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的肯定和否定自己是出了什麼問題?

本末之道


你這種狀態很正常,很多人都這樣的。

數學裡,否定之否定,等於肯定。

思想裡,否定之否定,通常大於肯定。

否定之否定,是哲學辯證法中三大基本規律之一,具體你可以看百度百科的內容,我也不是專業的,沒能力說得太深。

否定之否定,也是佛教重要思想。禪宗有個比較著名的例子: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否定後又否定,其實看起來回到了開始,但是你在不斷否定的過程中,你的閱歷、眼界等等,肯定都昇華了。

或者舉個通俗的例子,年輕人因為年齡、閱歷原因,比較單純,所以可能經常做些低智商低情商的事。

然後我們就感覺到我們應該更圓滑世故,這時你否定了原來那個單純的你。

你變得圓滑世故後,確實更適應了這個社會,但是有一天你又會覺得這麼虛偽地活著很累,你開始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簡單和直白,於是你又想回到最初那個美好純真的狀態。這時你可能就返璞歸真了,又變回開始那個單純美好的你,這就是否定了圓滑的你——否定之否定。但是這時的你肯定比最初年輕的你,要更成熟理性有內涵了。

所以,一個人不斷地肯定自己,給自己打氣,是正常的,因為人生的路還有很長要走;經常否定自己,是你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你不斷地一次次否定自己,都是你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完滿的機會。

希望你能一直堅持走下去。


斷絃silence


首先,可以認為是選擇困難症。不知道對與錯,做或者不能做,行或者不行。

再次,灰色世界裡的人。有的人愛恨分明,而有的人沒有界限,模稜兩可。而這類人情感矛盾反而更多。

其次,自信心缺乏的表現。既然肯定了就應該相信自己,既然否定了卻還認為自己能行。自信不足啊。

然後,完美主義的體現。總認為達不到心中最理想的狀態,怕承擔後果。

寫在最後,長期處在選擇困難當中人容易焦慮。我個人認為我們不可能總做一些有實際作用給自己帶來利益的事,有的時候完全可以任性做一些並不能帶來利益的傻事。我們也可以有一些浪漫的情感,個性的色彩,豐富的生活。



通俗心理學


有些人在社會這個大溶爐裡,缺少歷練,看問題只看到表面現象,看不到本質,看不到內在聯繫。所以處理問題時,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常常碰壁,費力不討好。這些人有時盲目自信,信心滿滿肯定自己,受到挫折馬上否定自己,對自己喪失信心!

多次的肯定和否定自己是比較幼稚,缺乏在社會大環境中歷煉,缺乏自信的表現。


道安夢慶


你提的問題帶有敵意,問題本身已貶損你自己的人格,我回擊你純屬浪費感情!


峻嶺愚公


沒有啊,這正好是在不斷成長的路上


自由修行中


矛盾


波浪鼓YY


事出必有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