鎮內站穩腳跟,相當困難。

名將王忠嗣,最初做河西節度使時因為不是本鎮出身,也曾經出現過嚴重的不適應,即使王忠嗣當時已經是天下知名的名將,但戰功不是在本鎮取得,一開始也不被認為是自己人。天寶年間,軍鎮也已經開始了出現了一些安史之亂後驕兵的苗頭,威望稍差的節度使,不被部下認同會出現變亂。郭子儀曾經的上司朔方節度使張齊丘,在糧草分配時出現問題,本人差點被士兵變亂毆打,幸虧被郭子儀以身護住,節度使判官被痛打一頓。

安祿山能夠長期掌握過大的軍權,一定程度也與安祿山是從平盧軍基層一路升上去的。平盧軍原本是從范陽軍分出來的,安祿山在范陽軍自然也被認為是自己人。安祿山自然有資本長期坐穩范陽節度使兼任平盧節度使的位置。


(安祿山)

哥舒翰的從軍起點是在隴右軍,隴右軍和河西軍作戰方向相同,節度使也經常兼任,一般也被視為一體。天寶後期,哥舒翰同時兼任隴右軍和河西軍節度使,下屬兵力比安祿山還稍多點。哥舒翰也被當時人視為和安祿山地位相當的人物,唐玄宗給予哥舒翰和安祿山的待遇,如安祿山被封東平郡王,哥舒翰被封西平郡王。

安祿山起兵造反前不久,哥舒翰身患重病,在長安養病。

安史之亂爆發時,邊軍倉促之下難以回援,高仙芝封常清帶的一般新招募兵力和早就失去戰鬥力的長安部隊,自然毫無懸念的慘敗。戰線在潼關一帶逐步穩固時,河西軍和隴右軍逐漸到達關中,抵達潼關前線。潼關的守軍主力變成了河西軍和隴右軍。

即使封常清高仙芝沒有被殺,兩人和河西軍隴右軍都沒有啥淵源,按當時風氣,也不適合做潼關前線統帥。與河西軍隴右軍關係密切,資歷和威望都合適的潼關統帥人選,當時其實只有兩個。一個是哥舒翰,另一個是安思順。安思順是安祿山的便宜兄弟(安祿山她媽帶著安祿山這個拖油瓶嫁給安思順他爹),大唐朝廷當然不可能去選擇安思順。安祿山叛亂後,安思順就從朔方節度使調任,失去兵權。

哥舒翰雖然身患重病,但排除掉安思順,是唯一適合擔任潼關前線主帥的人,唐玄宗出於穩定不冒險的考慮,強行任命哥舒翰為潼關前線統帥。

(哥舒翰)

事後看,這個任命十分錯誤。如果任命一位資歷和威望不合適,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的統帥,也總比任命完全沒有條件承擔軍事統帥職責的哥舒翰好。哥舒翰身患重病,基本無法理事,造成下屬軍隊內部矛盾重重,最終導致了出關慘敗的悲劇。


仁勇校尉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這首流傳千古詩,說的就是唐玄宗時期名將哥舒翰,這詩充分說明了哥舒翰當年在西域的赫赫威名。哥舒翰是突騎施(突厥的一個分支)哥舒部落首領的後裔,世居安西(今新疆庫車),他母親是于闐王的公主。哥舒翰文武雙全,很快獲得了當時河西節度使王忠嗣的賞識。當時吐蕃是唐王朝西部的最大威脅,屢次入侵。哥舒翰率軍在苦拔海大勝吐蕃軍隊,從此在軍中樹立了威名。此後哥舒翰在對抗吐蕃的戰爭中屢立戰功,他自己也憑軍功升到了右武衛將軍,充當隴右節度副使、都知關西兵馬使、河源軍使。哥舒翰在西北前線的威名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於是唐玄宗把哥舒翰召到華清宮面談,談話很投機,唐玄宗很高興。所以當隴右節度使王忠嗣被李林甫誣陷叛了死刑後,唐玄宗讓哥舒翰替代王忠嗣當隴右節度使,主持唐朝西北軍務。哥舒翰為人仗義,在辭別唐玄宗的時候“力陳忠嗣之冤”,甚至提出用自己的官爵替王忠嗣贖罪。開始唐玄宗不為所動,起身就走,哥舒翰還不放棄,追著唐玄宗不停磕頭,一邊聲淚俱下。唐玄宗終於被感動,免了王忠嗣的死罪。

哥舒翰

之後哥舒翰繼續在對吐蕃的戰爭中建立軍功。天寶七載(748年),哥舒翰在青海建造神威城,後又在青海龍駒島建造應龍城,吐蕃因此不敢靠近青海湖。天寶八載(749年)六月,哥舒翰又攻下了唐玄宗執意要打的吐蕃要塞石堡城。唐玄宗十分高興,哥舒翰因軍功拜特進。由於哥舒翰的存在,唐軍在河西、隴右的戰場上佔據了對吐蕃絕對的優勢。到了天寶十三年(754年),唐朝與吐蕃的分界線已經推進到青海湖以西。“是時中國盛強,自安遠門西盡唐境凡萬二千里,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天寶十二載(753年)哥舒翰兼任河西節度使,進封涼國公,食實封三百戶,不久,進封西平郡王。次年,再拜為太子太保,加實封三百戶,兼任御史大夫。哥舒翰的威望達到了頂峰。哥舒翰每次入朝,總是騎著白駱駝,一天就能行走五百里。

哥舒翰憑藉在西北戰場建立軍功,獲得高官厚祿的時候,安祿山在東北前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獲得了唐玄宗的極大寵愛。但哥舒翰和安祿山互相看不起,矛盾不小。唐玄宗試圖調解他倆的矛盾,讓他們結拜為兄弟。為此唐玄宗特意讓高力士為哥舒翰和安祿山辦了一場宴會。在宴席上,安祿山為了討近乎,對哥舒翰說:“我父是胡人,母是突厥人,你父是突厥人,母是胡人,我們族類相似,怎能不親近呢?”哥舒翰讀過不少史書,答得很有意思,說:“古人云,野狐向著自己出生的洞窟嗥叫,是不祥的兆徵,因為它已忘本,兄長您要是親近我,我哥舒翰怎能不盡心呢。”安祿山認為是在譏諷他是胡人,大怒,指著哥舒翰破口大罵,“你這突厥竟敢如此說話!”哥舒翰正要起身回罵,高力士向他連使眼色,哥舒翰才停止。雙方之間的芥蒂反而更深了。

安祿山(劇照)

哥舒翰嗜酒如命,以致身虛。天寶十四載(755年)二月(安祿山就在這年的12月起兵叛亂), 在他入朝面聖的路上,因為洗澡導致突然中風昏迷,很久方才甦醒過來,落下半身不遂的後遺症,回京以後,只好在家中閉門不出。

這年的年底安祿山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因為安祿山蓄謀已久,加上他兼任唐朝東北三個節度使,手握唐朝最精銳的15萬野戰部隊。所以叛軍一路南下,摧枯拉朽,一下打到了東都洛陽,唐玄宗慌了神。正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入朝。封常清也是能打的名將,唐玄宗就問他平叛之策。封常清有點輕敵,拍著胸脯對唐玄宗說:“安祿山一路摧枯拉朽只是因為天下承平太久,只要我出馬到洛陽,開府庫,募驍勇,就能立馬把安祿山腦袋給陛下獻上”唐玄宗聽了大喜,就派封常清即日乘驛到洛陽募兵。封常清沒天真募到了六萬人,但這六萬人都是沒有任何戰鬥力的烏合之眾,怎麼能和安祿山的虎狼之師相比。所以兩軍一接觸,唐軍就一潰千里。封常清這時才看清了形勢,決定和高仙芝先守潼關。

高仙芝也時當時的名將,唐玄宗派他東征平叛。但是高仙芝和監軍邊令誠不和。於是邊令誠就在唐玄宗面前打高仙芝和和封常清的小報告。說:“封常清故意渲染敵情,高仙芝放棄陝地數百里,還盜減軍士糧賜”。由於先前封常清在唐玄宗面前已經誇下海口,把形勢說的太樂觀,結果卻是慘敗的局面,唐玄宗對封常清已經極端不信任。另外唐玄宗認為在局面一瀉千里、軍隊士氣極度低迷的情況下,需要有人出來做替罪羊,需要殺一些高級將領來整肅下軍紀。於是就很草率地下令在軍中將高仙芝和和封常清斬首。

唐玄宗自毀長城殺了高仙芝和和封常清,手邊還有誰能擔大任呢。這時只有哥舒翰了。無論從能力,還是從威望上說,哥舒翰都有資格承擔統軍平叛的重任。關鍵還有一點, 哥舒翰和安祿山不和,這點唐玄宗記得很牢。所以派哥舒翰出兵唐玄宗是放心的。所以即便哥舒翰因為中風一直在家修養,唐玄宗還是任命哥舒翰帥大軍赴潼關抵禦安祿山。哥舒翰到了潼關後製訂了穩守的戰略方針,戰局也往好的方面發展。但唐玄宗出於各種考慮,加上楊國忠不的餿主意,非要哥舒翰出潼關於叛軍決戰。哥舒翰明知出兵就會全軍覆沒,但是被逼無奈,大哭一場後帶兵出征,結果果然全軍覆沒。安祿山叛軍越過潼關,長安無險可守,唐玄宗倉皇出逃,才有了馬嵬兵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